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伊沙是中国现代口语诗的重要代表诗人,伊沙诗歌无论是对现实还是历史,也无论是对普通人群还是边缘人,都保持了现实的眼光,直面真实,表现鲜活的人生体验.在形式方面伊沙诗歌具有突出的现代感,运用细节描写、陌生化的修辞、小说叙事技巧、电影蒙太奇的画面构造等多种手段,以丰富的创作实践完善了口语诗的表达功能,构成汉语新诗独特的语感和魅力.  相似文献   

2.
叶芝诗歌中善于运用神话原型或母题,通过作者对神话思维独特的运用和理解,解释人生中的各种感知、秩序、现象或意识活动,其诗歌中神话产生的背景和叙述内容融合了真实的历史成分。本文从神话—原型批评切入,分析了叶芝诗歌中的神话思维与诗歌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叶芝诗歌的深层结构潜藏在作者的神话思维中;诗歌中的许多意象来源于神话;诗歌叙事反复地重写着古老的神话并创造着新的神话。  相似文献   

3.
《琼州学院学报》2017,(1):27-33
神话在魏晋诗歌中广泛地存在,构成魏晋诗歌的重要内容。神话对于魏晋诗歌,在内容、形象、语言、深层涵义以及诗人的个性表达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同时,魏晋诗歌也对神话的发展发生作用,促进了神话的仙话化。魏晋诗歌广泛地运用神话,这与神话自身的丰富意蕴、神话的自然发展、魏晋时期搜奇记异的社会风气以及魏晋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彼得·凯里的小说创作是一种建构性的认同话语实践。他的小说几乎囊括了澳大利亚社会的所有认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澳大利亚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澳大利亚人的个体自我认同。凯里小说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重新审视,来解构和重构澳大利亚国家神话、民族起源神话、幸福生活方式神话以及澳大利亚人个体自我的自由神话。  相似文献   

5.
叶芳诗歌不但有柔情似水的绵绵私语,且有雄健挺拔的恢弘大气;不但有故国家乡的款款深情,且有异国他乡的瑰丽景观。其诗歌丰富的想像力虚拟了一个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具有对自然、人生深刻的思考与领悟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对爱情、乡情的讴歌和对自然、人生的眷恋与思考,审美范畴动静往复和瞬间永恒的体现,神话原型的置换。  相似文献   

6.
《恩底米安》体现了济慈诗歌的神话唯美主义倾向,显示出神话入诗的独特审美魅力,这一创作取向在西方浪漫派的诗歌中是最重要的精神特征。不过,《恩底米安》在艺术上过分追求诗境的梦幻效果,导致神话诗思的迟滞和感性想象过分主导了诗歌的情调,这是我们应该予以重视的。从《恩底米安》的分析中可见诗歌与神话的现代关联,显示了诗歌创作的多种思想与审美可能。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93-97
神话与文学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20世纪中叶神话研究的兴起,学者们日益从神话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美利坚帝国的扩张、美国西部史学家特纳的"边疆学说"以及美国西部文学是美国西部神话产生的重要因素。美国大众媒体以及西部通俗文学促进了美国西部神话的传播。20世纪工业文明的发展、越战的失利以及西部城市化是美国西部神话解体的社会历史语境。美国后西部文学加速了西部神话的颠覆与解构。  相似文献   

8.
反讽在古今中外的诗歌中一直是一种重要的修辞策略。反叛意识形态立场、颠覆社会既有价值体系,"反讽"同样也成为朦胧诗以来的当下诗歌写作中较重要的话语策略,但是第三代诗中的"口语写作"到了伊沙,反讽发展到话语转义的阶段,这时候的诗歌在诗学形式上是一种重大突破,但是,"反讽"成为一种转义也意味着成为某种中心,潜在着某种危险。反讽话语一方面积极推动当代诗学建构,一方面也呈现了某种写作上的误区,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写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白是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诗既承袭了神话中浪漫主义的精神及幻想、夸张等表现手法,又发展了民歌自然清新的风格。李白诗中运用神话故事,表达了丰富和深刻的社会内容,增加了诗歌排山倒海的雄壮气势:一、借用神话以刺时伤世,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昏庸,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还借古喻今,规劝君王;或讥笑统治者求仙废政的愚蠢行径。二、用神话表达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的憎恨,反对残酷的战争,同情人民。三、用神话抒写他蔑视权贵的情怀,表达他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叹,描绘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四、诗人在艺术上也深得神话的精髓。神话中那神妙的幻想、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无不赋予其诗歌以浓郁强烈的浪漫主义色  相似文献   

10.
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认为"反讽"是话语转义的较高形式,20世纪80年代诗歌发展到以伊沙为代表的反讽叙事诗歌,则体现了日常消费主导文化的后现代的叙事特征,反讽中心主义的叙事写作成为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式,同时也导致了诗体精神的背离。  相似文献   

11.
段光安是对诗的创作规律有深切领悟的一位中年诗人,把强大的生命之火注入到丛生的意象之中,使意象成为诗人主观情思的对应物,这是段光安诗性思维的明显特征。丰富的生活积累,勤奋的艺术追求,对诗歌把握世界的方式的独特见解,感受着诗歌这一崇高的生命形式的呼唤,使他的眼前展开一道通向诗歌天国的云梯。  相似文献   

