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宋代岭南学者李昴英传略杨芷华前言在岭南学术史上,番禺人李昴英无疑是南宋期间一位重要人物。然其生平事迹,史籍载录极其粗略。浩繁达496卷的《宋史》也没给李昴英立传,仅在黄师雍、程公许等人的列传中,插叙有关他的片断记载①。直至明黄佐《广州人物传》、邵经邦...  相似文献   

2.
南宋学者和政治家崔与之创立的菊坡学派,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不仅在文学、思想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而且大多曾经担任史官,对史学具有明确的认识,表现出与宋代义理史学完全不同的求实致用特征,为岭南地区史学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韩瑞 《理论界》2008,38(6):228-230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无疑是一位对美国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重要人物。作为国际政治领域中的一位知名学者,他是理想主义学派或称自由制度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作为一位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使美国脱离“孤立主义”,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中心角色,虽然那个时候的美国并没有准备好承担如此重任。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分析成尔逊自由主义外交思想中所深含的现实主义本质,进而客观地评价他对美国20世纪外交政策的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法家学派杰出代表人物韩非,战国时期韩国人,生活在全国大统一的前夜。他师承其师荀子内“法”的一面,将法、术、势三者融为一炉,形成中国历史上系统的封建专制主义理论。“以法治国”是他在中国历史上首先提出的口号,是其“法治”思想的集中表现,但他也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是一份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的精华部分,今天还是可作借鉴的。他是我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第一人。他的教育原则是“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以下引自《论语》的引文,仅指明篇名),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局限性。他通过教学以及其他活动,培养了大批人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学派--儒家学派。这个学派的出现,对当时和后世都有极大的影响。孔子的学生,颜回、原宪等算是保守派,曾为季氏宰的冉求和曾为魏文侯师的卜子夏等人是促进派。后一  相似文献   

6.
王春阳 《中州学刊》2012,(3):180-182
颜李学派是清初著名思想家颜元与李塨共同开创的学术流派,在清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林外史》的创作,明显受到颜李学派经世实学思想的影响.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着力描写的群儒祭泰伯祠以及萧云仙在青枫城的劝学兴农等活动,正是对颜、李“礼乐兵农”经世思想的具体阐释,与颜李学派所主张的“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小说创作而达到经世的目的,是《儒林外史》创作的重要动机.  相似文献   

7.
<正>湛若水是陈献章江门心学的主要传人。他在29岁时前往江门从学陈献章,开始继承江门心学的学术传统,并且进一步修正、发展了陈献章的江门心学,成为与王守仁并称的一大学派——湛学。  相似文献   

8.
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上半叶,正值朝鲜封建社会后期.适应这种后期的社会现实,产生了别具特色和风格的社会思潮——实学.实学作为旧的行将崩溃,新的正在萌生的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旧的批判和否定,对新的指向和启蒙.对兴盛两个半世纪的朝鲜实学,学术界以实学思想表现出的特色大体分“经世致用”学派,“利用原生”学派,“实事求是”学派.经世致用学派指以李瀷为思想主流的星湖学派;利用厚生学派指以燕行使为队伍的北学派;实事求是学派指崔汉绮等后期的学斋实学派.在诸学派中,就启蒙、指向近代的意义讲,北学派思想具有“先觉者”之特色.本人拟就北学派的实学思想及其启蒙意义略述浅见.  相似文献   

9.
老庄思想的异同及价值简论吴士英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史记·老子中韩列传》),司马迁这个评价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人门往往将老、应相提并论。诚然,老、庄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相通的。但是,对老、庄思想认真进行对比研究之...  相似文献   

10.
清朝嘉道年间,拟古之风弥漫中国诗坛.“客人三先生”中的李黼平,继承岭南诗歌的优秀传统,关注现实,诗风雄直,“翘然特出,不为风气所局”.李黼平不仅是“粤诗冠冕”,“直有清二百年风雅宗主也”.他的诗歌创作,是岭南诗歌继张九龄之后的又一高峰.  相似文献   

11.
韩非的历史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反映了战国后期法家学派对历史大变动和历史进程的观察与思考。韩非对历史考察提出了一个“异”字和一个“变”字,他认为历史是进化的,但却把历史文明的创造归结于圣人的作用,反映了英雄史观。韩非从人们物质生活的供求关系和人口数量的众寡来探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原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他夸大了人口增殖的速度。韩非提出“参验”说,反映了他的求实精神,但这一思想是为其狭隘的功利主义服务的。  相似文献   

