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安徽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迅猛发展,但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障碍,如资金来源有限、监管缺失、管理经验少、人员素质较低以及准入门槛较高等问题。因此,通过调查、分析,提出进一步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建议:降低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准入门槛;扩大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资金来源;加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监控;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以期促进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是中共统一战线策略在生产实践中的典型应用。通过动员与组织农民进行互助合作,在保障物质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争取了农村各阶层的团结,进而有效地巩固了农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农民在革命中心态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互助合作运动的成效,以及统一战线的加强。以太行边区壶关县为个案,分析不同时期各阶层对互助合作的解读与诠释,揭示农民在革命与变革中的心态趋向及其表露出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3.
贵州农村经济落后,自然灾害频发,农民生活困难,抵御灾害损失能力弱,而农村保险由于种种原因,发展受到限制,为了更好地发挥保险在农村的补偿及管理作用,农村互助合作保险模式可以作为突破点,进一步发展贵州农业及农村保险。本文分析了贵州开展农村互助合作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借鉴国内外农村互助合作保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开展农村互助合作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改结束后不久农村就出现了地权变动,新区农村党建工作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农村建党过程中必须结合整党来进行,即提高积极分子的觉悟与整顿党员的思想。鉴于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其基本方针为整建结合,以建为主。首先是对积极分子与候补党员进行思想规训,并在互助合作运动中考察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在合作化浪潮中扮演了积极的示范角色。同时,通过建立与加强对党在农村的细胞组织--支部的管理,使支部在管理党员、组织生产及领导互助合作运动中占据了核心地位。新区农村党组织的建立,为地权变动中的乡村社会顺利实现所有制转型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且为当今农村党建工作提供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土地改革结束后,中国农村经济形态通过互助合作运动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改造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不仅是所有制形式的重大变更,更是农民在思想层面对社会主义的调适过程。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首先是针对乡村中的关键群体——积极分子和乡村干部的思想改造。土地改革结束后开展的农村建党,借助在建党训练班和互助合作运动中吸收党员、建立支部并积极发挥作用的方式,在思想层面对入党积极分子和乡村干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思想的率先转变为此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建设与改革,促进了边区社会的和谐有序运行。其中,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功不可没。笔者从巩固社会基础以保障抗战胜利,扩大公共参与以提供民主政治平台,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和培育社会资本,产生群众精英以形成新型权威秩序等四个方面,阐述互助合作运动对于乡村社会治理的巨大促进作用,并结合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实际,提出了农民组织化、扩大公共参与和利用社会资本、培育"内生型"社会精英等建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互助合作金融是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一种创新融资模式,尽管其组织化、制度化经营时间短、经验少,融资能力还很微小,但已经表现出财务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满足农户小额贷款方面的补充作用十分显著。资金互助合作密切了社会成员的相互关系,改善着农村社会关系,社会整体信用水平、将为之提高。论题分析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前后农村互助合作金融模式的制度绩效、功能绩效和社会绩效。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民主宪政运动发展最快的阶段,曾琦在这一时期通过实践活动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民主宪政主张,从而为这一时期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团结抗日、争取政治民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1958年我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起,到1968年城乡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前,党曾领导农村人民公社不断进行了整风整社运动.在近5年的时间里,这一运动若断若续,时松时紧,运动各时期的内容、性质、作法等也往往大不相同.这一运动所表现的各不同阶段及其不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影响着党对农村人民公社乃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及其变化.本文试将党领导的农村人民公社整风整社运动划分为5个时期,并对每一时期运动的过程、内容、特点等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在农民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农民观。他提出的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观点,较为系统、明确地指出了农民革命的对象、动力和任务。同时,他这一时期的观点还不完全成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民运动中"左"的倾向和农民运动组织松散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在进行减租减息和互助合作运动的同时,开展了广泛的农业改良运动。边区兴修水利工程,发展农田灌溉事业;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这些改良措施促进了边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的农村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2.
