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长篇小说《楚武王》的创作主旨,据作者刘保昌自述,在于为"楚人和楚王‘正名"~①。作者以扎实的历史研究功底、严谨细致的考证和生动形象的文笔,展现了楚武王波折起伏的一生,再现了博大深远的楚国文化,并以此为切入点,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春秋战国时期的众生画卷。这幅画卷描绘了很多精彩的女性角色,她们的外型或老或少、或美或丑,立场或正或邪、或敌或友,个性或柔或烈、或贞或淫,属于她们每个人的故事或长或短、或详述或略写,但每个女性的个性都非常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些女性形象的共性或者特性之中,也可管窥作者对于女性的审美偏向和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潜意识写作动因。  相似文献   

2.
高丽萍 《新天地》2011,(12):257-257
我们每次作文皆有目的、有组织、有侧重,或审题,或立意,或结构,或语言表达,或表现手法,或写人记事,或论证方法。那么,我们的这次作文讲评就应有针对性地对某个方面多下功夫,多注意发现这方面的成功和创新处。  相似文献   

3.
朱熹在诗歌意象和意境创作上有自己个性化的风格。在构筑意象言词上的倾向性选择 ,对表现意象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和自比意识 ,形成其诗歌意象色彩丰富 ,或孤凄、悲寒 ,或幽淡、宁静 ,或奇伟非常 ,或神通广大 ;同时其诗歌意境或苍寒幽深 ,或悠适淡泊 ,或雄奇豪壮 ,或古典雅致  相似文献   

4.
老的姿态     
莎士比亚说,人生如戏。生命是舞台,每个人都在上面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或优雅,或猥琐,或柔美,或阳刚,或从容,或拘谨……那么,人到老年,以什么样的姿态示人才是最美、最潇洒的呢?  相似文献   

5.
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是设喻的基础 ,是读者理解的钥匙。相似点或一处 ,或多处 ;用喻时或点明 ,或含蓄 ,或形象比较 ,或正反设喻……作者创设精妙的比喻和读者理解作者的匠心 ,都必须重视相似点。  相似文献   

6.
南朝敕诏文数量颇多,题材内容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从内容上来看,诸作或倡导兴复儒学,或劝农立本,或禁奢求贤,或希企隐逸,或颂扬先贤,或抒发伤悼之情等,观点鲜明,见解精深,抒情真挚而深刻。从形式上来看,诸文句式灵活,或散或骈,以骈为主,讲究藻采、用典、声律、对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南朝论体文数量颇多,题材内容多样,从内容上来看,诸作或纵论国家长治久安之计,或畅谈佛学理趣,或评述帝王为政之策略,或借论性命穷达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或抨击虚伪势利的世风,或赞颂先贤的高尚品行等。从形式上来看,诸文或骈或散,骈体论文讲究藻采、用典、声律、对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散体论文句式灵活多样,分析透辟,见解精深。  相似文献   

8.
屈骚与唐诗,呈现出影响与接受的多样性或直接,或间接,或整体,或局部,或承袭其主题,或借取其意象,或袭用其结构与创作方式等等;有时以反对者的姿态出现而骨子里正得屈骚之精神.屈骚与唐诗的精神血脉相贯通,屈骚的文化精神与艺术精神在唐诗中得到继承、发展和变异.  相似文献   

9.
南朝论体文数量颇多,题材内容多样,从内容上来看,诸作或纵论国家长治久安之计,或畅谈佛学理趣,或评述帝王为政之策略,或借论性命穷达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或抨击虚伪势利的世风,或赞颂先贤的高尚品行等。从形式上来看,诸文或骈或散,骈体论文讲究藻采、用典、声律、对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散体论文句式灵活多样,分析透辟,见解精深。  相似文献   

10.
《史记》中涉及鞭笞之罚的记载的目的不同,或肯定主人公的知错能改,或谴责某人罪有应得,或揭示人物的性格,或揭示主人公的某项才能,或为主人公雪耻复仇作伏笔,或阐明家长管教子女的权力,或揭露封建国家的狱吏之酷和刑罚之滥,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