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再立新功唱晚晴──记石门县老红军蒋文模黄福荣在湖南革命老区石门,到处传颂着一位老人传奇的人生经历和辉煌的生命业绩。说起他的故事,人们总是流露出由衷的赞叹和钦佩。老人叫蒋文模,是一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离休老红军。蒋文模确实不凡。他14岁跟随贺龙当红...  相似文献   

2.
在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中,有一位英国人,他的名字叫勃沙特。进入新时期,为寻找勃沙特其人,还费了不少周折。1984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专门来中国采访和搜集史料。在采访原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将军时,肖克向索尔兹伯里介绍了传教士勃沙特帮助红军的往事  相似文献   

3.
《金色年华》2007,(11):14-14
有两个研究生,一位叫吉斯特,一位叫提尔曼。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他们跟随导师去一家大公司参观。参观完毕,导师问吉斯特: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吉斯特说:我看到了豪华的办公楼,舒适的宿舍。宽敞明亮的饭厅。能够在这里工作。真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啊!导师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相似文献   

4.
暖暖的春阳从东山升起,农家小院的门开了,两位慈祥的老人携手从屋里走了出来……这温馨画面中的一翁一妪,男的叫陈谷方,今年102岁,女的叫李友贞,与老伴同岁。他们是平江县柘冲村的一对百岁夫妻,在人生旅程上,两人已牵手走过93个冬春。  相似文献   

5.
正参加80年前长征的女红军有2000多人,但胜利地走过来,新中国成立后仍坚持在革命队伍里的不足百人。其中,有唯一一对亲姐妹,姐姐叫蹇先任,妹妹叫蹇先佛。姐妹俩都嫁给了红军高级将领,背着孩子走完充满艰辛坎坷的长征路,被周恩来誉为“长征姊妹花”。她们用可歌可泣的非凡经历,写下了战地女杰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史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天演公式至少影响了两位学者的名字。一位叫胡洪驿,1910年留美前改名胡适;另一位叫张江流,1912年赴法后改名张竞生。后来前者名满天下,后者却因一部《性史》被赶出了学坛,与画人体画的刘海粟、唱《毛毛雨》的黎锦晖同列“三大文妖”,就连鲁迅也揶揄他:“张竞生的主张要实现,大约当在25世纪。”  相似文献   

7.
“我所经历的红军长征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几天几夜都讲不完,但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们在翻越夹金山时,一位战友那最后一笔党骨。”2006年5月11日,当笔者来到四川省地矿局红军院寻访老红军时,86岁的老红军杨建民激动地讲起了令他终身难忘的一幕。  相似文献   

8.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时,仅有30位女性随军,其余女红军干部、战士和家属则全部留在了苏区。对留下者而言,无疑意味着等待她们的是艰苦、斗争、等待、悲惨、壮烈。她们中,有的为了一句承诺,守望终生;有的未来得及留下姓名便战死沙场;有的乞讨度日但坚守信念,千里迢迢寻找部队……  相似文献   

9.
陈浩望 《老年人》2011,(8):22-23
早就听人说,在攸县柏市镇柏市村,居住着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名叫熊金莲,她是一位早年失散的女红军战士。前不久。笔者怀着好奇和崇敬的心情,登门拜访,遂对这位女红军战士的传奇经历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1.不善方辞甲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有次他邀请了8位客人吃饭,约定的时间已过,只来了6个人,等了老半天,那2位还是不来,甲等得不耐烦地说:“该来的为什么还不来?”6位客人中两位听得不对劲,相互耳语,“如此说法,应是不该来的都来了,那我们走吧!”于是他们两个人便起身走了.甲眼看着走了两位,急得向另4位说:“你们看,不该走的劫走了。”那4位客人中,有两位听了也不舒服,彼此商量着:“照他这样讲,就是该走的不走,我俩也走吧.”甲一看只剩下最后两位客人,急得大声叫道:“我又不是说你们俩。”那最后两位客人一听,很不高…  相似文献   

