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汉语的简缩造词有时会导致词素义的衍生:原词语经过简缩后,原来整个词的意义往往会被浓缩到一个代表词素里,此意义就是因简缩造词而产生的词素新义。新、旧义之间有联系,符合简缩造词的特征和词素新义具有首现性是判定简缩造词生成词素义的标准。简缩造词衍生新词素义有自己独特的过程和规律。简缩造词衍生词素义最直接的原因是汉语中简缩词的大量使用,人类的转喻认知和语言的类推机制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汉语复音语素简缩形式的来源与简缩方式、构词方式、功能与运用范围及其产生的原因等等,认为复音语素的简缩现象符合语言运用的经济性原则和汉语词语双音化的主要趋势,应加强考察和研究,并积极承认其中已经趋于定型的简缩形式。  相似文献   

3.
多项同素归纳式简缩语能长期活跃于新闻报道中的原因有 :(一 )汉语构词造句及语义方面的特点 ;(二 )社会应用需求 ;(三 )汉民族传统文化及思维模式的左右。多项同素归纳式简缩语的语法特点和内部构成为 :(一 )其功能与名词相同 ,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 ;(二 )其中心成分的来源是摘取原词语中各项共有的语素或词、词组 ;(三 )由两部分以偏正关系构成 ,前部分表原词语的项数 ,后部分传递原词语的信息中心。多项同素归纳式简缩语的表义特点。其应用特点是 :(一 )传递的信息量特大 ;(二 )书写上节约大量篇幅 ,减少写作和阅读时间 ;(三 )大多用于政治、经济、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总结 ,带有严肃的理论色彩 ;(四 )其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具有限定性 ;(五 )具有形式美  相似文献   

4.
异化、缩合、转用是使汉语既有词语获得网络语域标签并使之保持一定生命周期和活跃度的三种重要的途径和方式。其中,异化主要借助语音手段并辅以书写(输入)手段,简缩主要依靠词汇手段,转用则主要依靠语用手段。  相似文献   

5.
汉语构词范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缩式双音词的流行使用表明“双字格”凭着极强的新词生成能力已成为汉语构词范式。其形成经历了“模仿范例—泛化定型—格式化—词化”的发展过程。组合式“双字格”的形成,是以联绵词为范例,逐渐泛化定型,成为汉语双音构词的基本格式;简缩式“双字格”的形成,则选择了以组合式“双字格”为范式,这一选择在客观上促使了“双字格”最终成为汉语构词范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现代潮汕方言所保留的古代汉语词语,对古今汉语中部分词语词义的义项多少、范围大小和词性类别的异同作了比较研究,说明利用潮汕方言的词义,有助于释读古代文献。  相似文献   

7.
现代河东方言中仍保留和使用着不少元代词语,古今词义基本相同,文章选择关汉卿《窦娥冤》中21条词语,辅以其他汉语历史文献,释义并举例说明用法,以丰富晋方言词汇史的研究,并为关汉卿籍贯解州之说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8.
写文章、说话,要求语言精炼,而一些词语的简缩就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手段之一。所谓简缩,或叫缩简、紧缩,就是指汉语中有些词语或者名称音节多,念起来写起来都不大方便,于是进行简缩。如果能符合需要,简缩后又仍然能够显示出原来的意思,就能方便人们,为人们所接受,对于语言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  相似文献   

9.
词的使用范围缩小及其造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指出了词使用范围缩小的两种情况,分析了造成词使用范围缩小的原因,即同义替代,具体涉及到外来词、简缩词、海外汉语词语、方言词语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的汉语中产生了大量新词语、新词义,并多有一实多名、古词义短暂存留、过渡词大量存在及同义词并存等词语过渡现象。随着对近代史料的进一步挖掘,现代汉语词汇史甚至现代汉语史的上限都有可能定在19世纪。研究现代汉语词汇史要重视近代史料。  相似文献   

11.
研究实践表明,汉语词类划分存在词无定类或类无定职以及循环论证的问题。汉语词类问题源于西方语言学,印欧语言的词类是一种有形态制约的句法手段,汉语没有这样的形式手段。汉语词类是一种“赤裸裸”的意义类,由于词的意义与句法功能之间有比较稳定的关联,句法功能可以作为意义同类的验证手段。目前以句法功能为标准划分词类,是为了讲语法方便,这只是一个权宜方案。由于词类是词与句法结构的接口,汉语词类研究应该着力探寻词的意义与句法功能之间的关联,进而转向直接研究词与句法结构的接口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汉语虚字拼音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虚字 (词 )由实词虚化而来 ,是表达语法意义的 ,属形式范畴。可是虚词由实词借用而来的字形 ,不但不能反映出虚词的语法意义 ,反而常常因原有的实词义而对其语法意义的理解形成干扰。这不但对阅读形成障碍 ,也不利于左右脑的合理使用 ,对儿童和外国人学习汉语也是一个不算小的负担。因此 ,汉语虚词应当拼音化。文章同时试拟了一个汉语虚词拼音辅助文字草案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序在句子中不仅起着语法作用,而且还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在同一概念的若干句子中语序不同会产生一定的语义差异。文章就英汉语序作些简单的比较及翻译,归纳出英汉语序的异同以及在句子中的常序和殊序,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英汉不同语序句子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4.
词义演变是汉语研究的传统课题。本文在现代语义学理论背景下,尝试以"义位"为本位,观察与描写了汉语词义演变及其系统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的语音和文字对外来商标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外来商标词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语境因素是现代汉语的语音和文字。现代汉语的语音为外来商标词提供了语音范式,诱导外来商标词遵循现代汉语语音的规范;汉字不仅表音而且表义,这要求外来商标词的汉译者不但要关注译音是否和谐上口,而且要充分注意汉译后的商标词可能引发的语义联想。  相似文献   

16.
英汉对应词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和感情色彩的影响等方面都是相当的,即谓等值。囿于生存空间、生存空间所能提供的物质可能性和社会群体基于二者所内化的认知差异,产生了英汉对应词词义不等值现象。文章拟从文化视角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层次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汉语双音合成词结构的非句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前,汉语双音合成词的构词研究中,在处理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上,采用句法与构词法同一的纯形式方法成为主流。近年来,学界已经感到用这种方法研究双音合成词有明显的局限。汉语双音合成词在结构形式上具有非句法的特性,对构词法与句法采用相同的术语和结构分析法的做法存在问题,构词法应当脱离语法学而进入词汇学领域,并且应接受理论训诂学语义中心的观点,重视从意义的角度来分析双音合成词的结构模式和用法。  相似文献   

18.
“语词”是“词”的非专科部分的最邻近的上一个层次的概念。语词有潜在的情况,就是文献中见不到反映,却活泼地潜在于通用语或方言的口语中,这不同于承用。语词潜在的运动就是这个语词在口语中有意义或词性或使用范围上的引中或变化,或者展现其构词能力。由于文献反映的缺失,潜在及其运动的过程我们往往难以描写,常常只能见其首尾。认识这个命题对于语词的历史研究和训诂研究都是有意义的,可以解决一些疑难。  相似文献   

19.
在英汉翻译中,译者除了对原文的词义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有时还需挖掘其深层含义或延伸意义,以增强其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语言的结构规则看,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也是语言这个庞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看,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往往显得最为突出,涉及面也最为广泛。试图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出发,从比较中英词汇的文化内涵入手,通过对比,反映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且对词汇文化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