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周易哲学与度量衡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哲学是河洛文化的精髓。它既是塑造中华文明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的指导原则。中国古代度量衡理论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于春秋,定型于西汉,成熟于东汉。周易哲学"阴阳和合"的辩证法则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则贯穿于我国度量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始终。这种具有鲜明东方思想色彩的度量衡制度,在世界度量衡史上占据着独特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度量衡与天文立法、音律三者是我国中华古老文明的基础,是民众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凭借,是百物制度的标准,也是国家政权统一的象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自民国建立,福建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开始了全省度量衡标准的划一与度量衡新器的推行工作,促进了民国时期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度量衡与天文立法、音律三者是我国中华古老文明的基础,是民众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凭借,是百物制度的标准,也是国家政权统一的象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 民国时期,地处东部沿海的上海市,开始了全市度量衡标准的划一与度量衡新器的推行工作,最终完成了划一工作,促进了民国时期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金代的官印考察金代的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度量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很长的过程。很早就有学者较系统地研究了各个时代的度量衡制度的发展变化;但是,对于金代的度量衡制度的研究与其它朝代相比,却还很薄弱。关于金代的尺度,以往许多人都认为,是沿袭唐、宋的。王国维曾说:“自唐迄今,尺度所增甚微,宋后尤微。”①“求其原因,实由魏、晋以降,以绢布为调……,官吏惧其短耗,又欲多取于民,故尺度代有增益,北朝尤甚。自金元以后,不课绢布,故八百年来尺度犹仍唐宋之旧。”②这种看法,并无金代的文献或实物为据,只是按宋代与其后明清之间尺度的变化,而做的一种推测。  相似文献   

5.
唐代李淳风考订了前朝各个时期的度量衡,详细记载了度量衡的差异演变。其中涉及唐以前在度量衡方面有所建树的多位学者,保存了现已不存全书的文籍资料,描述了几近完备的度量衡器物,记载了极具研究价值的历史事件。与唐代其他学者相比,他的论述兼顾度量衡,内容更加丰富,史料收集较为完备,考订方法得当,对后人的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他的个别工作也有令人遗憾之处。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代度量衡之变迁及其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数十年来,学者对存世古物进行实测并参考史籍记载,对于我国度量衡史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关于一器一物或断代、专门的论著居多,而全面性的综合分析则少;关于度量衡的量的变迁的著述居多,而对于质的变化的阐明则少。一般通论著作,多数只是从官定的度量衡制度和对人民赋税剥削两者的关系来论述,而不是从社会发展阶段和每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内的两个基本敌对阶级的斗争来探讨问题,因而并没有接触到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矛盾方面,更没有很好地阐明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我国度量衡起源很早。历代度量衡都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说文解字》所收度量衡量词大致包括长度单位量词、地积单位量词、容量单位量词、重量单位量词等。其说解简明扼要,溯源穷流;有点有面,各成系统;既言汉世规章,又述周代古制。《说文解字》对所收度量衡量词的说解,充分反映出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秦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即已逐步展开度量衡制统一,并非等到统一六国以后才开始统一度量衡制。里耶秦简简8-109+8-386既是秦统一衡制的重要物证,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度量衡发展史的重要历史文物,该简反映了秦在统一六国过程中,在新占领地即已开始统一衡制的史实。里耶秦简简8-109+8-386还为我们更加全面了解秦朝推行度量衡制统一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反映了秦地方机构如何具体开展衡制统一,即由官府传送度量衡标准器,逐县厘定。  相似文献   

