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侗款"是侗族古代社会的一种村寨之间自发联合的民间自治和自卫组织,是侗族和谐生活的文明公约,是侗族地区自我约束的"法律"体系,是侗族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侗款"在侗族和谐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十洞"款会文化历史变迁及其价值的分析,让人们更加具体地了解"侗款"文化.  相似文献   

2.
侗款,在侗族社会发展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这份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继承发扬其文明进步的因素,革除野蛮落后的因素,对侗族社会和两个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一、侗款产生的历史渊源款这个词,在侗语里具有多层次的涵义。它既指侗族乡里社会的一种组织及组织类型和组织体系(如款有小款、中款、大款三种,小款合款组成中款,中款联款组成大款),也指这种组织所辖的地域(如十三坪款),它制定的主要的社会规范(款约),它的活动(如开  相似文献   

3.
对于在历史上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来说,用汉字来记录本民族语言是很普遍的事情.侗族民间也有大量的"汉字记侗音"古籍文本传世,这些文献涉及侗语歌册、历书、祭词、款词、占卜书、谚语等,是侗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 世界上的每一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斗争中,都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从而使某一民族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人群共同体。 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侗族的制度文化包括性质、层次不同,规模、地位、功能各异的侗款制文化和其他的准制度文化等,其中以侗款制文化最具代表性和  相似文献   

5.
侗族款词是以民族古歌形式表达的乡规民约,是民间文艺和民间规约的复合体。它以“百科全书”的身份在广度上蕴涵了侗族的社会横向全景,并在深度上以“活化石”的姿态表征着侗族历史的纵向发生、承继与发扬。不仅如此,侗款呈现的文化底蕴、律法思想和表意机制,揭示了侗族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属性和共处原则,以此为基础生成的艺术精神和律法思想,及其两者悖论而统一的独特属性,又反过来支撑着民族的独特性与恒定性。因此,侗款在艺术与法律的领域,在处理人类自由与规约、情感与理性、人本与法本关系时凸显出和谐性、有效性与持续力,它以一种成功的文化精神模态昭示了人类社会、艺术创作发展的又一探索方向与行进模式。  相似文献   

6.
侗族款词是侗族人民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创造,并经过不断的汰选后而形成的一种民间法规。它长期对侗族人民的日常规范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侗族人民的人格起到模塑作用。本文就侗族的款词(以下简称“侗款”)所规定的民间法律法规,探究其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与人格的模塑,以期对民间习惯法的重新审视,指出民间法律在当今的社会构建过程中,仍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侗族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由于在历史上没有与本民族语言相适应的文字,只能靠口传言教,世代相传。至使不少远古时代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失传了。自从汉族文化传入侗族地区后,一部分懂汉语识汉字的侗族文化人,便开始借用汉字来记录本民族的诗歌、民歌和侗书、款词等等,其中借用汉字记录最多的是侗歌。至今在广西龙胜境内民间保存的的侗歌手抄本,其记录方法,大致有如下四种:  相似文献   

8.
款 ,为侗语记汉字 ,侗语叫kuan ,按侗语的含义一是指交谈或座谈 ,二是指村寨自治订立的约法。在侗族社会中有许多关于款的传说 ,有许多款的遗迹 ,有的“款文化”则依然在当地社会中存在或发生作用 ,有的则已消失或淡化甚至边缘化。本文对侗族地区的款组织及其变迁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摘要]在北部侗族地区,随着鼓楼、花桥、侗族大歌等侗族标志性符号的丧失,人们逐渐失去了族群记忆的文化依托。三穗款场是整个侗族地区唯一明确以“款场”作为地名的的乡村集镇,承载着侗族北部地区侗人对款文化的全部记忆。以三穗款场为中心,建立“款文化空间区”,对款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深入发掘与保护,必然会推动侗族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唤醒北部侗族地区日益淡漠的族群认同意识,从而促进地区文化与经济的共生与共荣。  相似文献   

10.
“侗族大歌”是音乐学者对侗族南部方言区传统音乐“嘎老”一词的翻译,因“嘎老”的多声部特征,人们逐渐将“侗族大歌”所指内涵等同于“侗族多声部音乐”。“侗族大歌”的内涵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等同于“侗族多声部音乐”,狭义等同于“嘎老”。南部侗人通过“嘎老”集体对歌的交友方式,不断深化同一村寨同一婚姻集团青年男女的感情,进而巩固当地的婚姻圈。“款内”不同村寨通过“吃相思”中“嘎老”群体演唱,使南部侗人将交际圈扩展到婚姻圈之外,强化地域认同。  相似文献   

