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北极地区的冰融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北极航线开通与商业性运营提上了日程。北极航道的开通以及商业性运营不仅会对世界经济格局、航运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也将对中国的经济布局、能源安全以及航运业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北极航运治理正处在"建章立制"的阶段,中国应积极参与正在形成中的北极航运国际管制机制的构建,并且在参与北极治理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北极航运事务治理中的参与度,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权益。 相似文献
2.
域外国家参与北极事务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北极地区的变化吸引了众多域外国家的关注,而北极理事会的"扩容"则为域外国家参与北极事务提供了契机。域外国家在参与北极事务方面存在很多共性,包括明晰本国北极利益、增强北极科学研究、加强与北极国家外交合作、拓宽北极参与渠道以及关注中国北极动态等。当前,参与北极事务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中国已开始在北极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在关注其他域外国家北极动向的同时应从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参与战略,深化参与进程,为实现北极地区的善治和谋取全人类的利益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闫鑫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43-53
作为北极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北极原住民组织研究对于预判北极治理未来发展方向及中国北极治理参与策略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原住民组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在北极治理舞台上。当前,北极原住民组织创造性地构建了北极治理跨国倡议网络,利用“回飞镖”和“乒乓球”运行机制深度参与北极治理。北极原住民组织对于北极治理的权力结构、北极复合治理体系以及北极理事会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北极治理从工业智能时代走向信息权力时代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极原住民组织新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参与北极治理带来了新启示。面对信息时代快速变化的北极治理,我国应统筹自身在北极地区的信息硬件与软件优势,充分借鉴基于信息要素的行动策略,完善与北极原住民组织的制度性联系,最终为信息时代中国的北极治理参与和自身利益维护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5.
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北极环境变化最为明显,并开始影响全球生态系统。北极环境研究及维护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并呈现出三大特点:在研究角度上,多集中于海洋环境法制建设;在研究内容上,面上研究较多纵深挖掘甚少;研究针对性不强,强调理论而缺少可行性考虑;从研究方法上看,重视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未来的研究仍具有较大拓展空间,应在北极环境技术、数据交流、考察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政策探究。采用综合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北极安全事关北极自身、北极地区和国际社会乃至全球的安全。推动北极安全治理机制的优化,迫切需要相关的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承担起各自务实的责任,以维护北极的长期安全。基于嵌入理论的责任嵌入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该积极将自身责任嵌入北极安全治理议程中,立足受多重因素影响的北极安全嵌入状态,逐步实现责任的认知性嵌入、议题性嵌入与制度性嵌入,科学选择中国参与北极安全治理的观念路径、行动路径和未来路径。合理界定中国的北极安全与发展权益,有效承担和履行中国维护北极安全的国家责任,与其他国家携手营造一个真正稳定与开放的北极安全局面。 相似文献
9.
国际公共品的供给状况反映了北极公共问题的治理程度。在当前的北极地缘政治环境下,国际公共品理论为我们研究北极公共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我国参与北极治理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据。中国构建国际公共品提供者的身份,将是我国参与北极治理的一个重要路径,有助于消除北极国家的猜疑,维护我国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0.
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极自然条件及北极航线通航所面临的问题、北极航线通航价值、北极航线政治问题及中国制定北极航线战略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对现有研究进行客观评价,指出目前对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的研究呈现出研究领域范围较广、研究方法各具特色、研究内容丰富集中但不够深入、一些领域研究不够具体等特点。提出应在研究的内容、方向、视角及方法上进一步探讨突破。 相似文献
11.
王中华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79-82
理论界关于当代中国律师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可能性、作用、意识、途径、制约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基础理论研究滞后,缺乏系统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交叉研究匮乏,缺乏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中外律师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缺乏力度。今后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交叉研究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64-72
北极的地理范围构成北极治理制度建设的空间边界基础。在近30年的时间里,北极治理的进程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制度化建设仍存在明显的不足。究其原因,这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北极治理中的适用缺憾密切相关。因此,在总结北极治理演进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北极治理的制度化建设进程可谓是正逢其时。这一进程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拓展中国的北极权益,深化与北极事务其他参与方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中国参与北极治理制度构建的具体路径,需要从宏观层次上的顶层设计、中观层次的制度匹配到微观层次上的策略选择等方面多管齐下,最终为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地位提升,以及北极治理制度化建设方向的良性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能力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董跃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5
目前中国学界对于北极法律秩序的未来走向主要有南极模式、斯瓦尔巴群岛模式、北极特定模式、发展海洋法公约模式等不同观点,并由此对中国北极权益范围和相应策略有着不同的界定。但是从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对于中国北极权益不宜做过分的解读,主要应当定位于科学考察的权利和北极事务的基本参与权,其中气候变化治理是最佳的切入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目前已成为全球市场经济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公司治理问题研究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已经成为商业经济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并涌现出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极富实践指导意义的公司治理规则。本文对当前国外有关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考察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138-145
北极地区的法律规制盲区是造成目前北极区域治理进程成效缓慢且矛盾丛生的重要因素。北极区域治理的重点将是北极地区的国际法治理,因此解决北极区域治理的若干法律问题需要理顺其相应的法律内容。与此同时,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切身利益属于中国海外安全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维护自身在北极地区的海外安全利益的宗旨与方式有利于推动北极区域治理朝着良性均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隆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6
共生治理强调个体间紧密的共存状态和共生单元,通过引导式的互补性竞争产生合理的资源与分工配置,最终实现个体间的共存且共同进化状态。北极共生治理范式由共生单元和共生模式所构成,目前已经形成以主体共生、挑战共生和责任共生为主的共生单元。如继续按照共生治理的路径推演,建立以"导向介入"和"互补性竞争"为主要特征的共生模式,就存在以范式的阶段性递进为路径,实现以共生发展和进化为目标的共生治理。在目前的北极治理现状中,暂时只能寻找构成共生单元的基本因素,并提出促进共生治理发展的趋势性假设。 相似文献
18.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学生是大学治理的主体之一,其参与大学治理无论是对学校、对学生个人、还是对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要加强学生代表大会建设。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大学治理中的校方的组织工作、学生参与意识和参与途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者主要从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行为入手,对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现状、影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诸因素,以及改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措施等方面作了研究。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成果还相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关于农村妇女政治参与问题的系统性阐述,提出的一些改善措施也需要更加具体可行。 相似文献
20.
叶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7):21-26
居住在北欧、北美和俄罗斯的北极区域原住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不同的争取自身利益的北欧原住民非政府组织.随着冷战的终结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北极区域原住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呈现出数量激增、跨国化发展日趋扩展、对所在国的国内事务及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增强等特点,而这一切对当前北极区域治理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北极原住民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下,北极区域治理的主体更为多元、北极区域治理的成效也更具可持续性.由此可见,在当前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北极区域原住民非政府组织在北极治理中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