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45-50
选取我国创业板开板上市的所有新股(共355家)作为样本,研究市场氛围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氛围是影响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率的重要因素,即使在控制了发行市盈率、机构认购倍数、发行规模等因素之后,结果仍然非常稳健。因此为了降低IPO抑价率,提高股票市场资金的配置效率,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培育理性的市场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我国深圳中小板市场IPO公司为样本,应用对比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及其对应的IPO抑价之间的关系。结论是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抑价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与中期回报也没有显著的正相关,但发行费率与IPO抑价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发行市盈率、公司流通股本、公司成立时间等指标对IPO抑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3.
有必要以2009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创业板发行上市的481只股票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边界模型,论证新股发行高抑价主要是二级市场的非理性因素造成的.并进一步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找出影响IPO抑价的具体因素有发行价格、发行规模、中签率、首日换手率、首日成交量、净资产收益率和市盈率.  相似文献   

4.
IPO折价是世界各国新股发行市场所呈现的普遍现象,迄今为止这仍然是金融研究领域的一个谜,IPO初始收益率随发行时间和发行公司类型的显著变化仍然难以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对于我国IPO折价程度过高的现象,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还没有一种理论方法能够较好地对其进行解释.本文基于不对称信息研究路径,利用沪深A股的股票发行上市数据进行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角对我国新股发行市场较高的IPO折价程度进行解释,得出了关于IPO折价的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5.
由于新股发行价格的绝对值往往难以准确估算,所以,一、二级市场之间价格差的相对值即抑价率成为衡量新股发行效率的重要指标.我们认为,信息与理性因素是影响股票市场效率的两大类主要因素.基于信息和理性两条主线,我们可以把对新股发行价格异象的理论解释分为两大类.这些理论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发行价格的形成并解释了抑价产生的原因.不同的理论适用于某些特定状况下的新股发行.对于中国的股票发行市场,信息不对称与非理性现象共存.  相似文献   

6.
IPO抑价在各国证券市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大陆和香港市场同时上市的公司(即A+H模式)的IPO首日抑价率情况.本文选取了在大陆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的公司的A股和H股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得到了两地市场影响IPO抑价率的不同之处.研究发现,特殊的发行制度和"投资者效应"是中国内地A股市场不合理抑价率的主要原因.文章的最后探讨了未来的改革方向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改革方向逐渐向香港资本市场靠拢,加大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加大信息披露和监管力度,逐渐引进后市支持制度和强化投资银行在股票承销中的作用和功能等.  相似文献   

7.
确定新股的发行价格是新股发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创业板IPO的合理定价不仅影响着新股上市后的表现和各参与主体的相关利益,也影响着创业板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该文选取创业板市场的有关样本,使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等方法实证研究了影响创业板IPO定价的因素。其研究表明:综合因子、偿债能力因子、规模因子以及盈利能力因子等因素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创业板IPO定价。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股发行抑价的理论解释与现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证券市场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发端,为顺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逐步尝试性的发展起来的,其典型特征是市场制度处于不断变迁的过程这种制度变迁会反应到IPO的市场表现中来,形成其特殊的变化趋势。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新股发行抑价程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  相似文献   

