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拉伯国家新闻业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新闻业历史普遍较短,但发展很快阿拉伯国家大都独立于战后,因此除埃及、黎巴嫩等少数国家外,各国新闻业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有一些阿拉伯国家已经成为世界上现代武器的主要进口国家,其中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利比亚、叙利亚和埃及都已进入全世界武器进口国的前10名。1984~1988年期间,根据现有准确数字,直接参加阿以冲突的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和埃及  相似文献   

3.
在阿拉伯世界中,埃及是一个文化比较开放的国家。长期以来,西方的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埃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在埃及妇女的服装上表现尤为突出。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埃及还没有开始从欧洲进口服装。那时候埃及妇女衣裙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皇室和显贵妇人所穿的华丽的礼服——一种装饰性很强的拖地长裙;其次是平民妇女的便服——一种连衣裙式样的袍子,多在家里穿用;三是传统的民族服装——阿拉伯大袍。这种袍子分男女两式,女袍面料多用棉府绸、真丝绸或薄花呢等,颜色全都是黑  相似文献   

4.
埃伊在海湾地区安全中的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末埃及和以色列单独媾和后,一度失去了在阿拉伯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与此同时,伊拉克迅速崛起,它利用埃及影响被削弱的机会,积极争当阿拉伯世界的盟主,但它在地区霸权主义的道路上走向了反向,纵观20多年来埃及和伊拉克按照各自的逻辑走过的路程,不难发现,。它们对海湾地区安全的影响和作用是截然不同的,从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它们在海湾地区安全中的关系正好完成了一次交替与转换。  相似文献   

5.
70年代末埃及和以色列单独媾和后,一度失去了在阿拉伯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与此同时,伊拉克迅速崛起.它利用埃及影响被削弱的机会,积极争当阿拉伯世界的盟主,但它在地区霸权主义的道路上走向了反面.纵观20多年来埃及和伊拉克按照各自的逻辑走过的路程,不难发现,它们对海湾地区安全的影响和作用是截然不同的,从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它们在海湾地区安全中的关系正好完成了一次交替与转换.  相似文献   

6.
开罗史话     
埃及首都开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第二任正统哈里发欧麦尔执政时期(634—644),新兴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开始大举对外扩张,639年末,阿拉伯名将阿慕尔率军挺进埃及,翌年1月轻取距现在塞得港不远的法尔玛,打通了前往拜占庭军队在埃及的军事要塞孟菲斯的道路.经7个月的包围,阿拉伯军队于641年4月6日攻破孟菲斯,接着向埃及首府亚历山大进军,迫使拜占庭帝国驻亚历山大总督居鲁士向阿慕尔立约投降,从而结束了拜占庭帝国对埃及的统治,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省.阿慕尔根据欧麦尔的命令,在孟菲斯城外搭帐蓬、建住宅,并把它定为埃及新首府,取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有它的历史渊源。阿拉伯帝国解体后,阿拉伯人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进入19世纪后,西方殖民主义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使阿拉伯各地区出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了重新实现统一,阿拉伯人作出了巨人的努力,但无论是近代的阿拉伯复兴运动还是现代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均未能实现这一目标。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它推动了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最终出现了一个个独立的观代民族国家。本文所谈的阿拉伯世界合作,是指阿拉伯各国之间国家关系的演变及发展。 一、合作组织概览 一战结束后,现代阿拉伯民族国家相继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从第一个阿拉伯现代民族国家(也门,1918年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宣布独立)的出现到最后一个阿拉伯民族国家(阿联酋,1971年摆脱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实现独立,经历了约半个世纪。为增强阿拉伯民族的凝聚力,加强团结,推动阿拉伯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使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人作用,阿拉伯国家间进行了一系列广泛的合作,创建了一些双边、多边或区域性的合作组织。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成立,这是战后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个泛阿拉伯组织。最初山埃及、沙特、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也门等7国组成。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宗旨是:加  相似文献   

