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佛、道和儒家思想对形成王阳明以"良知"为基础的"吾性自足"的圣人观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圣人观的主要内容是:在道德认识论上,圣人是道德主体和道德客体、知与行的统一;在道德行为上,圣人是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价值载体;在道德修养上,圣人吾性自足,具备最本质的人性。王阳明的圣人观是对先儒圣人观的"自我超越",完成了儒家圣人观从"庙堂"到"人间"、从"书斋"到"民间"的伟大转变,实现了儒家圣人观的世俗化、大众化和民间化。  相似文献   

2.
<淮南子>在<齐俗训>等篇中展现了别具特色的风俗观:其一,就风俗与人性的关系而言,认为"人之性,久湛于俗则易";其二,就"因俗治国"的构想而言,强调圣人"移风易俗";其三,在处理风俗歧异的态度与方法上,主张在"存异随俗"的基础上"化邪归正".<淮南子>一方面看到风俗对于治国理民的重要意义,以及君主对人民施行教化、"移风易俗"所能起到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认识到基于时代、地域差异的风俗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船山《俟解》通过对庶民之"恶"的刻画、对学者救世的义务和圣人教化作用的分析等来呈现他晚年的社会批判和价值关切.船山从明伦、察物、居仁、由义四方面分析了庶民的行为及由此而来的风俗之败坏和人道之丧失.船山期许学者立下希圣的志向,成就自我的君子品格,成为豪杰之士,以提振风俗之暮气,改良社会之积弊.从孔子的性习关系出发,船山阐释了"习"在造成庶民之"恶"中的作用,而圣人以人文化成天下也唯有依赖于"习",养"习"于童蒙以化"俗"正是其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4.
以敬畏之心克制人性弱点,以道德智慧抑制"丛林法则"的极端发轫,是人类必须承担的伦理责任,亦是儒家敬畏观氤氲着的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儒家敬畏观由孔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三畏"观开其端倪。儒家敬畏观之创生有其深厚的心理基础和道德根基:"万物有灵"的启示、"天人合德"的训戒、"允执厥中"的忠告、"系于苞桑"的忧患。儒家敬畏观为构建中国古代"天下有道"社会提供了思想文化资源,对后世社会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阿马蒂亚·森的正义理论,区分了先验制度主义与现实主义正义观,他的重要思想贡献是系统回答了"在不预设一个先验的、完美的社会终极目标的前提下,如何增进社会福祉与公平正义"的重要问题。森发展出了能力视角的建构性方法,并开拓了通过对话达成交集共识的现实途径。"超越先验正义"这一方法本身,具有丰富的思想意义,对我国的社会公平正义之实现,也富于现实启发性。  相似文献   

6.
荀子强调对不同事物的“类”的区分,他从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出发建构其理论体系。荀子的理想人格即圣人人格思想就是沿此思路而来,他提出圣人人格的根本特征是知通统类,核心是明礼义之统。荀子又把他的圣人人格思想贯彻于社会治理构想,从而提出了圣王以礼治天下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严羽的诗歌语言观与他诗论的整体思想是协调合拍的。他重视诗歌的音节,强调"一唱三叹之音",推崇诗歌音韵的抑扬顿挫的特点,反对押韵必有出处,反对和韵和俗韵,反对因韵害意,同时也批判了江西诗派"以文为诗"的倾向。在用字方面,他强调字眼,要求除俗句,用字不必拘来历,体现了他复古创新的诗艺追求。在句法方面,严羽继承前人的思想,要求参活句,重视诗的起结,要力避俗句和语病、语忌。在言意关系上,严羽要求言能达意,言意为一,在此基础上透彻脱洒,从而使诗歌获得空灵剔透、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载认为圣人的主要特征是:在主观修养方面,圣人能够知礼成性;在认识能力方面,圣人能够超越“闻见之知”而达到“德性所知”的境界;在与道、万物的关系方面,圣人能够体悟天道,应对万物时兼体而不累.张载所认定的模范圣人是孔子,同时认为他自己的心性修养水平也已接近圣人.张载的圣人观维护了传统儒家积极入世、注重道德修养的立场,但同时有重内圣而轻外王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金银润 《理论界》2010,(12):167-169
张载的"礼"有圣人之礼和天地之礼之分。以此为基础,他赋予礼以立体、修德、化俗和辅政等功能和价值。就具体内容而言,基于为封建统治服务的礼论无疑会伴随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通过他对礼的内涵的哲学升华,以及对其功能的多维开掘,其礼论给当今的个人、社会和政治等的建设以新的启示,即凸显了道德在理想信念、身心修养、社会风尚和政治治理等方面的巨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董仲舒将王道之依据上溯于天,认为是圣人承天意以从事的结果,并将人间的统治者确定为天之子,由此论证了现实政权的合法性;同时,他又通过"天立王以为民也"的设定,将人间统治者的统治置于以天道为依据的王道的规制之下。在此基础之上,他结合现实,对儒家视域中与王道相对的霸道,进行了论述,认为王霸皆本于仁,将儒法结合,并在治道层面主张德主刑辅,大德小刑,从而把儒法结合后的政治行动力契入儒家,使其主张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感和可操作性。由此,中国近千年的霸王道杂之的治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1.
谭解文 《云梦学刊》2006,27(5):5-7,51
发生在1961年的以郭沫若为核心的《再生缘》研讨活动,使《再生缘》及其作者陈端生获得了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郭沫若对《再生缘》思想艺术价值,作出了精辟的分析,对陈端生的家世、遭遇作了全面的考证。有关《再生缘》的研讨是一次纯粹的学术研讨,郭沫若在这次讨论中表达了对陈寅恪的尊崇与敬意。  相似文献   

