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河南省动漫产业发展迅速,但创新等方面仍显不足。将殷商文化元素融入动漫产业对于动漫创新及地方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可考虑在剧本创作、造型设计、衍生品开发与营销等方面将殷商文化与河南省动漫产业相结合,以殷商文化推动动漫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使殷商文化通过动漫产品得以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2.
在动漫产业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内,影响力与动漫产业创意水平、动漫产业渠道与平台建设情况、动漫产业品牌成熟度等高度关联。影响力的有无与强弱,受到创意水平、渠道平台、内容质量等因素的制约。创意具有新意、内容质量高、营销方式科学、制作水平先进、衍生品开发好的动漫作品,能够促进动漫产业影响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不断提升,进而对动漫产业发展形成更高层面的作用力,形成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覆盖平台。  相似文献   

3.
国际国内动漫产业发展迅猛,河南动漫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河南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政府主导相对缺失、生产技术落后、市场机制没有建立,等等。应加强政府主导,建立统一的人才培养基地,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市场意识,充分利用河南历史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势,促进河南动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湖南动漫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漫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章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湖南动漫产业发展的环境。认为湖南动漫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先发、媒体、技术、生产等方面;定位不准、人才匮乏、资金短缺是湖南动漫产业发展的劣势所在;湖南动漫产业的发展机会表现为:政府的扶持、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巨大的市场空间及良好的文化环境等;国外强大的竞争压力和盗版猖獗是湖南动漫产业发展遭遇的主要威胁。在此基础上,从整合优势资源、构筑动漫人才高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动漫产业链条等四个方面提出促进湖南动漫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动漫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被誉为新机遇,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中具有多行业交叉性的特殊产业,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机遇背景下,动漫产业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性,促进和完善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我国的动漫教育行业由于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师资和设备以及学科建设上都跟不上发展速度面临很多问题。如何完善动漫教育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的动漫产业以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也是当前迫切应该思考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动漫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是促进万寿岩文化宣传、推广、传承、保护的有效方式,产业发展中可借用经验先导性移用发展模式、形式探索性自主发展模式、多产业交融性联动发展模式、地域性同类产业价值链协作整合发展模式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应采取万寿岩动漫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特色动漫形象设计宣传、童话文学与动漫影视作品及影视后产品延伸推广、客家节庆文化活动介入推动等方式推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厦门作为我国最早建成的几大动漫基地,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其发展速度和质量与期望值仍有一定差距。动漫产业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规律,还要重视其区别于一般产业的"文化属性"。动漫作品内在的"意义与快感"是其在产业链中流通的根本动因;其本质是产品具有文化价值力的多少。在厦门动漫企业的代表性作品中,具有高文化价值力的作品能产生高的经济效益以及后续衍生开发和长尾效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动漫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不尽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忽视对高校动漫力量的融纳。事实上,高校具有为动漫产业注入发展动力的巨大潜力,尤其是高校动漫 社团已经具备了现成的人才资源、团队资源、项目资源等,可以直接为动漫产业所吸纳;但高校动漫社团也具有不成熟性,存在着文化问题和运营问题,需要在动漫产业的扶持下 继续完善,最终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9.
随着河南省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与郑州市动漫产业基地的建立,河南省动漫产业发展速度显著提高:一是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二是类型日渐丰富。河南省电视动画产业重视本土资源的挖掘,产业链开发初具规模。但也存在自主创作积极性不高、艺术水准有待提高的问题。为推动河南省电视动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慎用本土文化资源,回归动画本体,针对不同渠道进行文化定位,培养跨媒介发展的视野与思维。  相似文献   

10.
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着密切关系.动漫产业能推动民族文化的"走出去"战略、推动民族文化品牌的形成、提升对外宣传的效果.更值得重视的是,动漫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但能在推动产品输出、建设本土动漫品牌、形成有效的动漫传播优势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更能明显或潜在地执行着宣扬民族文化观念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提升动漫产业文化张力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漫产业具有融汇古今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产业优势.我们应制定相关的文化策略,将文化深植于动漫产业及产品中,提升动漫产业的文化张力,使动漫产业内在结构有张力,外在结构有冲击力,并在话语表达上达到精神与物质的相贯通.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皖北地区动漫产业虽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正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问题:动漫公司数量较少、整体的发展水平偏低、动漫专业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瓶颈制约、市场运营机制不健全等。推动皖北地区动漫产业的发展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大帮扶力度,健全动漫产业政策体系;完善动漫人才结构,培养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畅通投融资渠道,多方面筹集动漫产业发展资金;以皖北地区的地方特色文化为题材,大力发展动漫原创,带动动漫产业链发展,全面提升皖北地区的绿色GDP;加强动漫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保障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庆直辖以来动漫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重庆应将新兴的动漫产业与巴渝深厚的民族文化紧密结合,建立有地域特色的动漫产业发展之路。本文拟通过结合重庆民族文化特点,分析民族文化对动漫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以及简要提出在动漫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产业遗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遗产通常指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产业文化遗存,包括工厂、机械设备、土木建筑、矿山铁道、公共服务设施等遗址、遗物及其关联遗产,是技术史研究的重要对象。产业遗产中包含着大量的科学技术信息,能够折射出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是创造了历史的产业文明成就以及与此相关的人们的全部人生,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物,是技术史研究的活化石。近年来,国际技术史学界越来越关注产业遗产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日本在产业考古学研究、产业遗产调查与数据库的建立、产业遗产的分类以及在保护和利用中遇到的问题等研究成果,对中国的产业遗产研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动漫产业由于其对资源环境较小的破坏性和本身具有的科技优势,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占据明显优势,发展潜力巨大。从科学发展观出发,从信息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探讨动漫产业内部资源整合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尽早实现动漫产业高效运转,在理论上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14年起,IP迅速成为了网络热词,由著名网络文学IP改编的电视剧、电影、网络游戏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使得各大公司对明星IP的抢购与开发进入白热化阶段,一些热门的国产网络动漫也被拉入热炒的行列。这对于先天具有产业融合特性的动漫产业来讲,无疑是个利好消息。文章通过分析IP热的本质和当前IP热给中国动漫产业带来的影响,为我国动漫产业如何抓住当前的契机,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府已把动漫作为重要发展的文化产业,中国动漫业成长空间十分广阔。但目前还存在动漫产业受到国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动漫产业中被边缘化等问题。重温经典,我国动漫产业很早就开始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当前的中国动漫业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动漫产业中来,这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条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为从理论探索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能力培养的途径,运用产业聚集理论分析制约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根源。分析认为:陕西省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环节薄弱、产业间及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导致了陕西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关联度不高的现状,从而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提出推动陕西省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建立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模式、进一步提高产业关联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剖析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遗产的联系,解读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工业遗迹相关要素的介入.着重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实践实例,探讨当今在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背景下,其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结合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相似文献   

20.
对动漫产业成人受众的审美倾向、消费意向及对制约动漫原创因素的认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一是成人受众倾向于美国与日本动漫,并以娱乐、科幻、浪漫、幽默作品为主;二是成人受众是潜在的动漫消费群体;三是制约中国原创成人动漫的主要因素是人才、剧本、娱乐性与技术性。为此,中国动漫产业应积极创作魅力独具的原创成人动漫,加大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力度,吸引更多成人受众,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