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支谶译经共有双音词1778个,它们是由1022个语素构成的。这些语素中构词量为10以上的"高频语素"共计34个,它们还可以再细分为87个语素项。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影响它们构词的因素主要有"语法属性"、"语素项分布"以及"语义特点"。支谶译经中还有9个构词数量较多的佛经语素项,它们倾向于构词前位,这与定中式的强势语义模式"提示特征+事物类"有关,"类推"机制也是造成它们能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亲属谦称中的谦语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属谦称特指那些基于亲属关系上的面对他方引称己方亲属时或面对己方亲属自称时所用的谦称.明清亲属谦称丰富、活跃却并不杂乱,它们大多含有"家"、"舍"、"敝"、"小"、"愚"等比较固定的表谦语素.通过明清时期含谦语素的亲属谦称的典型实例,可以对亲属谦语素进行梳理,得出当时社会对它们的使用规约,以为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亲属谦语素及亲属谦称的正确使用提供指导、借鉴或思考,也为亲属视野下汉语谦语史的研究奠定明清阶段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借代词是人们运用借代方法创造的词,其在音节、词义、语法方面与运用其他方式创造的词相比既有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借代词以其共性存在于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之中,又以其个性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名词性双音并列复合词的两个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有的是两个同义语素,有的是两个类义语素,还有少量的是两个对义语素。它们并列组成复合词后,它们的词义和构成它的两个语素义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有着相当大的发展变化。其中一部分词的词义仍保留着构成它的语素义,即它的字面义,见形而知义;而另一部分词的词义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的形式又有不同,和语素义相比,有的词语比语素义减损了,只保留了一半语素义,另一半语素义却消失了;有的词义比语素义增大了,不限于语素义的范围,而增大到泛指…  相似文献   

5.
古代汉语有代词,现代汉语也有代词。它们之间的用法大体是相当的。这说明了汉语的继承性。但是,细究古代汉语中的代词的分类、形式和用法,它们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本文通过分析文言文中的例句入手,较为系统、全面地概括了这些差异。特别重点讲述了古代汉语中的无定代词和辅助性代词的用法。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划分这两类代词了。这对学习古代汉语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6.
从现代汉语中的构词语素入手,将它们与古代汉语中相对应的单音词进行比较,对比单音形容词降格为构词语素前后的语义变化,从而总结出单音形容词语素化语义演变的特点:形容词中量性特征不凸显、主观性强的非基本性质形容词语素化倾向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本文对与语素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对语素的性质、语素的构词能力、划分语素的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醴陵方言是湖南湘东的一种重要地方话,本文通过分析醴陵方言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及它们在句中的语法功能。认识醴陵方言的语言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李圃 《学术研究》2000,(4):102-110
字素是汉字的形与音义相统一的最小的结构要素,它们在造字的动态系统和析字的静态系统中有不同的特性。造字过程包括取象造字的发生阶段和借成字向语素回归的表示阶段,造字为中间环节。字素系统则包括基本字素和准字素,合体字结构中更分为稳性字素和活性字素。本文概述了以全汉字分析为基础的字素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对古文字作了举例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马丁内的"双重分节"原理和语素形位原理,对世界三大主要类型的代表性语言的语素音位系统与语素形位系统的关系作了对比研究,证明了正是这一关系决定了语素的文字类型,即语素音位系统("第二分节")能否满足语素形位系统("第一分节")的区别性音位结构需要,决定了语言与世界两大类型文字(以汉字为唯一代表的语素文字和各种拼音字母代表的音素-音节字母文字)不同的适应关系.汉语和日语的语素音位系统由于不能自足、有效地区别各自的语素形位系统,无法单纯靠音素或音节字母拼音来满足区别性语素形位的需要,而要靠增加超音位结构的形位手段,即用增加区别性的表义字形来弥补数量不够的区别性的语素音位结构.归根结底,是语言的语素音位结构特点决定了文字类型.  相似文献   

