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社会文化各方面冲突变化纷纭复杂.在世纪之交,作为“舶来品”的话剧在上海这一文化中心出现.显然,它的存在、衰亡必然与其所归属的文化思想密切相关.本文即试图从艺术与文化生活的关系入手,找寻外来艺术存活的契机以及早期话剧与所归属文化的对应关系,简略归纳出早期话剧的形态演变对当代话剧发展的现实意义.由于早期话剧本身没有统一的戏剧思想,缺乏明确的西方话剧观念,从而很大程度上呈自发状态,并且其进化性发展特征也不明显,所以笔者尝试分析几个有影响的社团,辨别其演剧特征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代报刊与近代戏剧关系密切。近代传奇杂剧作品绝大多数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推动了传奇杂剧作家创作心态、作品题材、体制乃至接受方式的近代转型。近代报刊与作为大众艺术的戏剧尤其是舞台演出的关系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近代报刊促成戏剧观念的变革,并成为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的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3.
上海是中国近代商业和时尚文化的中心,清末民初,京剧“坤班”、女子新剧团以及“男女合演”现象相继在这里兴起,这既是戏剧和电影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反映出上海社会风俗与社会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华各民族戏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真实形象的艺术写照。中国少数民族在缔造华夏乐舞戏剧文化、中外戏剧文学与表演艺术交流的过程中,曾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建立过非常卓越的功勋。对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的研究,不能单纯套用西方戏剧与中国汉族戏曲研究固定模式,而应该以先进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实证考察,即理论联系实际的田野调查法,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进行较为详细的实证以及全面、系统、科学、务实的研究。从民族文化、戏剧艺术的视角,以翔实可考的文献资料与理论知识,对中华文明史作出科学描述和总结。以国内外民族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的丰富资料、先进的科研方法,来佐证中国少数民族戏剧艺术在世界戏剧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学术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幕后人物"与剧作家艺术构思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幕后人物"是剧作家为了弥补自己生活积累之不足,是为了减少戏剧中可能有的繁杂的头绪和线索及设置"戏剧悬念"的艺术构思的需要,还与"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浸染、熏陶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的大都会,在20世纪20-30年代,其都市文化已达到近代中国的高峰.它呈现出三个重要特征商业化、多元化、大众化.商业化是上海都市文化中最富个性、最具典型意义,也是最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戏曲作为一种文艺样式,是上海近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茶园时期、舞台时期和大剧场时期三个阶段,上海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成了可以与北京相并提的全国戏曲文化中心。商业文化的发达,各地移民的众多以及西方艺术的引入等都对上海戏曲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上海戏曲文化事业的繁荣是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文化反映。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戏剧在中华灿烂的文化史上占有光辉的篇章。如果说,作为表现艺术的古典诗词与小说和作为再现艺术的古代绘画与雕塑皆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那么,作为体现艺术的中国古典戏剧,其艺术魅力同样是独特且经久不衰的。构成古典戏剧审美价值的因素较多,古典戏剧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是一下能说清楚的。本文仅就某些具体问题,尤其是与古典戏剧艺术关联密切的几个环节,即演员、剧本、戏场三者,作些粗浅的探索,从中窥测古典戏剧的艺术底蕴中国古典戏剧的艺术魅力与戏剧演员自身的素质关系甚密。戏剧是舞台艺术,它的铁力须凭借演员的粉…  相似文献   

9.
一、齐如山对民族戏剧形式的贡献 近代三大戏剧学家——王国维、吴梅和齐如山,或对古代戏剧形式进行理论上的概括、总结,或在实践上直接推动戏曲的戏剧化进程,都有许多重要贡献。王国维开创了中国戏曲史这门学科,吴梅对传统曲学作了最后的梳理,齐如山协助梅兰芳把中国戏剧推向世界。今天,进一步探索中国戏剧源流,搞清楚民间戏剧与士大夫戏剧之间的关系,准确估价中国戏剧在世界戏剧中的位置,搞好中西戏剧文化的交融,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10.