9.
刘歆计量理论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歆在协助王莽改革度量衡的过程中,提出了系统的计量理论。其理论涉及到数在计量中的作用、音律本性及其与计量的关系、度量衡基准的选择依据以及度量衡标准器的设计等内客。其理论的核心部分被后人广泛接受,成为传统计量发展的圭臬,而该理论本身也成了中国古代传统计量理论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楚国权衡度量略说刘玉堂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度量衡日臻完备的历史进程中,楚国的度量衡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在已出土的楚国度量衡器具中,权衡器具的发现远远超过了度器和量器,故本文的介绍以权衡器具为主。一、权衡器与衡制权衡器又统称衡器。其实,这只是人们相沿成习的...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上。自《伤寒杂病论》成书以来约1800年,由于朝代更迭,度量衡常有变化。以文献、文物等为依据,对仲景方用药所涉及的东汉度量衡进行考证分析,拟定东汉度量衡古今折算标准。将东汉1尺定为今23 cm;1L 定为200 mL;重量单位值定为:1斤=250 g,1两=16 g。后世有将仲景原方中1两折算为4 g 的用法。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反映文化 ,英语成语作为英语语言的精华 ,其中许多具有文化含义 ,它们有些反映出英语民族的历史 ,有些则反映出英语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情况或反映出英语国家的度量衡制度。通过英语成语 ,我们可以了解其文化背景 ,具有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渤海的度量衡是渤海社会生产、交换、消费不可缺少的主要计量工具,是在一定意义上,它标志着一个渤海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渤海是否使用过度量衡器物?它的单位量的标准、进位制和特点是什么?这都是还未解开的一个谜。关于渤海史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特别是从1980年起在国内外掀起研究渤海史的热潮,得到飞跃性的发展。但在史学界尚未发表过以渤海度量衡的使用、标准及其特点的专题论文,探讨渤海度量衡制。本文根据有关渤海史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谈一谈我的粗浅看法。一,渤海使用过计量工具渤海立国229年间,在社会生产、交换、  相似文献   

14.
明代的度量衡行政管理机构,在中央为户部,在地方则为诸司府州县官府.而清代度量衡的行政管理部门也主要是户部,到清末时改为度支部,并新增度量权衡局,地方管理部门亦为诸司府州县官府.  相似文献   

15.
英国质量标准体系及其问题探讨罗朝能一、英国质量标准体系广义上讲,英国质量标准体系包括度量衡标准、产品规范标准、质量管理和保证标准等三个方面。第一,度量衡标准(MeasurementStandards)。度量标准是任何质量衡量和检查的基础。英国目前公制...  相似文献   

16.
英文财经类书籍汉译时,应采取注释的方式对书中的度量衡计量单位进行转换,将原文中的英(美)制单位转换为公制单位,这样才能真正方便汉语读者理解和阅读。翻译从业人员应树立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本着真正为读者服务的态度去工作,让度量衡这些小数字中体现出译者认真敬业的大精神。  相似文献   

17.
秦朝以小篆为标准文字,第一次实现了文字统一。在古汉语文字史上意义重大,在中国文化史上记录下光辉的一页。泰始皇帝在位37年。期间,他五次出巡七次立石。秦刻石文字反映了秦实现统一战争的伟大意义,反映了秦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反映了统一法制、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等实行变法革新成就,可使我们知古而鉴今。  相似文献   

18.
雅典实施统一货币、度量衡的决议约在公元前450~446年间,雅典人通过决议,要求同盟各邦一律使用雅典钱币和度量衡。该决议复本亥石立于各加盟国。下文据M.N.Tod的《希腊历史铭文选》(ASelectionofGreekHistoricalInscri...  相似文献   

19.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家。秦孝公六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初步实行了变法。秦孝公七年,商鞅被任命为大良造。秦孝公十二年,商鞅又进行了第二次变法。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是:废井田,“开阡陌封疆”,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重农抑商,奖励垦荒发展地主经济;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耕战,废除奴隶制的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推广“连坐法”,统一度量衡。商鞅之法“行  相似文献   

20.
名词在语义特征方面虽然有界名词有空间性,但无界名词却无空间性而表现为物质性,度量名词则表示事物的一维的量的大小;在语义特征上三种名词体现为从有界名词三维的空间性到无界名词的物质性,再到度量名词的一维的量的过渡。另外,三类名词在与量词的搭配使用方面也有明显的不同:有界名词有专用量词即个体量词;无界名词无专用量词,借用度量衡量词和容器量词构成的临时量词,无界名词有时也有可重复性;度量名词却只能适用于度量衡量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