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4)
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欧阳明在我国写作理论相对停滞难前的状态下,叙述人称研究同样处在难以突破的稳定状态。然而,伴随近年叙述学研究在我国的兴起与展开,其稳定的伪装已被撕破。经由叙述视角的横冲直撞,叙述人称的涵义开始模糊,叙述人称的理论研究出现新的动向,但面... 相似文献
2.
苏杭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对小说中叙述人称的功能分析有助于揭示和解读小说文本的深层意义。汲取叙事学和文体学对叙述人称的研究成果,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内考察小说中叙述人称的功能,认为小说中的叙述人称不仅具有系统功能语法提出的三大语言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还具有区分叙述视角、体现小说文体特征的文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罗慧敏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4(4):47-51
《无风之树》无论是对人性的挖掘与表现,还是对生命现象的体悟与思考,或就艺术表现技巧而言,都堪称精品.而其中叙事人称的设置尤其引人注目,小说采用了两种叙事人称的交替第一人称(我)与第三人称(他),从而形成了两种叙事形态."我"承担了十二个人物角色,"他"承担了一个人物角色,而十二个第一人称(我)与一个第三人称(他)又处处显示出"触目惊心"的对立.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类似李锐这样设置如此众多叙述者的文本是极为罕见的,李锐以自己这种个性化的书写方式使得《无风之树》在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万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4(1):132-136
新移民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歌苓是美国新移民作家的突出代表,其作品创作视野开阔,创作主题丰富。就小说叙事的人称机制而言,严歌苓使用较多的是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她创作的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多采用叙述者的回顾性视角与体验性视角交替登场的叙事模式。相比第一人称叙述,第三人称叙述具有更大的叙述空间。严歌苓对全知视角和固定式人物有限视角的运用娴熟自如,其作品因此而呈现出叙述视角和人称机制灵活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陈美霞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5):127-132
冯至与同时代诗人相比,具有强烈的人称意识。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其诗作的核心人称话语经历了“我”向“我们”再向另一个“我们”的嬗变。早期诗歌中的“我”以个性解放、自由为诉求,以“个我”为本质特征,浓缩着“五四”精神;40年代的“我们”具有存在主义品格,或者说是存在主义意义上的言说主体;五六十年代的“我们”则属于阶级的、人民的“大我”。这种人称话语嬗变是诗人与时代相遇、对话的结果,是其诗思独特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王阳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0-35,83
虚构叙事文本内故事演进的时间是人类现实时间经验的想象性延伸 ,叙事话语与故事之间的关系不是两个时间之间的关系。叙述者的叙述时间不能在任何叙述情景中定义 ,因此是个伪概念 相似文献
7.
郭晓春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74-77
秋瑾和伍尔夫都是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她们都留下了具有强烈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品。她们的女性叙述话语具有巨大的差异,秋瑾的女权思想表达强烈,汪洋恣肆,倾泻而出;而伍尔夫的作品则是徐缓有度,条分缕析,学理性强。造成她们女性叙述话语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化传统、社会环境、个人气质及生活经历是造成她们女性叙述话语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何一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7(4):55-60
不同媒介中倒转叙述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历史久远的文字叙述直到20世纪才开始出现系统的倒转叙述,而动态影像的叙述则几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运用倒转叙述。这样,时间上的差异体现的是媒介不同的特质,文字映射到对象,形成方向时素,影响受述者对时间方向的感知;动态影像的方向时素存在于文本之中;静态影像与音乐则是由解释规范投射进一个时间的方向。叙述行为在文字、影像、音乐上影响人们的时间观,媒介的进化产生了倒转叙述,拓宽了叙述的时间操控,这种更新及其持续的发展无疑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时间观念。 相似文献
9.
陈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4):61-65
楚文化不仅有着昔日的辉煌,更有着永恒的魅力。楚人并不像齐鲁人那样有着三代深厚的文化积累,却能创造与齐鲁文化并驾齐驱的楚文化,这是楚人所特有的创造性。楚人之所以有这种创造性,是因为火神精神照耀的结果。楚人作为祝融的后裔,在崇拜火神的同时也熟谙了火的特性和规律,并将这种特性和规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使之成为发奋图强的有力武器,从而取得骄人业绩,并形成与火相关的文化特质。因此,火神精神也就是楚文化的精魂所在。 相似文献
10.