11.
《西行漫记》一书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力作。该书的封面是一位英姿勃发的红军小号手,迎着朝阳,吹响着前进的号角。  相似文献   

12.
覃葛  蒋小英 《老年人》2006,(10):26-26
肖瑞林是张家界市的名人,他有着传奇般的人生。1915年,肖瑞林出生在常德澧水河畔一个叫肖家峪的小山村。1934年,贺龙领导的工农红军来到桑植,打土豪,分田地,播撒革命火种。肖瑞林受到革命思想影响,报名参加了红军,被分在红二方面军某团当战士。1935年11月19日,肖瑞林跟随红军大  相似文献   

13.
正她用生命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的壮丽"春秋"。清朝末年,湖南长沙县清泰乡(现名开慧镇)出了两个秀才。一位是枫树湾(现名飘峰村)的缪芸可,一位是板仓冲的杨昌济。缪芸可大女儿叫缪伯英,女婿叫何孟雄;杨昌济小女儿叫杨开慧,女婿叫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何孟雄、缪伯英夫妻位列其中,而缪伯英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  相似文献   

14.
关邑 《老年世界》2006,(13):17-17
据《大河报》载,河南省中牟县九龙镇东贾村有一对相孺以沫几十年的“老鸳鸯”,男的82岁,叫路发牛,女的81岁.叫王老妮。两个儿子要均等地履行赡养义务,一家赡养父亲,一家赡养母亲。两位老人不愿分开,只好悄悄出走.在村外一个仅5平方米的机井房安身,机井房前用玉米秆搭了一个仅能容下一个人的窝棚。  相似文献   

15.
颜梅生 《当代老年》2010,(10):20-22
他14岁参加红军,除出生入死历经无数次战斗外,还从事保卫、侦察、侦破工作。由于为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进行前期侦察工作,他成为第一个进入延安的红军;因成功破获周恩来崂山遇险一案,他被誉为“延安的福尔摩斯”。他叫谢滋群。  相似文献   

16.
陈蓉 《伴侣(A版)》2008,(11):38-38
正从前,在美国有两位家住乡下的陶瓷艺人,一位叫休斯,另一位叫吉姆。这天,休斯和吉姆听说城里人喜欢用陶罐,便决定自己烧制出最好的陶罐送到哥伦比亚特区去卖。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心态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有两位住在乡下的陶瓷艺人,一位叫吉姆,一位叫休斯。他们听说城里人喜欢用陶罐,便决定将自己烧制的最好陶罐卖到哥伦比亚特区去。经过十多年的反复试验,他们终于烧制出了自认为最好的陶罐。他们雇了一艘轮船,  相似文献   

18.
苏区时期,只有23万人口的江西省兴国县,就有8万之众参加了红军。在孕育了54位将军,成为饮誉国内外之“将军县”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可歌可泣的事迹。来自失散红军的故事,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他,13岁参加红军,人不及步枪高;他,长征两过雪山草地,拖着马尾过沼泽,掉队后独自爬过沪定桥;他,随西路军血战古浪,枪林弹雨成血人;他,在炮火中翻译西安事变电报;他,被俘后忍辱负重,逃脱魔爪千里乞讨找红军;他就是钟发镇,一个充满传奇的老红军。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带着崇敬之心,记者来到了兴国县长冈乡钟发镇的家里,年过九旬的钟老愉快的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兴国县党史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钟发镇是现在兴国县参加过长征唯一还幸存在世的老红军了。今年92岁了。钟老伸出指头向记者比划着数字,现在眼睛看不清,耳朵听不见,腿脚也不灵了。记者眼前的钟发镇,是位身材瘦小的慈祥老人,虽然行动不  相似文献   

20.
马广志 《当代老年》2008,(11):29-29
最早创建的红四军,便是朱德、毛泽东两军会师后,于1928年5月在井冈山成立的红四军。这是红军史上第一个“红四军”,也是第一支打出“红军”旗帜的部队。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