8.
信息量的增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从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新闻媒介的发展程度就可以判断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近代以来,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阿拉伯世界的新闻媒介获得了极大发展,在民族斗争、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阿拉伯新闻媒介的特点阿拉伯新闻媒介的诞生是同西方文化的输入联系在一起的.1798年8月,拿破仑在埃及出版了埃及有史以来的第一份报纸——《埃及信使报》,该报4版,每4天出1期,主要刊载政治新闻.两个月后,他又为有志于考古研究和埃及文学史的学者和官员创办了《埃及年代》杂志.  相似文献   

9.
在用水方面,阿拉伯国家面临很多困难。近年来,它们一直都在探索并采取多种可行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地处沙漠干旱地区,水资源十分缺乏。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条流域的伊拉克是阿拉伯世界中为数不多的拥有淡水多于所需的国家之一。叙利亚和埃及依赖幼发拉底河系的水坝和纳赛尔水库也基本上能解决用  相似文献   

10.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建交具有历史和现实动因。历史上,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中埃两大东方古老文明之间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和中埃人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患难与共,为中埃建交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现实动因则是20世纪50年代中叶中埃共同的反帝反殖立场,政治、安全和经贸利益的交汇,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以及周恩来、纳赛尔两位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中埃建交标志着新中国与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外交关系的历史性突破,也有力支援了埃及反帝民族运动,对中埃两国国际环境的改善以及中国与非洲、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影响深远。半个多世纪以来,埃及作为中国在非洲和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战略伙伴,对中非、中阿友好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埃及,对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埃和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国家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继1952年7月埃及革命成功之后,最突出的事件是1958年7月伊拉克革命胜利.当时我在埃及和叙利亚统一后的大马士革总领馆帮助调研工作,深深感受到这一事件对阿拉伯世界的巨大冲击,它导致了艾森豪威尔主义破产.现将有关情况追述于下,可能有助于对当前伊拉克和中东局势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翻开阿拉伯武器史,就可以知道阿拉伯人的剑曾闻名于世。但是,在今天的飞机、坦克、大炮、导弹等现代的先进武器制造业上,阿拉伯人则大大地落后了。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然资源、军工技术及技术人员等各种条件,阿拉伯各国的现代化军事工业至今仍然处在摇篮之中。目前,阿拉伯世界中仅有埃及、伊拉克与沙特阿拉伯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现代化武器制造业,为本国与阿拉伯兄弟国家武装部队提供一些常规武器。然而,这些武器远远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13.
在民族文化艺术中,文学是核心,是脊梁.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先后推出了国家文学荣誉奖,实业家也纷纷解囊相助,设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学艺术奖励基金会,定期评奖.在这方面,埃及起步较早.埃及——阿拉伯文学的沃土为鼓励文学创作和评论,早在19世纪40年代,埃及语言学会就设立了小说创作奖,可惜后来中断了.1958年起,埃及正式设立国家文学荣誉奖,当年塔哈·侯赛因首先获得该奖,次年阿拔斯·迈哈穆德·阿嘎德得奖,1960年剧作家陶菲格·哈基姆获此殊荣,1968年小说家纳吉布·马哈福兹被推上领奖台.此奖一年一度,从未中断,得奖者以诗人和小说家居多,也有少数剧作家和大学教授.按章程规定,得奖人一般应为健在者,但也授予过刚刚去世的作家,因为有的作家生前硕果累累,但错过了机会,对此埃及最高文化委员会予以追认.埃及是阿拉伯文学的沃土,在阿拉伯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自当首推埃及人.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创设于1901年.多少年来,阿拉伯文化机构先后推荐过埃及的塔哈·侯赛因、阿拔斯·迈哈穆德·阿  相似文献   