11.
“谁、什么、哪×、怎样、怎么”这样的词,不象一般的实词那样固定,它们的词义及其在句子结构中的作用是极其纷繁多样的,用疑问代词这个名称来概括它们不很理想。因为这类词仅仅在特指询问句里才有询问作用和代替作用,在此用这个名称自然很恰当;在其他情况下,这两种作用发生了解体,只保留了其中的一种作用,或者这两种作用全部丧失,这时称它们为疑问代词就显得名不副实了。本文从众,仍用疑问代词这个名称,只讨论这类词具有代替作用时的基本情况,下列句子里的疑问代词没有代替作用,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词义和构成词的语素义的关系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着对符淮青先生关于词义和构成词的语素义关系的论述加以补正。符先生所说的“词义是语素义的引申比喻义”分别分成三种和四种类型。“部分语素在构词中失落原义”实际上有四种不同情况 ,这样才算清晰到位。而“构成词的所有语素义已完全失落”亦非“完全失落”,它们和词义仍有种种联系  相似文献   

13.
杨烈雄  杨波 《学术研究》2006,(9):145-146
关于文言谦称尊称的词类归属,第一种看法认为是名词,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说:“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或者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们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前面);但是从词义上说,它们又表示了‘我’或‘你’”。[1](P356)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和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都沿用了这个看法。第二种看法认为是人称代词礼貌式,如周秉钧编著的《古汉语纲要》把文言人称代词分成两类,其中第二类是人称代词的礼貌式,包括谦称和尊称。[2]但并没有说明这样分类的理由。我们认为,“谦称、尊称是名词”的看法欠妥,…  相似文献   

14.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语法成分 ,它们的功能相当于一个复合动词 ,由于它们的构成成分之间结合的不是很紧密 ,中间可以加进一些成分 ,语法界称这类动词为离合词。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离合词已经词化 ,所以说补语总是对离合词中的动词性语素变成的词作补充说明 ,由名词性语素变化而来的名词是不能带补语的  相似文献   

15.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本文对与语素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对语素的性质、语素的构词能力、划分语素的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邹秋珍 《殷都学刊》2010,31(3):33-37
本文以战国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为语料①,来考察战国时期第二人称代词在称数和句法功能方面呈现的面貌。第二人称代词没有数的分别,不过有些代词"女(汝)、尔、若",以表单数为主,表复数也常见;而有些代词"乃、而"基本表示单数,表示复数的情况极少。它们在句法功能上也没有绝对的限制。不过,"女(汝)"主要作主语、宾语,较少作定语;而"尔""而"经常作定语。也就是说,这些代词在不同句法功能上只有数量分布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重叠式形容词不同于形容词的重叠式,其构成方式有音节重叠式,包括音节完全重叠式和音节不完全重叠式;语素重叠式,包括语素完全重叠式和语素不完全重叠式;混合式,既有音节重叠,又有语素重叠.  相似文献   

18.
彭爽 《北方论丛》2008,(3):56-58
旁指代词是代词的一个小类,和"这"、"那"的连用,体现出旁指代词与心理距离的关系.旁指代词"另"、"另外"、"其他"、"其余"能够与远指代词"那"连用,表心理远指.而"旁的"、"别的"既不能与远指代词"那"连用,也不能与近指代词"这"连用,既不表心理远指也不表心理近指.  相似文献   

19.
从义素与语素义的对应关系看义素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素一般被认为是有义无形的纯意义单住.但是,我们认为不是如此,义素的语表形式是语素,与语素义存在着对应关系.根据义素与语素义的时应关系,可以把义素分为三组六个小类:显性义素和隐性义素、范畴义素和特征义素、基本义素和复合义素.  相似文献   

20.
当代新词语对汉语语素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量产生于当代的新词语给汉语的语素系统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产生了一些新语素,其中包括部分字母语素;其特点是受外来词影响而产生,大都经过缩略过程。二是一些固有语素产生了语素新义,主要是汉语词汇系统自身繁衍的结果,通过造词、吸收非普通话意义、窄化旧义、起用古义等途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