12.
朱熹不仅是理学家 ,也是一位诗人 ,他的诗学思想源于北宋周、程有关文艺的看法 ,但又受家学师承的直接影响。他的诗歌创作 ,除了以抒写自我情怀为主外 ,还有忧国忧民的感愤之作 ,以及自适自持的酬唱 ,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一位大儒的真性情和精神面貌。有助于我们了解其诗学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后期先锋诗经历了由诗意的先锋到诗艺的先锋,再转向诗意的先锋三大历程,并由1980年代的全国性的群体冲锋变成了地域性单兵突击,大学校园不再是先锋诗的实验园地.社会上的先锋诗人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向现实生活妥协,平民写作取代英雄写作,人性写作取代神性写作.女诗人由女性诗人变化女人诗人,迷恋真实人生.先锋诗人的生命意识与生活情怀常常多于文体意识和审美情趣,平民化实用性诗歌远远多于贵族化审美性诗歌.先锋诗的世俗化导致了诗人写作的个人化.重视现实生存甚至急功近利的先锋诗写作虽然有损新诗,却适合当时的特殊国情.尽管当前个人化写作仍有存在价值,但不能极端地倡导个人化写作,因为诗坛既需要诗艺的先锋,也需要诗意的先锋.  相似文献   

14.
高博涵 《云梦学刊》2013,(6):110-114,126
在诗歌严重脱离人民,脱离现实生活,诗人把写诗当作个人情绪的宣泄或游戏的当下,广大读者纷纷离诗而去,导致中国当代诗歌坠入了低谷.平民诗人王学忠却用他对当下社会生活的真切体验,抒发真情,写出了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感,引起了诗歌评论界及文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5.
侯体健 《社会科学》2012,(7):184-192
钱锺书先生在手稿集《容安馆札记》中对宋末理学诗人许月卿的诗文进行了毫不宽贷的批评,其评语蕴含着丰富的诗学内容,与《谈艺录》、《宋诗选注》、《管锥编》相关内容比对,可以诠释出钱先生评语的深度内涵。同时,它也启示着我们应当发掘钱先生对理学、气节与宋末诗歌关系的卓见,重新审视理学、气节等因素在钱先生诗学评价体系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罗海燕 《理论界》2014,(7):155-157
微时代诗歌写作呈现喷涌态势。较之传统诉诸纸媒的诗歌,微诗歌具有写作自由随意、即时、高度个人化、生活与审美混同等新特征。而在其兴盛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平庸、浮躁、粗鄙之作泛滥等。针对此,可采取如下策略以寻求突破,即坚持诗歌本位,立足微写作立场,加强微诗歌理论研究等。只有通过诗人与批评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把微诗歌从由量的膨胀转向质的提升,进而实现其真正繁荣。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诗学与儒家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凌云 《云梦学刊》2009,30(6):85-90
中国现代诗学与儒家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渊源关系。中国现代诗学关注现实。关爱民众的生存状态;中国现代诗学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诗品与人品的统一、“小我”与“大我”的统一;中国现代诗学还注重诗歌的社会效果,主张诗人培养伟大健全的理想人格。中国现代诗学的上述品格,是在反传统的旗帜下对儒家文化的入世情怀、中庸的文化立场、圆满至善的人生境界等思想的承续。  相似文献   

18.
自然的玄化、情化、空灵化与中国诗歌意境的生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自然观大致上经历了老庄对自然的玄化、玄学对自然的情化和佛禅对自然的空灵化这样三个大的阶段。每个阶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导致了对美学和艺术的影响不同。其中,老庄对自然的玄化所带来的有无虚实的辩证法为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提供了精神框架,玄学对自然的热爱形成了意境诗歌情景交融的血肉之躯,而佛禅对自然的空灵化处理使中国古代意境诗歌在情景交融的形态和有无虚实的辩证结构中充满了生命的灵机。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产生和发展是这三种不同的自然观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唐音始肇:王勃对初唐七言歌行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言歌行是初唐时期最具审美特色的诗体之一。王勃作为初唐重要诗人,以诗文革新运动为契机,实践了援赋入诗的写作方式,促进了七言歌行在初唐的勃兴。同时,作为初唐歌行写作的先行者,他的作品长于抒情,语言华丽,在句型和押韵上流动灵活,更具有婉转流丽的音乐美,对于初唐歌行的体制规范的形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歌行作为诗歌王国里的自由之子,其体制规范只有大概的意义。它更重要的特征乃是自由。这正是歌行难以定义的原因。歌行这种既具有一定的体制规范、又开放自由的诗体学特征,正与大唐盛世的政治文化品格有一种内在的相似性。王勃在歌行的写作中,一以贯之的也正是这一特征。王勃以自己的诗歌美学和创作实践对七言歌行的勃兴和发展及开启一代唐音,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程刚 《北方论丛》2022,(2):152-161
邵雍的太极观是"心为太极",具有三层含义:心生太极、心有众理、天人合于心,这样的本体论使得他的思想具有心学倾向。邵雍的诗歌境界、生命境界与思想境界是统一的,而"心为太极"的本体论则是这种统一的逻辑起点。他的诗歌境界、生命境界当中都有尊重主体、扩张自我的"狂";有无著无累、无滞无碍的"闲";有追求自由洒落、体验万物生意的"乐"。邵雍作为一个不同于程、朱的理学家,给我们提供了别样的思想境界与生命境界的范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