精英文化渗透着历代文化精英思想的精华。中国戏剧是中国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占领主流地位。在文化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大众文化的出现,合拍于大众传媒与商业消费,对传统文化的等级秩序和深度追求构成巨大消解,中国戏剧呈现出焦虑与失宠的现状。对此,应从现代主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各自的内在属性、接受者角度及两者的兼容性方面,进一步阐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从戏曲的起源——古之乐舞与祀神,戏曲的发展与成熟——戏与曲剧的关系,刘师培戏曲观对王国维乃至后来戏曲史学者的影响,刘师培戏曲观的形成与戏曲改良思潮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考察了刘师培的戏曲观,认为刘师培的戏曲观具有开拓性、系统性、完整性和现实性等特点,应充分认识其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影像文化大潮,强烈冲击着文艺生态,一些传统文艺品种的自下而上受到了严重威胁.20世纪的戏剧就是在大潮冲击中争生存、求发展的戏剧.为些,戏剧界在三个方面展开了探求,首先,重新认识并强化了戏剧的独特性,从而立定了脚跟;其次,重新认识了发展与继承传统的关系,发展必须在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第三,郑重研究了戏剧与观众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观众是戏剧的命运之神.认识的新突破,实践的新创造,不仅使戏剧活了下来,并有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天津南开学校成立了新剧团。该团从成立之处上演了一系列精彩剧目,并在自身演剧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本文侧重分析新剧团早期三部代表性剧作:《一元钱》、《一念差》和《新村正》,从它们的思想内容、编导演特色以及结构特征入手,分析在走向现代话剧过程中南开早期话剧的特色及其内在的发展脉络。特别是发展到《新村正》一剧时,现代话剧的面貌已经呈现出来,从而肯定南开话剧在中国早期话剧发展史上的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14.
林版《赵氏孤儿》引起的非议 ,虽然受到前文性影响 ,包含着批评者很强的情绪性 ,但也不是空穴来风 ,而是有其自身存在的内在原因。首先是从情节的安排和处理上看 ,违背了艺术常规 ,赵氏孤儿不去复仇缺少剧情发展的内在逻辑基础。其次从母题的颠覆与变形上看 ,消解了仇恨 ,丧失了受众深厚的人性基础。第三是从传统思想的弱化与消解上看 ,弱化了道德观 ,消解了善恶是非观 ,消除了戏剧一向注重的道德评判与教化的功能 ,背离了中国戏剧的传统 ;第四是从艺术形态的探索与创新上看 ,以舞台的别具一格和表演的与众不同为重要表现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形态 ,疏离了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 ,打乱了人们固有的接受心理 ,破坏了固有的欣赏秩序与逻辑。正是这样 ,它一边受到肯定 ,同时也招致了各种难免的非议。我们应该摆脱世俗观念的束缚 ,与时俱进 ,多理解 ,少指责 ,给艺术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艺作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展示当今高校气质和学子风采的重任。该文以"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演出活动为例,通过对高校校园文艺演出现状的整体描摹及对典型节目的解读,提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思路:高校校园文艺节目创作定要立足本土,彰显特色;校校园文化事业发展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陶艺取得一定的成绩,然而在中国东北地区现代陶艺发展却比较缓慢。本文从地理环境、材料资源、陶艺人才引入机制、陶艺教育体系、商业参与、展览交流等方面,讨论了东北地区现代陶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岱与戏曲艺术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地域及家庭环境诸因素使张岱喜爱并精通戏曲艺术 ,他和当时的曲坛名流广泛交游 ,在剧本编写、唱腔鉴赏、演出指导等领域造诣不凡 ,针对晚明的戏曲风气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他的有关诗文描绘了群众戏曲演出活动的盛大场面 ,记载了私家戏班的表演水平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现代陶艺与室内装饰的融合,使它们随着现代的审美意识成长与发展。现代陶艺创作的多元化与现代生活需求多样化又是现代陶艺和现代室内装饰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的重要基础。现代陶艺走进建筑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它不仅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不仅满足了经济的需求,更满足了人们精神的需求。本文正是从社会、科技、经济、情感等方面探讨了当代艺术设计在社会科学方面的贡献,提出了艺术设计所应关注的发展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是中国戏曲界发生重大变迁的时期,本文就这种变化的成因和意义进行了探讨。戏曲界的变迁,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戏曲艺人有了国民资格;在经济上,表现为戏曲艺人劳动报酬的分配方式与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格尊严得到承认;在文化上,戏曲表演不再被视作贱业,戏曲艺人开始为世人所接受。这些变化突出体现了戏曲艺人的“国民意识”的确立,促使其由古代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化。另外,戏曲界的变迁离不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帮助。革命党人是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个关心戏曲艺人社会地位问题的政治势力,在改变千百年所形成的世俗偏见、培养戏曲艺人近代人文精神等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