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喜得合不拢嘴的王福喜老汉,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打了一辈子“光棍”,竟在57岁时做了新郎。新娘就是与他同在平顺县中五井乡敬老院的五保老人郭小女。 1995年12月17日,乡亲们一路谈笑地向敬老院涌来,急切地想亲眼目睹由县民政部门和乡政府为一对孤寡老人举行的特殊婚礼。王福喜老汉和郭小女大娘早早就穿上了民政部门给置办的新衣,他们瞅瞅“鸳鸯戏水”的窗花和胸前  相似文献   

2.
唐亮 《社区》2002,(5):21-21
日前,湖南省平江县安定镇江东村敬老院举行了竣工典礼,8名孤寡老人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搬进了新家。至此,该县已有3家村级敬老院,24家乡镇敬老院总床位1120个,供养住院老人960人。  相似文献   

3.
罗颖  李群贵  康育生 《老友》2011,(4):39-39
在江西于都县,散居在农村的孤寡老人住进敬老院后,不仅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有不少老人还在这里找到了知己,喜结良缘,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浪漫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4.
《社区》2011,(31):23-23
中秋过后,北京市东城区民安社区在楼顶上种植的最后—批蔬菜成熟了,这些蔬菜送给了敬老院和社区内的孤寡老人。据民安社区居委会吴主任介绍,楼顶蔬菜每月能产70斤左右。  相似文献   

5.
河津市柴家乡樊家峪村的樊富录,当过11年兵,在部队入党,回家乡后当了17年村党支部书记。1985年乡政府办起敬老院,他被乡党委挑选为第一任院长。虽然每月工资只有65元,但他二话没说,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说:“我是苦出身,如今过上了好日子,全靠共产党,共产党员不能讨价还价,党叫干啥就干啥。收养‘五保’老人是个辛苦事,我一定把敬老院办好,让孤寡老人享一享社会主义的福。”办院期间,樊富录先后收养了22位“五保”老人,这些老人最大的90多岁,最小的67岁,而且有哑巴,有盲人,有的半身不遂,有的双脚残疾,有的腰腿疼,有的血压高,有的有心脏病,有的…  相似文献   

6.
人生的十字路口1990年10月,担任蓝坊乡蓝坊村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营长的刘金山接到通知,要他担任乡敬老院院长。始建于1958年的乡敬老院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很不方便,三幢破房子被列为一类危房,院里收养的9位孤寡老人中有2位大腿残疾,4位卧病在床,老人们...  相似文献   

7.
春节是普天同庆的节日。但是对于一些无人照料的孤寡老人,春节却成为了难熬的年关。2006年春节在上海市的宝山社区的社区医院,许多因病无法回家、或是疾病缠身的孤寡老人却欢欢喜喜地过上了年——76岁的孤寡老人成荣珍往年最怕过节,因为过去每到过年就孤伶难耐。今年春节,她却开开心心地过上了年:年初一有“女儿”戴莺陪伴,初二又有“大女儿”马溢欣陪着聊天。前日,“小女儿”戴曹洁又来到身边,逗她开心。一个孤寡老人,怎么突然间冒出来这么多亲人?原来,是宝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众多的“聊天护士”、“女儿”们的孝心,让这些孤寡老人找回了家…  相似文献   

8.
郭华元 《老友》2014,(7):30-30
在江西省永丰县龙冈畲族乡,有一位普通妇女,她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了畲乡38位孤寡老"人的"家",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为他们尽孝送终,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乖乖女"。她就是全省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吉安市巾帼爱心模范、该乡光荣敬老院院长罗芬英。(一)11年前,43岁的罗芬英放着村支书不当,只身来到离家8里路的乡敬老院,当上了孤寡老人的"保姆"。  相似文献   

9.
长文 《山西老年》2014,(2):28-28
女儿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这是相对那些儿女双全、能颐养天年的老人而言的。对于年事已高的孤寡老人来说,拥有一个"小棉袄"就是奢望。可对于长子县常张敬老院的五保老人来说,就没有这样的后顾之忧,他们生活得祥和安逸,因为他们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她会在他们身边喂水喂药,精心照料;在他们衣服被褥未脏的时候,她就会及时清理换洗。她就是被称为五保老人"贴心小棉袄"的乡敬老院卫生管理员——李秀籽。  相似文献   