14.
埃及文学家纳吉布·马哈福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埃及和整个阿拉伯世界为之欢呼,中国文学界,特别是阿拉伯文学的爱好者和研究者也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人民日报》和一些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为之祝贺,并介绍这位埃及和阿拉伯当代大文豪。我们国际电台阿拉伯语广播也播出了一些稿件,其中有录音采访“阿拉伯也门驻华使馆参赞、文  相似文献   

15.
第一届阿拉伯妇女图书展览会于1995年11月16日晚7时在开罗歌剧院的哈纳吉尔剧场揭开了帷幕。来自埃及、黎巴嫩、约旦、阿联酋、叙利亚、巴勒斯坦、科威特、摩洛哥、巴林等9个阿拉伯国家的25所大学和出版社参加了本届书展。本届书展由埃及和黎巴嫩组织,今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类似的书展,地点为各阿拉伯国家的首都。举办阿拉伯妇女图书展览会旨在为文学家,大学师生及研究妇女问题的民间组织提供一个讨论阿拉伯妇女问题的论坛。本后书展共组织了6次研讨会,分段次进行,并由来自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等国妇女界的知名人士主持。研讨会的议题是:  相似文献   

16.
艾哈迈德·邵基是近代埃及和阿拉伯国家中影响最大的一位诗人,被誉为“阿拉伯诗王”。邵基的父亲曾在宫中任总督私人视察员。邵基于一八六八年出生在总督伊斯梅尔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他的祖籍并不是埃及,曾祖父艾哈迈德·阿里在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时,从土耳其迁居埃及。曾祖父通晓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曾任海关秘书之职。他生前豪富,死后给子孙留下万贯家财。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国家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继1952年7月埃及革命成功之后,最突出的事件是1958年7月伊拉克革命胜利。当时我在埃及和叙利亚统一后的大马士革总领馆帮助调研工作,深深感受到这一事件对阿拉伯世界的巨大冲击,它导致了艾森豪威尔主义破产。现将有关情况追述于下,可能有助于对当前伊拉克和中东局势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穆巴拉克时期埃及的中东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埃及外交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50~70年代初的纳赛尔时期,70~80年代初的萨达特时期及80年代以来的穆巴拉克时期.由于埃及在中东举足轻重,它的中东外交成为这3大时期外交政策的核心.纳赛尔时期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马首”,特别是在阿以问题上,埃及几乎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外交代言人.埃及领导和组织的对以战争几乎成为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9.
从波斯湾的南岸到大西洋之滨,横跨亚非两洲的阿拉伯世界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在这块广阔连绵的大地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1968年以来,先后有沙特阿拉伯(以下简称沙特)、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简称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埃及11个产油国组成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它们的石油储、产、销量比起世界其他地区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在1973年10月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为  相似文献   

20.
世界新秩序中阿拉伯自由贸易区的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是大经济联盟并起的时代,世界各国被分割、聚合成块,全面进行经济联合发展,西欧国家可谓是这种联合的最好例证.1957年欧洲共同体市场诞生后,发展迅速,后覆盖成为今天的“欧盟”,1999年初随着欧洲统一货币的产生,欧洲经济一体化翻开了历史新篇章.当前,阿拉伯国家正处在自由交换或自由贸易的前期准备阶段,这是迈向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然后是建立海关联盟和共同市场.去年2月20日,阿拉伯国家在国际经济大趋势的推动下,宣布筹建阿拉伯自由贸易区.根据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阿拉伯各国开始降低关税及各种贸易税收,逐步实现所有阿拉伯商品的自由交换,最终实现阿拉伯市场的全面放开,力争在2008年前正式建立阿拉伯自由贸易区.据悉,阿拉伯经济社会委员会在其第59次大会上,己委托阿盟秘书处着手研究现存的阿拉伯自由贸易区,要求在1998年底前交出研究、分析报告.一、已建成的自由贸易区1.埃及塞得港自由贸易区:本世纪70年代建于埃及塞得港.该自由贸易区建立后,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