12.
论孔子学政贯通的教育思想董操张传曾在我国历史上,孔子是第一位有明确记载的伟大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他所创立的私学,教出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学生,开创了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学派。他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仅传播了知识、培养了人才,也创立了他自己的教育思想体...  相似文献   

13.
论颜元的新价值观·盛邦和·明清之际,中国近代精神形成过程中,颜、李学派思想曾起过重要的作用。颜元及其后继李土恭从重新审视汉、宋两学出发,对中国传统思想作了深刻的批判与继承工作。他们反对宋学空谈性理及汉学埋首经卷的倾向。主张“理在事中”,力图把当时脱离...  相似文献   

14.
和迁哲郎(1889-1960)是日本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化哲学家和伦理学家。《风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核心观点是“风土文化论”。本文主要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分析了“风土文化论”的形成原因,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和迁哲郎的个人生平与学术兴趣在“风土文化论”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家庭教育和乡村的生长环境对他的性格影响;他对日本历史文化的深层思考,其中“日本人意识”是他展开对日本民族及其文化探讨和追寻的起点;时局变化和“国策”需要对“风土文化论”写作的影响,“战时”的写作背景是他无法摆脱的时代局限;人类历史上思想文化的传承。其中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思想对他的触动最大。  相似文献   

15.
粤词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岭南地区的文化,是我国源远流长而又丰富多采的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岭南的词,也是随着各代词运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岭南地处僻远,唐五代。北宋时期,文献散佚,词作流传极少。岭南词人见于载籍最早的是五代连州(今广东连县)人黄损,现存的词仅有《望江南》(“平生愿”)一首;又有南汉曲江人何成裕,史称其“尤工小词”,但词已不传。其余的词人词作俱已湮没无传了。直至南宋时期,岭南词家才稍著称于世。南宋光宗时的名臣广州人崔与之,向被称为“粤词之祖”,他的名作《水调歌头·题剑阁》词云: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蒲涧清泉白石,梅  相似文献   

16.
评纯粹法学说和它的创始人凯尔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阶级法学流派很多,有所谓“自然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分析法学派”,“社会连带关系法学派”以及现代的“规范法学派”。在现代资产阶级规范法学派中,凯尔逊所创立的“纯粹法学说”是居首要地位的一个流派(也叫“维也纳学派”,因为他1911年在维也纳大学任教,跟随他的人都毕业于这一大学)。它以所谓法的纯粹性和客观性来掩盖资产阶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的话作为古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 ,其影响也是深远的。朱熹不仅谙熟儒家经学 ,而且对于儒家以外的百家之学也表现出浓厚兴趣。他生于福建 ,一生的主要活动也在福建。自青年时期 ,他便好学深思 ,老而弥笃 ,故其建树颇丰。朱熹的学说经过门人的弘扬 ,形成了专门的学派 ,历史上把以朱熹为代表的这个学派称作“闽学”、“朱子学”。这既是一个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学派 ,又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影响和国际影响的学派。如果说闽学在诞生之初就吸纳了八闽文化的诸多养分 ,那么当它壮大时其成熟的芳香便透过“国…  相似文献   

18.
<正> 陈献章,世称白沙先生,在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贡献主要在于他的思想导致了宋明理学由程朱向王守仁心学的转折.陈献章在明初谨守朱学的风气中,能自立门户,成为一道学术的分水岭.在陈献章生平中,他先是追随程朱之学,三十岁左右,师事名儒吴与弼,一年后转回乡里隐几兀坐,费十几年功夫,始悟治道在于整治人心,在当时产生了极大反响.据张诩《白沙先生行状》记载,“祭酒邢让一日试先生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诗,大惊曰:‘龟山不如也’.明日扬言于朝,以为真儒复出.由是名振京师,一时名士,如罗伦、章懋、庄昶、贺钦辈、皆乐从之游.”(中华书局《陈献章集》下册附录.下引陈献章语,均出自本书.)先后从师于他的学生,既有江门、新会一带的广东籍学子,也有江西、福建、上海、北京一带的学人,影响遍布于各地.  相似文献   

19.
试论墨子的尚贤思想程有为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墨子的社会政治学说以“兼爱”为核心,“尚贤”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其尚贤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说明这一思想的历史命运和社会影响。尚贤思想的主要内容春秋时期的尊贤举贤思想...  相似文献   

20.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统一六国后,接着南平岭南、开凿灵渠,在岭南地区(今广东、广西)设置了郡县,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四人帮”及其同伙,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把秦始皇捧到了九天之上,给他涂上了一层层神圣的光彩,把他描绘成为各族人民的救星。在我们史学界里,对秦始皇平岭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