9.
IPO抑价反映了市场定价的非有效性,不利于资本市场实现其资源配置功能.我国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尽管适用不同类型上市企业且有不同的交易制度安排,但都存在IPO高抑价现象.基于主成分因子提取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从一级市场IPO定价信息效率和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两个层面考察并比较了三个市场IPO抑价的原因.研究发现,就一级市场IPO发行价的信息效率而言,三个市场都相对具有效率,但不同市场对信息的反映有不同的侧重点;在二级市场上,三个市场集合竞价阶段的投资者情绪和连续交易阶段的投资者情绪都对IPO抑价率有显著影响,其中,集合竞价阶段的投资者情绪起了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股票发行抑价(under-pricing)或新股上市超额收益(abnormal return),是世界各国股票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现象.中国证券市场新股上市超额收益率之高更是居于世界前列.本文在现有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修正完善估量方法,测度2000年和2001年1-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的新股样本的超额收益率,比较分析中国股市的相关因素和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对道德合理性的现代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杏苗 《社会科学》2005,(9):134-138
道德的合理性问题是重建现代道德的关键,道德合理性有三个可以论证的因素:现代道德的生存论背景;人的理性能力的超越性和人性转化的可能性。改变启蒙以来排他性两分的理论构架,从宇宙与人、天道与人道等关系的角度来论证道德的合理性,可以为从封建神学关系中解放出来的人们如何理解道德的内在根据提供可依标准,并为重构现代道德提出了可尝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传统儒家哲学自我观念中“普遍性自我”、“有机性自我”与“关系性自我”三种主要理解模式中的各自缺陷,并借助于对汉字如何在历史上“系谱学”式的生成过程的了解,提出“系谱学自我”的观念,认为“系谱学的自我”观念将有助于将儒家伦理的本性理解为一种共同体的和示范型的伦理,而不是绝对个人主义的和律令型的伦理。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多层面Rasch模型,从选手、评委、性别和评分量表等几个层面对英语专业青年教师竞教比赛评分质量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涉及5名评委和6名选手。研究结果表明,选手的教学能力有显著差别。评委在评分严厉度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影响比赛结果的信度。评分量表不能较好地区分选手的教学能力,评委在评分过程中有较为严重的趋中现象。偏差分析表明,部分评委对某些选手的评分有显著偏差。  相似文献   

14.
以Moomaw(1981b)和Ciccone等(1996)提出的模型为基础,利用1996年、2000年和2004年我国各地级市数据分析了城市生产率与城市规模、城市劳动生产率与城市经济密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密度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各年份城市生产率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弹性介于O.6%-O.73%之间,城市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密度的弹性介于1%-1.9%之间,验证了城市集聚经济效应的存在,但城市集聚经济效应要弱于美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与管理创新。这些创新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推动,构成了企业创新的有机整体。因此,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影响面最广的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要实现解困的短期目标和改革与发展的长期目标,从容应对来自国际超大银行的竞争与挑战,就必须启动“创新工程”,尽快从传统的体制下解脱出来,走出效益低下,人员冗余.竞争乏力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性行为"滞后释放"现象的实证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雄 《社会科学》2006,(5):92-105
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是处于心理冲突中还是可以平稳度过,一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讨论的焦点。“推拉理论”揭示了青春期中青少年性行为何以发生,又何以约束的本质。通过15年来对大城市青少年的性意识和性行为变化的跟踪发现:(1)“环境变量”是健康的,性教育开展本身将有利于绝大多数青少年安稳地度过青春期,而不是相反。(2)城市青少年性行为“滞后释放”现象。即一方面对青少年 (中学生)性行为存在“高估”偏向,另一方面却对大学生性行为存在“低估”倾向。  相似文献   

17.
康德思辨理性的进程以理性存在为基础,并通过理性存在展示人作为主体存在的自由本质。作为人的主体存在,时空则为人的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凭借这样的纯粹形式,思辨理性便能够在知性对象以外构建起绝对的原因世界,或者说,一个自由的理念世界。理性思辨的目标不是现象、条件者和有限,而是绝对的源泉、无条件者和自由之在。  相似文献   

18.
1846年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已基本形成。但理论的创立并不等于理论的完成,在它未被验证之前,仍只是一种假说。《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和唯物史观的最终完成,从而实现了唯物史观由假说向实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宋艳梅 《学术探索》2012,(2):174-176
本文首先界定优质高中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内涵,然后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审视其发展中片面强调学生的自然性,忽视他们的意识性和社会性的现实表现;运用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分析优质高中在价值取向、学校发展观和教育公平方面由于工具理性膨胀而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得出优质高中应以人为本,呵护生命、延续生命、升华生命,让生命绽放光彩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物理演示实验在创新教学中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新形势下,要突破演示实验原有的模式,不断进行改进创新、努力探索,发挥演示实验在创新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去,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