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高考是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是为高等专业教育选拔有专业培养潜质的人才。现行高考制度忽略专业潜质的因素,过份强调公共课考试,不利于真正有专业潜质人才的选拔。西方式的自主招生考试制度在中国将遭遇国情困局。笔者构想:实行“分专业高考制度”,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出题考试,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每一个学生的专业潜质得以释放,必将促进中国高等专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中文理分科与高考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综合素质差,根源不在文理分科,而在于应试教育,特别是忽略“人”性的高考制度。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的高中毕业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决定因素应该是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现行高考制度只考虑语文、数学、外语等公共科目,反而不考虑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等因素,显示其设计已经陷入了逻辑误区。分专业高考制度,合乎逻辑,也更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的高中毕业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决定因素应该是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现行高考制度只考虑语文、数学、外语等公共科目,反而不考虑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等因素,显示其设计已经陷入了逻辑误区.分专业高考制度,合乎逻辑,也更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必须走品牌战略道路,为此,必须有相应的招生考试制度来支持。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阻碍了中国教育品牌战略的实施,而西方的自主招生制度也不适合中国国情。分专业高考制度,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出题考试,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每一个学生的专业潜质得以释放,必将促进中国教育的专业品牌发展,也能避免西方自主招生制度的国情陷阱。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必须走品牌战略之道路,为此,必须有相应的招生考试制度来支持。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阻碍了中国教育品牌战略的实施,而西方的自主招生制度,也不适合中国国情。分专业高考制度,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出题考试,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每一个学生的专业潜质得以释放,必将促进中国教育的专业品牌发展,也能避免西方自主招生制度的国情陷阱。   相似文献   

6.
高考制度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科学与公平”的高考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高考制度的演变体现在考试资格、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值、考试方式、考生志愿的设置、考试权限的归属、学费数额等方面,其核心价值取向是“科学与公平” 。目前的高考制度存在着区域不公平、城乡不公平、高考方式不公平、高校竞争生源不公平等现象,其最终根源是我国高考招生权限设置不合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社会过分重视第一学历。增强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合理设置教育行政机构与高等学校的招生权限;增强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合理设置考试科目的分值;改革考试方式,拓展人才选拔渠道;优化高校收费制度,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7.
论以人为本的大学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就是要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就是注重发展个性,发掘创造潜质;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是全面发展的标准,道德价值是全面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从2001年在国内部分地区的艰难实验,到2009年根据法律规定在全俄范围内施行国家统一考试,俄罗斯高考制度改革走过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俄罗斯高考制度改革备受各方关注。回顾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的进程,详细介绍国家统一考试的内容,对俄罗斯近十年的高考制度改革进行全面梳理并作出评价,对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郜金荣 《中南论坛》2009,4(2):21-23,30
考试改革的出发点是创造出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当前考试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考试的形式、内容及考试技术方面的改革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考试观念的更新,考试指导思想是否能满足21世纪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应该说,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应该是件很快乐的事,可是由于“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对考试作用的歪曲认识,使得不少学生谈“考”色变,考试成了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多年来形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标准,而这种评价标准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学生的厌学情绪也是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1.
从新中国高考变革历史与国际比较两个维度看,我国40年的高考改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也存在值得记取与突破的教训。在功能定位上,重视发挥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以考试内容与录取方式的选择变化推动教育教学变化。在目标定位上,重视筛选胜任高等教育的关键能力,以考试立意改革促进合格人才培养,以考试科目改革助力综合发展,以考试内容改革服务人才发展需求,以录取原则改革配合人才选拔;但是,需要克服高考操作技术的“知识中心”倾向和全面发展的能力化取向,解决多元化综合评价的社会接受性低问题。在价值定位上,努力平衡效率与公平,既重视高考的效率,也追求高考的社会公平性;但是,高考改革需要避免考出个性的陷阱,重视追求效率的国际趋势,降低教学改革的难度,保障选考的社会意义,克服多次考试的博弈复杂性。在技术定位上,系统性分离考试与招生录取,既稳步推进考招分离,又逐步扩大高校选拔新生的权能;但是,考招分离改革需要变革现代性的高校组织,注意我国人文环境的约束,加大招生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招生面试技术与社会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2.
深化高考制度改革 ,是适应时代对高级专门人才选拔培养的迫切要求。高考形式的改革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 ,应与高考内容改革一起作为有机整体进行综合研究来推进 ,遵循高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确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有效的模式 ,构建高考制度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张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 0世纪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生发展时期 ,其培养目标上的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对立统一 ,对高等学校的课程和教学等方面具有纲领性、导向性作用 ,是研究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切入口。知识分类、学科分化是现代高等教育产生的重要基础之一。而现在 ,那种划分非常细密的专才教育或专业教育 ,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今高等教育的通专才教育之争 ,已经演变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处理 ,即在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寻求二者的均衡点与结合点。大学本科教育可能呈现“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引进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的改革趋势。通识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要发展学生终身不懈的自我反思 ,提升人生观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俄罗斯为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如积极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实行国家入学统一考试,强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内容,实施创新型高校发展战略,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这些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中国要借鉴其成功经验,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有望培养成为顶尖科技人才的高考理科状元和高分考生,纷纷逃离关系到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传统工科专业,这值得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必要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化生源大战为培养顶尖科技人才竞赛,明确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责任,采取有效的考核措施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调整政策,引导和吸引高分考生;以爱国主义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从而为加速高校顶尖科技人才选拔培养提供生源保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多年来美术高考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弊病如专业加试时间过长,美术的专业成绩与文化课成绩的比例不适当等问题,提出了美术高考改革的重点环节和方法:文化课考试应结合美术类(或艺术类)考试专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加试应制定美术学科统一的规范化招生制度和程序。  相似文献   

17.
科学选才是高考政策的重要价值诉求,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高考政策过程的科学性问题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科学选才由于与公平选才这一高考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存在矛盾,成为我国高考政策面临的现实难题,必须通过构建一定的政策机制,营造有利于科学选才的政策环境,提高高考政策的效度和信度。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使得高等职业教育获得跨越式发展,但同时,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双师型”师资是高职教育师资建设的主要素质特征。为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改善教师的职称结构,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职业与人文素质有着历史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辅导员职业发展是职业主体关于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品位、职业实绩和职业社会价值的综合性发展。在社会转型时期,应以人文的眼光客观、辩证地看待职业化、行政化、专门化、事业化等不同的辅导员职业发展形式,并选择适合辅导员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路子。倡导辅导员职业行为的人文渗透,是实现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