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帽儿胡同、雨儿胡同、鸦儿胡同……这些胡同名听起来奇怪,但它们的背后却都有一段掌故,静静地讲述北京城那3000多年的历史;鸟巢、水立方、磁悬浮列车……彰显着北京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李娟娟 《北京纪事》2010,(5):108-109
50多年前,剃头的老郭和打鼓儿的老马都是我们胡同里的常客。提起当年他们穿大街进胡同,出了这门儿进那院儿的那些直接为老百姓服务的事儿,胡同里的老人真是太熟悉了。  相似文献   

3.
家庭养老或称"居家养老",应当说,是我们民族的养老方式.拿北京来说吧,老辈儿就有"四世同堂"的传统.好几代人住在一个大四合院里,小辈儿共同照顾长辈,可谓"一方有事,八方支援"啊.四合院,门挨着门,很自然形成一条胡同.胡同有胡同自己的文化,谁不孝敬老人,在胡同里走路都抬不起头来,掐指算来,也许是好几十年前的往事了.  相似文献   

4.
京城院儿迷     
王瀛 《北京纪事》2011,(8):80-83
垂花门、抄手游廊、花墙、月亮门儿、天棚、海棠、石榴树、葡萄架下金鱼缸……四合院,在老北京文化里最为言情、最为柔美的章节,滋润着佳人的性情、才子的诗心。随着城市建设的演进,越来越多的京城老院落并未淹没在高楼广厦之下,而是在胡同四合院文化爱好者、保护者、众多院儿迷的心中驻留。美好的四合院情结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一刻都没有消失,至今还在温暖着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点亮一盏灯     
黄邦寨 《社区》2008,(10):56-56
小时候,我家住在县城北郊的一个小胡同里。胡同里没有安装路灯,遇到没有月亮的夜晚,胡同里便黑黢黢的,特别吓人。那时,年少的我晚上从来不敢一个人出门。  相似文献   

6.
其实细论起来,我不算是正宗的北京人,统共在北京呆了不到三十年,从来没有在老城区的胡同里生活过,老家儿都是外地人,又缺了家学渊源,按说对老北京的吃食儿没多少发言权。可架不住好这口儿,对老北京吃食儿几乎是见一个爱一个,骑着辆破自行车满四九城乱撞找小吃铺,也算是有了些浅薄的体会。 今儿个就说说这名扬四海的老北京豆汁儿。  相似文献   

7.
北京的煤球     
佚名 《社区》2007,(23)
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那时,一过10月,天儿就会一天比一天冷,胡同里卖冬储大白菜的、送煤球儿的,便开始忙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张田 《北京纪事》2014,(8):98-99
砖塔胡同,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它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全长800余米,宽4米,因胡同东口南侧的万松老人塔而得名。它名气之大,并不是因为万松老人塔,而是因为它的“唯一”。胡同,源于蒙古语“gudum”,而胡同之称,始于元大都(北京)。据元人熊梦祥的《析津志》载,大都北京的城池街制:“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通,通胡同,这也就是说当时的北京城内只有二十九条胡同,而在这二十九条胡同之中,只有一条胡同有文字记载,即砖塔胡同。罗哲文先生也曾说:“胡同一词,虽产生于大都,但其时只有二十九条胡同,而保存延续至今者仅砖塔胡同一条。可以说它是北京胡同之根。”在元人李好古的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生的书童问龙女的丫鬟梅香住址时,梅香说:“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剧中的“羊市角头”,即羊角市,今天的西四;“砖塔儿胡同”即今天砖塔北侧的胡同。从元朝到今天,700多年的时间里,砖塔胡同不但没有因为时代的更迭而消逝,反而连名称都保存完好,这不得不说是北京胡同史上的一个奇迹。在不少留存下来的元杂剧中也常能看到“胡同”一词,如元朝的大戏曲家关汉卿的《单刀会》中“杀出一条血胡同来”,这里便用“血胡同”来形容战争的惨烈。同时期的戏曲家王实甫也在《歌舞丽春堂》中写道“更打着军兵簇拥,可兀的似锦胡同”,虽然在这些戏剧中也都出现了“胡同”一词,但它们更多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来使用,并没给后人留下什么有用的线索。不过从另一方面却证明了“胡同”这种称呼,已经成了当时大都人的一种熟悉叫法。  相似文献   

9.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没完没了,惹人心烦……此时此刻,我的心也在流泪--暑假已快过一个月了,而我却一分钟都没有走出过家门,在家里不是做作业,就是弹钢琴……雨儿,你是我的泪吗? 这-个月来有没完没了的作业的困扰,形形色色的补课的烦恼,以及并非情愿的学琴学画的无奈……此时,我更渴望快点开学。  相似文献   

10.
阵雨 《北京纪事》2014,(4):77-78
正去菊儿胡同,绝非仅仅冲着菊儿这个好听的名字,更重要的是那里窖藏着浓厚的胡同文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便是那里经过改造后百姓诗意的栖居了。这条全长438米,宽6米的胡同,明朝时称局儿胡同,清乾隆年间称桔(橘)儿胡同,至宣统时,始称菊儿胡同。1965年北京整顿地名,菊儿胡同曾改称交道口南二条。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文化大革命中,菊儿胡同竟打上了大跃进路八条的烙印。  相似文献   