11.
侗族人民,不仅勤劳朴实,而且能歌善舞。侗乡素有“耶乡歌海”之称。侗族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琵琶歌,便是侗族文艺百花园中最为鲜艳夺目的一朵。它是侗乡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本文仅就侗族琵琶歌这种民族文化艺术的起源、分类和韵律,作些粗浅探讨。一、侗族琵琶与琵琶歌的起源侗族琶琵与琵琶歌,源远流长。由于无文字记载,其产生的年代,难以作出较为准确的考究。但从侗族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中,可以初探其来历。侗族款词《斗萨更》(侗语,即  相似文献   

12.
侗族嗄老"以歌代文"的表达方式已超越音乐学意义,其成长与侗族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嗄老叙事对侗人先民有着清晰的表述,其音乐本体中羽调式的母系文化底蕴折射出古代侗人的审美情趣与日常生活,嗄老的音乐构成与侗人的基本社会组织形态相暗合。嘎老为理解文化样态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内在关联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侗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成分,丰富和发展了侗语词汇,使侗语与汉语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仅从词和词的构成方面浅析侗语与汉语的异同,以求增加对侗语言的了解。侗语中menl/mn55/(天),dih/ i33/(地),das/ a323/(山),nyanl/ an55/(月),kuedp/khw t35/(铁),等表示自然现象、生产工具、人等词汇是侗语的基本词汇。这些词都有很强的派生能力,是构成新词的词根,同时也是侗语合成词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款词是侗族文学史上一种古老且独特的文学样式 ,其创造生成的具体机制也有其特殊性。审美人类学以文化的整体观点、动态发展的研究理念对其进行多视角的观照 ,以发现款词文化的创美机制 ,进一步透析侗族款词的内在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华款是明代五开卫等地汉族移民效仿侗款而结成的民间武装组织。明中叶,华款的活动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遇命案按照侗款款约处理,二是联合侗款共同打击五开卫官员的腐败统治。明朝末年,随着地方叛乱的增长,官方比照侗款推广华款,使之成为整合地方各种武装力量的重要组织形式。侗款不仅是侗族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而且也深刻影响到周边汉族社会。这对我们反思明代汉侗民族关系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侗族习惯法——《款约》的渊源和形式,分析了其特征和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侗款的和谐内涵进行了现代解读。这就是侗款充分体现了现代民主政治的精髓:自由、平等、公众参与,强调舆论监督等,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演唱侗戏是侗族人民逢年过节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方式。演侗戏不仅是侗族的一种文艺形式 ,从侗戏的组织和演出仪式上看 ,更是侗族的一种风俗。本文从侗戏与侗族 ,侗戏的组织 ,侗戏的演出仪式三个方面研究侗戏风俗 ,提出侗戏这种文艺活动形式不仅是青年男女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 ,更是侗族社会结构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论侗族《约法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文学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在真正的民间文学领域中不曾多见,越是古代越是这样。本文所论侗族《约法款》,便是一部富有艺术色彩的民间法典。一、《约法款》的产生款,是侗族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自治和民间自卫的社会组织形式。款词,最初是一种与侗族古代社会款组织有关的民间念词,后来发展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侗族民间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19.
侗语与侗族的历史、文化一样,源源流长而绵延不绝,侗家人通过侗语来表达情感,实现社会交际,亦通过侗语来保存民族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其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繁荣。因此,回顾侗语研究的历程,总结侗语研究的经验与成果,展望21世纪的侗语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1 侗乡不仅有优美动听、沁人肺腑的侗族民歌,还有形式独特、幽默风趣的朗诵词。它与侗族民歌交相辉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增添了宝贵的一页。侗族朗诵词首先要推古老的“款词”。它是伴随着侗乡特有的民众自治组织——“款”而产生的。在古代,侗族人民为了维护自己的共同利益,由款首组织群众制定乡理乡规(口头传诵的,无文字记载),这便是最初的款词。最初的款词只是一种民间的法律条文,并不具有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为了宣传群众,让群众能记诵乡规民约,款首在制定款规款约和讲款(宣讲朗诵款词)时,尽量选用形象的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