华中抗日根据地在组织互助合作运动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面临着农村劳动力过剩,互助难以巩固的问题。针对人多地少,劳动力有剩余的状况,华中抗日根据地在开展互助合作中加强对劳动力的合理规划,组织劳动力合理流动,发展副业,将互助组与合作社结合起来,推行精耕细作,增加对农副业的投入。通过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发掘了乡村的生产潜力,激发了民众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乡村社会经济的活跃,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互助合作事业的巩固。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毛泽东继续发展了其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思想,提出了“组织起来”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农业互助合作的私有性质和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14.
1949-1957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国家权力的下沉。下沉主要是通过运动建政;革命建政;政党建政三种方式进行的。农村政权建设的焦点、难点,是乡村社会的动员、协调与控制问题。支前反霸、镇反土改、互助合作等运动,既使国家权力纵向上达至区、乡、社队层面,横向上扩展到农民的生产、生活领域;又使农村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的重组、重构。它们的实现,并不是简单的直线演进程式,动员、协调、控制中的国家权力与农村社会,从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紧张和冲突。醴陵县的个案研究,就是从这两者的互动轨迹来揭示其复杂面相的。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初期农民协会兴起与隐退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初期 ,由于当时农村土地改革、巩固农村新生政权、调整农村阶级和社会关系的需要 ,农民协会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所依靠的基本群众组织又再度迅速兴起。但是 ,它并不是建立在利益共同体基础上的现代意义上的农民社团。由于近代以来国家政权强度进入农村导致出现国家和社会一体化的趋势 ,这时兴起的农民协会则仅具有策略性、战术性和暂时性。随着农村在支持国家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方面的价值的突显 ,农村土地制度由农民所有制向集体化进一步的发展和农民互助合作运动的兴起 ,农民协会便因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而悄然隐退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农业合作化作为一种运动形式,已快过去四十个春秋了每当人们议论这件事时,仍是众说纷纭。这反映了人们对这件大事的关切、重视,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现在,我仅就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几个问题如调动“个体经济积极性”与“互助合作积极性”、合作化与机械化、集中统一与分工管理、贫富差别与两极分化等谈一点自己的再认识。这些问题,有的并不属于同一范畴,但它与农业合作化关系密切,探讨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必要性的认识,而且对进一步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所实行的一系列改革的无比正确,以及对当前农村经济加快改革上新台阶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举 《南都学坛》2002,22(4):34-37
建国初期,由于当时农村土地改革、巩固农村新生政权、调整农村阶级和社会关系的需要,农民协会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所依靠的基本群众组织再度迅速兴起。但是,它并不是建立在利益共同体基础上的现代意义上的农民社团,由于近代以来国家政权强度进入农村导致出现国家和社会一体化的趋势,这时兴起的农民协会则仅具有着策略性、战术性和暂时性。随着农村在支持国家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方面的价值的突显,农村土地制度由农民所有制向集体化进一步的发展和农民互助合作运动的兴起,农民协会便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而悄然隐退。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由于当时农村土地改革、巩固农村新生政权、调整农村阶级和社会关系的需要,农民协会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所依靠的基本群众组织又再度迅速兴起。但是,它并不是建立在利益共同体基础上的现代意义上的农民社团,由于近代以来国家政权强度进入农村导致出现国家和社会一体化的趋势,这时兴起的农民协会则仅具有着策略性、战术性和暂时性。随着农村在支持国家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方面的价值的突显,农村土地制度由农民所有制向集体化进一步的发展和农民互助合作运动的兴起,农民协会便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而悄然隐退。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是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薄弱环节。从毛泽东倡导农业互助合作的理论原因和基本观点两方面论述他早期的农业合作思想 ,说明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对农业合作化问题的主要理论贡献及缺限 ,有助于我们探索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后期产生弊端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教育部在1953~1954年进行了教育整顿,国家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动员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加入到正在蓬勃开展的互助合作运动中去,这批身处变化漩涡中心的农村毕业生们出现了"集体"和"个人"彼此相遇,并引发了两者之间关系的难题。在1953年开始的严峻状况中,这一关系陷入了一种群体性的矛盾状态。出于复杂的原因,1954年马烽先生的小说《韩梅梅》,正是讲述了一个"个人主义"的故事,但是它却呈现了多重隐晦与纠结的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