11.
老北京个说法,管我们这些在胡同里长大的孩子叫“胡同串子”。这大概不仅指我们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指胡同文化所营造的氛围对我们的影响和熏陶。我就是在这样的一条胡同里长大的孩子,它的名字叫“毡子房”。听老人们说,这里是专门为皇宫打理毡子用品的地方,诺大的宫殿没有暖  相似文献   

12.
卢漫 《百姓生活》2012,(11):26-27
1997年秋天搬入景阳胡同,第二年开春儿就戴起了红袖标。景阳胡同1号院院长、胡同长、民间调解队队长……如今,77岁的陈祖荫在北京东城区鼓楼苑社区身兼数职。  相似文献   

13.
一位来过北京的朋友告诉我,他对北京印象最深的不光是故宫、天坛、长城、香山、颐和园,不光是全聚德的烤鸭、东来顺的涮羊肉,不光是北京人的包容厚德,还有一点就是北京人独有的京腔京韵和极有特质的儿话音。他说,尤其儿话音听着亲切,听多了,还会油然滋生出一种亲情。他的话,我非常赞同。因为我在北京城已经生活了30多年,要说感到亲切,我已亲切得一塌糊涂。譬如帽儿、雨儿、菊儿、鸦儿这几条胡同的名字,就已经在心里滋润了十几年。  相似文献   

14.
若说北京的胡同,哪条流淌的洋腔洋调最多,我的答案是位于北京古城中轴线上的钟鼓湾胡同。不是忽悠,我敢说在这里游历的人,二三十人中,准保有一个外国人,尤其是白皮肤、蓝眼珠的外国人。我问在钟鼓湾胡同已经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一位老大爷为什么?老大爷没有回答,只是告诉我自改革开放以后,来这里参观游览的外国人一天比一天多。他们一是喜欢钟楼鼓楼这两座古建筑,二是喜欢胡同里的四合院,三便是喜欢胡同里的京味餐饮了。  相似文献   

15.
忆门墩儿     
常想起儿时琅琅上口的童谣"小小子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要媳妇干啥?点灯说话,缝衣补袜……" 我家在北京大学东门外一条古朴宁静的胡同里.胡同不宽不窄,路北有三套年代久远的中型四合院.据爷爷讲,清朝修清漪园(颐和园)时,三个著名工匠承包了清漪园工程,并拜了把兄弟,用清漪园工程的料每人盖了一所四合院,就是这三套大宅.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07,(3)
刘大响眼瞅着奔40岁了,在京城的这条胡同里也生活了快40年了。作为土生土长的原著民,刘大响的一切都与这片老社区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从来没有动过要搬走的念头,一是因为他没能力买房,二是他也舍不得这块地方。自从他在这条胡同里开了家小餐馆后,他的生计问题更是和这条胡同分不开了,所以刘大响更是想在这里踏踏实实地过日子。  相似文献   

17.
察院胡同位于北京复兴门内大街以南,闹市口中街(原名半截碑胡同)以东。虽然大街上车水马龙,但胡同里却总是十分安静,是个交通便利、闹中求静的好地界儿。44号院坐落于胡同中部,高高的改良西洋门和极具江南水乡风格的马头墙是其显著标志。院内居住的有干部、工人、教师、警察……是个典型的大杂院,在鼎盛时期,院内曾住有60多人。可现如今,随着城市拆迁改造,这个院落已经永远地从京城消失了。每当我路过这里,望着原址正在建起的大厦,心中总会漾起记忆的涟漪。住在南屋靠西的秦姨,是人民医院的护士长,也是我特别敬重的人,她多会儿都是落落大方,…  相似文献   

18.
22岁以前,他一直是一个痞子。在胡同里晃悠,总是吊儿郎当的样子,看到美丽的女孩子吹口哨,看到不美的女孩子故意大声地叹气。胡同里谁家的小孩被欺负了,一定是他干的,谁在胡同里打架,他一定参与了。  相似文献   

19.
“堂主”称呼的是一个极具煽动性的标准的北京胖子,他慢步走在胡同里,顿时就让前后交通陷于停顿。在胡同里漫步了30来年的堂主,到如今,蝴蝶效应似地扬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暴。事实上多年来他干的事不是演艺事业就是大型活动,像你在《大腕》里看到的,一口京韵儿说着政治、经济、社会走势还夹带上艺术,但等你真正明白过来,他谈的还是钱。因此也别奇怪,堂主暴得大名前的履历里写着:“负责大型灯光TRUSS架系统搭建(1997年)”、“所有常规灯具及电脑灯具系统连接”以及“制作展板及会议背板条幅(1995年)。”  相似文献   

20.
胡同情     
我是北京老城胡同里长大的,20多年前去了海外,人在海外,时常关注我的成长之地,尤其关注北京老城胡同,我是在胡同里野大的,在这些胡同里,有我的同学、老师和邻居,有已变或老梆子的幼时小伙伴,有我偷摘过的果树,有曾被我用绷弓子扭碎的路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