10.
农村敬老院入住满意度的高低是影响敬老院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介绍了六安市农村敬老院的发展现状,并调查该市H镇三所敬老院,取得有效样本量128份,设置环境、设施、管理、医疗、饮食五个变量,各变量包含若干子变量;先对子变量进行分析,找出造成五个方面不满意的原因;再运用SPSS(19.0版)软件分析各变量,从总体上分析影响农村敬老院入住满意度的原因,最后给出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黎默 《社区》2013,(18):36-36
近日,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铜沛街道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内“夕阳红”敬老院,为总计105名60岁以上老人办理了《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这是徐州市为加强养老保障工作,提高老年人抵御风险能力采取的“安康关爱行动”。此次保险由敬老院出资为老年人购买。  相似文献   

12.
沙镇三日     
孟谦 《社区》2013,(24):1-1
老年照顾是本刊关注的内容之一,切身体验为老服务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对笔者来说很重要。近期,民政部机关为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开展了“百名处长进百家敬老院”的活动,笔者获得了宝贵的参与机会。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的“沙镇中心敬老院”的三天时间,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13.
陈萍 《金陵瞭望》2010,(28):21-21
近期.建邺区滨湖街道认真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一是为7920名退休人员建立管理台帐,并组织劳动人事协理员深入社区调查摸底.加强对人户分离退休人员信息跟踪。二是结合全区开展的“四走访”、“五慰问”、“六服务”等为老服务工作,对孤寡老人、家庭困难的退休人员开展服务.累计对94对孤寡老人和72个特困家庭进行了走访和慰问.  相似文献   

14.
地处鲁西南的山东省成武县康集乡敬老院,积极组织发动和鼓励院里的五保老人,参与形式多样的创收自给活动,成效显著。不仅提高了院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缓解了乡财政压力,减轻了农民负担。被省民政厅、老龄委命名为“文明敬老院”。 康集乡是一个仅有  相似文献   

15.
高玲 《社区》2005,(8):24-25
居民步行15~20分钟就可以到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按照正在制定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到2007年底,上海10个试点社区将基本完成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他有过美好的仕途,但为了这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他放弃了;他有过做老板挣大钱的机遇,但为了农村的养老事业,他也放弃了。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叫尚建华,现年62岁,担任沁水县中村镇敬老院院长至今已有22个年头。他用自己的毕生精力献身于农村的养老事业,用满腔的热情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时代颂歌。一尚建华天生聪明能干,20来岁就当上了村干部:他当过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大队主任、党支部书记,甚至还当过县委委员。县里几次在…  相似文献   

17.
苗向东 《社区》2012,(24):24
近日在北京一个新闻发布会上,魅力"中年大叔"吴秀波承认将母亲送入敬老院,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震动,有不少人对此不理解,甚至认为吴秀波对母亲不孝。过去我们有一种观念,只有那些没有儿女的五保户,那些走投无路的孤寡老人才住养老院,而幸福的老人一定是与儿孙们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也好有个照应。可如今这个观念得变变。  相似文献   

18.
当体弱多病的孤寡老人需要帮助时,他只要按下床头的“求助门铃”,热心的邻居就会在关键的时候出现在老人的面前,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这种“求助门铃”出现在北京市西城区厂桥街道办事处管区,是当地为解决孤寡老人的实际困难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据该社区服务中心吴士珍主任介绍,居民中的孤老、病残和行动不便的人员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特殊困  相似文献   

19.
从高中开始,做志愿者就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到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念书后,我有幸加入了“阿彦和他的朋友们”爱心团队。这是由知名主持人阿彦组建的一支志愿者队伍,团队经常去敬老院、福利院等地献爱心。加入后,几乎每月我都去好几趟敬老院。  相似文献   

20.
进农村敬老院,如今已不再是村民中无子女老年人的“专利”了。近年来城里老年人到乡村敬老院落户的日益增多,以致被形容为“老年人上山下乡新潮流”。 困守高楼 已是黄昏几多愁 随着城市住房问题逐步解决,每年都有一大批家庭搬进高层住宅楼。这对长期为摆脱狭小、拥挤、喧闹的居住环境而奋斗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乔迁之喜”。而那些退休闲居的老年人,却日渐觉得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