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老舍的创作面及作品数量,老舍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矛盾的集中表现;生活创作经历、与其他类型作家的比较、老舍创造的人物形象;老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独特性的进一步挖掘等三个大部分的综合,彰显了老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2014年6月25日至29日,“远东文学研究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5周年研讨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与会的中外学者就老舍与外国文学、老舍在世界20世纪文学上的位置、老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老舍创作的海外译介等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这次大会彰显了老舍及其创作的时代意义和世界地位,实现了中国老舍研究界与海外老舍研究界乃至汉学界的一次充分交流,也总结了过去两年来老舍研究方面的经验、成绩和不足,这对于老舍研究乃至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力求把老舍的戏剧创作和小说创作“打通”了来研究,找出老舍戏剧与其小说在现实主义、幽默、京味、史诗性等美学层面上的联系和沟通,从跨文体创作角度更加深入地把握和理解老舍戏剧的风格特点,同时也利于全面地了解老舍整个创作的流变。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老舍研究会、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和北京市文联共同主办,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等单位协办的“纪念老舍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2月3日至6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约120位国内外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以“老舍和二十世纪”为主题,除收到学术论文58篇,学术著作11部外,还有不少精采的发言,内容涉及20世纪中国文学巨擘老舍的方方面面。现将大会主要学术论点概述如下。1 老舍创作研究在大会成果中占较大比重。1.老舍幽默艺术研究。老舍素以独特的幽默著称,这就难怪老舍的幽默艺术在这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文化人类学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一个强大文化助力。老舍与许地山、郑振铎、罗常培、马宗融等文化人类学家的交往,营造出一种文化人类学背景。这种背景为老舍的文化批判提供了学理准备,对老舍的文学创作和文艺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跨文体创作角度论述老舍戏剧与其小说的文本沟通,从题材、主题、人物、结构、语言等方面具体分析这种沟通的存在,可以更加深入地把握和理解老舍戏剧创作的特点,同时也利于全面完整地了解老舍整个创作的流变。  相似文献   

7.
1993年,山东文艺出版社推出了石兴泽先生独撰的首部老舍研究专著《老舍文学思想的生成与发展》,该书从文本分析出发,以现当代文学思潮及历史波澜为背景,在动态中全面而细致地阐述了老舍文学思想的演进轨迹及文化心理嬗变的复杂形态,从而奠定了他在老舍研究界的学术地位。在此后的十几年间,石兴泽先生笔耕不辍,先后有《老舍研究:六十五年沧桑路》、《人民艺术家———老舍》、《<骆驼祥子>解读》等专著陆续问世,宏观而细致地梳理了老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不断地为老舍开拓新的研究空间。2005年5月,石兴泽先生的老舍研究专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老舍是为数不多能引起世界级轰动的作家之一。日本成立了拥有120多名会员的“老舍研究会”,还率先出版了《老舍小说全集》;欧美等国也纷纷翻译老舍的作品;前苏联的一位教授说:“在苏联没有‘老舍热’,因为根本没有凉过。”老舍的作品在那里行销数百万册。  相似文献   

9.
老舍在小说《二马》和一些散文篇章中塑造的英国形象是立体化、多面性的。其中老舍有所侧重,他以异域作为窗口来打量、审视中国的国民性等问题,并希望能够借鉴英国的闪光之处为中国的振兴与强大开辟新路。由于老舍所受的传统文化熏陶与特定的历史情境关系,老舍在塑造英国形象时有了认同与否定、借鉴与排斥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四世同堂>中的女性形象为范本,探讨了老舍文化选择的多样性.对韵梅等一类贤妻良母型妇女与大赤包一类家庭恶毒型妇女形象的态度,折射出老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对胖菊、招第等摩登女性的嘲讽,表现出老舍对外来资本主义文化的怀疑与排拒;而对日本老太太的描写则反映出老舍文化选择的开放性与世界性.  相似文献   

11.
格雷马斯符号矩阵在国内文学批评实践中存在两种误读情况:一是在部分论著中将符号矩阵第三项和第四项位置颠倒,二是在函项赋值上存在很多偏差,并且缺失整合意识.通过重读符号矩阵,并借鉴杰姆逊运用这一模式分析文本的经典案例,可对上述不足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2.
1944年1月26日,美国陆军14航空队指挥官陈纳德在写给罗斯福的信中,专门针对马特洪恩计划宣扬他"空袭理论"的可行性,并抱怨:"自从放弃缅甸计划后,中国战场似乎就只剩马特洪恩计划了。""马特洪恩计划"在当时中国战区的优先地位由此可见。实际上马特洪恩计划与曼哈顿计划(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制造计划)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马特洪恩计划在中国战区处于最优先地位,正是美国核战略优先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钩稽文史资料的基础上,对张渝新先生《新繁东湖缘起考》一文中的说法进行辨析,指出新繁东湖当开凿于晚唐,民国《新繁县志》“东湖”条并非讹传误写。  相似文献   

14.
《红字》象征寓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红字》中的各种人物、不同的背景描写 ,以及红字A本身蕴含的象征寓意 ,指出受到清教思想、超验哲学及神秘主义影响下的霍桑使用的多重象征在多方面呈现出游动性、多义性、甚至矛盾对立性  相似文献   

15.
1920年9月"新青年社"的正式成立,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主要编辑之间、编辑者与出版者之间双重分裂的产物。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收藏的13封"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对于认知这种分裂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这批书信中,有一封信的作者和另一封信的时间,学界目前的认定尚存在错误,应予纠正。1932年陈独秀致胡适一信,内涵特别丰富,有助于认知托派领袖陈独秀与胡适、李季之间的复杂关系及相关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中,书信仍不失为人们在商务活动中沟通信息、联络工作、商讨业务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为了写好商业信函,一定要注意五个“C”,即Courtesy(礼貌)、c lear-ness(清楚)、conc iseness(简洁)completeness(完整)、correctness(正确)。为了做到这五个方面,就应该经常练习。  相似文献   

17.
汤显祖佚文《候掌科刘公启》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熙甲子刻本《听嘤堂仕林启隽》中收有汤显祖作的《候掌科刘公启》一文,经寻绎辨析确定为新发现的汤氏佚文。该尺牍的发现,有助于我们全面考察汤显祖四六尺牍的艺术特征,对于深入了解汤氏的生平经历、交游活动与思想变化裨有所益,值得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18.
在以信用证贸易形式下的国际货物海上运输中,"提单危机"一词较高频率的被提及。分析了解"提单危机"的历史、现状及1990年以后在亚洲区域内"提单危机"加速的原因,这有助于为更好地解决"提单危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诗法论》是翁方纲诗学专论中重要的一篇,代表着作者对诗法问题的总看法。本文联系作者其他言论,对文中诸多难点和矛盾之处加以阐述。翁方纲对诗法的总观点是有法而无定方,重复了诗法论的传统观点;他把诗法为“正本探原之法”和“穷形尽变之法”,而对其意义的阐述又有矛盾之处,本文认为这一矛盾正反映中国诗法论的固有特征。翁方纲《石洲诗话》历代诗歌的分析,正是以“穷形尽变”之法进行诗歌“肌理”批评的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20.
依学理而论,张载论性基于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二分的理论前提。然而,程颢在人性问题上乃是典型的"性一元论"者。由是观之,张程二人在人性理论上存在重大的分歧,因此而导发的"定性"问题——性之本体与定性功夫便凸显而出。两人关于"定性"的讨论主要集中敞显于《定性书》之中。《定性书》中表明了程颢坚守性本一源,无有内外,无需定性,并且依此回应了张载性出二源,累于外物,须有定性功夫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