郑淑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经与经学的研究在中国文化史研究中应占有优先地位。作者认为经有三重含义:经籍、私学权威、统治阶级思想权威。本文从历史角度分析了经的权威地位的形成过程,并从经济、文化角度分析了经的权威地位的延续和失落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李宏霞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100-103
分析英汉古典诗歌中人称指示词的差异,指出汉语诗歌中人称指示词常常被省略、隐匿或淡化,而在英语诗歌中则相对彰显;从英汉语言差异、英汉诗歌美学差异、中西文化中个体地位的差异三方面入手,探讨造成两者之间迥然不同的显隐模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郭瑞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03-304,339
社会契约论作为一种论述国家起源和政治权力合法性的理论,其思想来源并不多元化,立论逻辑也不复杂,学者对它的批判亦从未停止过,但是它却一直经久不衰而且有所发展。本篇文章便试图从其思想来源和立论逻辑谈起,探索其价值和不足,以及新社会契约论者对于这些不足所作出的努力,从而为社会契约论的强大生命力寻求证明。 相似文献
14.
魏明孔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87,(4)
武德九年(625)年六月四日,发生了对唐代历史影响颇大的玄武门之变。这次政变究竟是怎样引起的呢?正史将政变发动的原因直接归咎于建成、元吉,而把这次政变中的胜利者李世民所扮演的角色和“周公诛管、蔡”相提并论。千余年来,这似乎成了不刊定论;后人间或对此提出质疑,然苦于史料不足,对其进行全面分析者甚少。读史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对玄武门之变作一全面分析。笔者不敢奢望由此而为定论,只求抛砖引玉而已。 相似文献
15.
阎定文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正> 西皮腔已被公认为由梆子腔脱化而来。《中国音乐词典》所说:“西皮腔,一般认为源出于梆子腔。山、陕梆子流传至湖北襄阳一带,演变为襄阳调,后称湖广腔,又称西皮。”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指出:“京剧的西皮调,一般人皆知其源出秦腔(同州梆子),但不易说明其衍变过程,而云南戏则仍作襄阳调,其唱腔有秦腔味,而与西皮调实大同小异。据此,就可以使我们知道,京剧的西皮是来自湖北楚调(汉戏),楚调的西皮则系由襄 相似文献
16.
因为《东南晏氏重修宗谱·临川沙河世系》的发现,晏几道的生卒年似乎已经成了定论。然而此谱关于晏几道生卒年之记载并不一定可靠,证据如下:1.北宋中期史学家刘敛的记载;2.晏几道的知心朋友黄庭坚的相关诗歌;3.同时代人晁端礼的《鹧鸪天》10首及其自序;4.《东南晏氏重修宗谱·临川沙河世系》之生卒年记载错误极多。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两部分,对汉语无定人称代词与法语泛指人称代词on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第一部分对汉语无定人称代词与法语泛指人称代词的定义、分类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从两者的性、数配合、作用和语法功能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找出了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陈美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20-123
告别40年代对生命存在的沉思鸣唱,50年代的诗人冯至又一次来到诗艺道路的十字路口。在强大的时代潮流面前,诗人与存在主义内省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渐行渐远,不由自主亦是心悦诚服地随波逐流,被时代之流裹挟而前。由是其诗性自我消融在时代意识和集体意识的洪流中,发不出自己的声音,从而导致艺术水平的滑坡。这一退变映射到人称话语运用上,虽然其表面形式与40年代相比并无二致,均以"我们"为核心,但其内涵实质已然发生巨变:由40年代存在主义"形而上"的言说主体沦为平庸功利的政治话语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9.
张玉玲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63-67
元杂剧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样式,不同于前朝以往代表主流文学的诗文,而有其自身独特的气质与形式。而悲剧作为其中之一,更具有鲜明的时代体征。因它诞生的时间远远晚于西方戏剧,故既不能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批评它,同时又应看到它自身的不足与缺憾。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史传》篇是我国第一部史评文献,与刘知几的《史通》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同为我国史学批评的经典。本文从整部《文心雕龙》入手,结合《史传》篇的撰史思想,从质文并重,述志为本,文约为美、辞尚体要,首尾圆合,条贯统序三个方面对刘勰的史书撰写之叙述三美:文质相称之美、要约之美、整体之美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