12.
发挥社科学术研究对党的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根本途径在于构建二者的互动机制。一方面,要以党的事业发展的实践需要为社科学术研究和党的理论创新的共同指向,以民主的氛围尤其是发表意见的自由为二者有效互动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要建立二者广泛的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建立党内重大事务、重要信息公开制度,并通过改革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办法,转变党政咨询机构、政策研究机构的职能,改进和完善党对社科学术研究的领导方式。  相似文献   

13.
徐复观是在传统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双重背景下思考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在他看来 ,古代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在观念上突破了专制政治 ,但无法在思想上建构民意的主体性。中国的“道统” ,徒有个人道德 ,缺乏制度化的组织。在政治之外 ,没有社会的立足之点。因而 ,徐复观提出了现代知识分子必须在知识和人格的基础上重建社会的立足点。这一观点 ,继承了传统主义又批判了传统主义 ,吸收了自由主义又反思了自由主义 ,有其跨世纪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墨学作为战国显学之一,被战国中后期诸子关注、评说。《庄子》反映了彼时的儒墨对立及诸子互辩,表现了对墨家学说的批判态度,介绍和评论了墨家治世理论、人格精神、后学派别等,反映出战国中后期墨学流传中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5.
冯洁 《北方论丛》2011,(1):93-97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都经历过进化论信仰的时期,他们对于平等的理解不是简单地重复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而是掺杂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进化论思想中的平等观念。他们一方面接受唯物史观,追寻着社会不平等的终极原因——经济不平等;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在经济平等的基础之上,追求人格的平等;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理想模式下的平等观,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陈独秀与李大钊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发展的基本进路  相似文献   

16.
路翎小说中描述的疯癫诸相,如自虐、极端狂妄自大、虚妄的幻觉体验、道德上的自我惩罚、情欲绝望的兽性等,既是社会真实情状的书写,又是他的挖掘人物“原始强力”和发挥作家“主观战斗精神”文学观念的集中体现;这不但强化了作者对造成疯癫的黑暗丑恶社会愤怒的控诉,而且拓展了人性书写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女神》是郭沫若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在《女神》中,郭沫若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抒情主人公——“大我”。这个“大我”一方面追求个性的解放与自由,反对封建的束缚与压制,追求立人这一时代主题,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的启蒙与改造,追求民族的新生,参与到立国的时代浪潮中去,实现了立人与立国的完美结合。“大我”这一形象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重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骆正林 《兰州学刊》2011,(10):33-39
中国社会的转型使公众的社会心理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随着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功能分化,中国人的生活空间、精神空间被放大,公民的人格更加独立,参政热情明显提高,契约意识普遍强化,国际意识逐渐增强。另一方面,因为社会结构、制度环境的变化,在传统与现代、进步和落后的碰撞中,社会心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如落后心理乘虚而入,社会诚信遭遇挑战,仇富仇官心态严重,维权事件频繁发生等。社会心理的负面效应,并非只是社会进步的阻碍力量。只要社会能够正确地对待、引导,负面社会心理不但不会起到负面作用,反而会提高社会肌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相似文献   

19.
洪琼 《学术探索》2014,(9):137-141
在霍布斯看来,人天生就是激情的动物,但是,这种自然激情还具有一定的反社会性。对于如何将人的自然激情转变为政治激情,霍布斯认为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以惩罚来纠正臣民的消极性激情,以奖赏来鼓励臣民的积极性激情;另一方面,还必须对臣民进行政治教育,化臣民的被动激情为主动激情。可见,他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培养合格的公民以及保持国家的稳定与繁荣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个性的发展是马克国主义人学的核心问题 ,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目标和条件。现代社会对的人个性的发展具有张扬和压抑的双重影响。现代社会对人的个性的压抑既不利于人的个性的发展 ,也不利于现代社会本身的发展。因此 ,必须协调现代社会与人的个性共同发展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应该重视它与人的个性协同发展的关系。现实中 ,人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现代社会与人的个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