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现代社会管理的高度,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决策管理,越来越离不开统计信息的支撑.首先,统计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统计工作和统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统计信息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科技和国民经济等各个部门和行业活动中,统计信息在国民经济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以及为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统计信息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统计信息的理论研究,以便正确认识统计信息、评价统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信息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统计信息的科学管理和应用,有效地发挥统计信息的各项功能,本文拟从统计信息的基本概念、统计信息与有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统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信息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如何加强统计信息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希望能够为统计工作的发展奠定一个较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面对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高校对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强,对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统计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其重要性越来越显现,那么,统计如何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信息服务呢?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不合理的政府信息统计体制引发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政府信息统计体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政府信息统计工作的目的和主要功能是为计划服务,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这种信息统计体制无疑会产生诸多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统计工作是实行科学决策、宏观调控和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统计信息是认识市情、制订政策的重要依据。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温度计”,是宏观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可为经济社会发展“号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后,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国际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一  相似文献   

6.
袁婕 《上海统计》1999,(3):13-14
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各国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的社会经济领域一直忽略了其商品特性,因此,我国统计信息商品化程序亟待提高.笔者将对这一商品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一、统计信息商品化的必然性与可能性统计信息商品化的必然性存在于两个方面.首先,统计信息是方兴未艾的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在1990年世界信息业的产值达1489亿美元,到90年代中已突破10000亿美元,成为跃居传统产业之上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全面提高统计信息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统计工作自身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无不与信息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统计信息也同共他社会信息一样,在社会经济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愈来愈受到各级领导以及广大统计人员的重视。实践证明,统计信息工作是统计事业高层次发展的助力器。为了进一步做好这一工作,推动统计调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此就相关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第一、妥善处理“三个关系”,不断增强做好统计信息的自觉性。一是妥善处理统计信息与统计业务的关系。统计信息与统计业务一样,都是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统计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统计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环节,企业统计工作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立足于企业经营工作的需要,大力加强信息工作,改革现有调查方法的指标体系,搞好统计分析,提高人员素质,促进统计信息产业化发展,促进统计工作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各种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量越来越大,面越来越广,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搜集社会、经济、科技信息的统计部门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跟上改革的步伐,充分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已成为统计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政府统计、部门统计和民间统计等领域,包括统计管理体制、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方法制度和统计调查方法等方方面面。为此,我们对城市区域统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区级统计工作及街道统计工作作了一些调查研究,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统计信息咨询服务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在整个统计部门开展起来了,为不断完善和发展这项工作,在统计信息咨询服务活动中需要把握几个要点:一、以效益原则作为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的导向统计信息咨询服务,既要讲求社会效益原则又要讲求经济效益原则,两者是统一的,不是相互排斥的.从社会效益来看,要坚持好为党政领导部门及一些公益性部门的信息服务,这应是无偿服务,通过向社会无偿地提供宏观经济信息服务树立统计信息优质服务的形象,扩大统计工作的社会知名度,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意识.  相似文献   

12.
朱文辉 《上海统计》1997,(12):39-3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作为一个信息主渠道,其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改革需要统计,统计也需要改革.面对我镇建设飞速发展的新形势,镇党委和镇政府领导十分重视统计工作,近年来,在他们的重视和支持下,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统计工作逐渐改变了旧的模式,开创了新的局面.现在我镇不仅已经成立了统计站,形成了一个健全的统计网络,而且已经使用了先进手段——计算机数据处理,全镇统计工作正在向现代化、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因而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调查、统计任务,获得了有关部门的好评.我们的经验主要有: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校科技统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加强高校的科技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科技统计的信息资源,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服务于社会,提高高校科研管理的水平,笔者谈点自己的思考。宋健同志曾指出:科技统计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党和国家需要通过科技统计工作对“九五”...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社会经济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瞬息万变,统计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统计部门应如何来适应新时代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论统计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一个目标: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统计的新需要 统计是因人类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统计的存在和发展始终必须以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基础,并以满足这种需要为目标。如果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征发生了变化,那么统计的历史使命也将随之而变,就要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新的需要而进行创新。 当前统计工作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统计生产服务能力与社会对统计期望越来越高的需求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落后的统计生产服务能力。社会的需要是统计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而社会的批评和责难则是统计发展的外在压力。当动力和压力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统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在实际统计工作中,仍然能够感觉到,现在的统计工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统计体系中仍有许多制度方法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还不能达到国家对统计工  相似文献   

17.
朱苓 《山东统计》2007,(3):43-44
统计工作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其三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统计的整体功能。其中,信息功能是最基本的.咨询、监督功能是统计信息功能的延续。随着形势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各种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加强统计工作。加强在职统计人员的培训是做好当前统计工作的关键。加强统计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做好今后统计工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多形式办学模式下教育统计工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勇 《统计教育》2007,(5):32-34
笔者结合高等教育统计的实际操作,对高校多形式办学模式发展中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相应措施,以确保统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切实地为高校发展起到参谋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统计是党和政府制定社会发展战略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主要依据,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对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准确监督就必须依赖于统计信息的及时准确、客观真实.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统计领域扩大、统计信息增加和社会对统计信息的要求日益增高的新局面,传统的统计技术和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为统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用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装备统计系统,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是迎接巨大的统计信息需求挑战的唯一选择.统计信息资源也只有与最新的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才能展示巨大的信息优势.统计信息自动化无疑是一条被实践所证明确实可行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