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在创新教育下,作为一名新型的音乐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个人文化素养,掌握更多的现代化教育技术,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从而适应现代音乐教育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科学文化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文化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与科学实践活动相联系的知识、方法、态度及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思维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状态,它崇尚客观经验,提倡开拓、进取的人生观,对近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素质变化具有深刻影响。科学文化是近现代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运动的基础。近代科学课程的建立,现代教学方法的确立,当代教育思想的更新,都与科学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精华的结合,将会对教育的发展产生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师范院校是培养师资的摇篮,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化师范教育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结合师范院校在一定地域文化、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索素质教育对师范教育的客观要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师范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作为理论基础,并以素质教育的开展进一步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从而在二者结合中推进师范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4.
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探索潘达微,张瑞林随着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现代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更新,我国多年来的体育教育改革,确已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从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的体育教育改革中看,仅限于体育微观领域和浅层改革,并未把体育放在整个教育的大系统...  相似文献   

5.
发展民族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阿坝州经济社会进步的最主要杠杆之一。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要立足社会大视野,协调与经济、文化的关系。从经济改革的角度出发,立足现实、考虑未来,按照阿坝州经济社会需要调整教育结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强学校生机和活力;适应劳动力结构变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文化环境的角度出发,民族教育发展要适应民族文化,融合民族文化,同时要发挥教育的整合功能,促进文化更新。  相似文献   

6.
一场实质性的教育改革,包括社会文化价值、教育体制机制的整体性转型,即教育范式的转变.它是以理论创新、文化更新为先导的.为此,需要深入的社会动员和广泛的公众参与,凝聚改革共识,探索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知识生产和社会创新的新特征,重视自下而上、在基层发生的“静悄悄的革命”.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落实和放大“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新机制,通过改善政府治理,简政放权,激励地方和基层创新,培育学习型个人和学习型组织,形成上下结合、多方合力的新局面,推动教育范式的整体改变.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影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会负面因素有四个主要方面。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有社会诚信体系的解体、传统价值基础崩溃、大学本质精神和灵魂的丧失、利益"瓶颈"的制约、社会舆论环境不良等。在政治与法治环境方面,政府干预过度,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足;法制建设不够完善,教育改革和发展尚缺乏良好的法治环境。在社会阶层和社会关系方面,社会阶层复杂多变,教育公平公正面临严峻考验;关系文化盛行,教育腐败和寻租行为相当严重。在教育文化环境方面,教育信仰和理想缺失,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比较盲目;公众信心不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民众基础薄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发展不协调,教育改革成效难以显现;传统教育价值体系逐渐解体,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尚未建立,教育现代化面临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困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困境有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没有最终界定,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进展;教育理论界关于素质教育改革理论先行还是实践先行的争执直接影响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对素质教育改革困境的系统性、社会性认识不足;社会条件准备的程度从根本上制约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度;建立社会对教育公平的信心,逐步消除社会对改革现行招考制度后能否保证考生升学机会公平的顾虑是困扰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也是教育部门,更是社会管理机构必须攻克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加速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节奏,加速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速度,加速了科学、技术、生产和服务一体化进程。由于这种高速发展,使未来的教育更加趋向现代化、社会化、国际化、系列化、综合化和特色化。我国政府极为重视未来的教育问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相似文献   

10.
当代教育家沈亦珍在其70余年的漫长教育生涯中坚持进行教育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沈亦珍的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学制改革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沈亦珍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给予后人许多启示。为了获取教育改革的显著成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重视实验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鉴先进教育理论,坚持学习国外经验与适应中国国情相结合。沈亦珍的教育改革探索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至今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和实践的中心课题。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能力的提高,教师人格的重塑。教师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负有特定的社会使命,需要努力学习,完善自身角色,为素质教育工程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才干。  相似文献   

12.
在急剧变革的社会中,教育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转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尽快调整角色、更新工作方式、掌握新技能,从而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一项关于基础教育改革论坛的召开,让教育改革再次成为了时政热点,推进中小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减轻教育负担、促进教育公平,都随着半个多世纪,各代领导人的关注而不断被提及,现今的高考试点改革、基础教育改革等政策的不断提出也使得减负这一熟悉的问题再次被广泛关注,而减负工作的现今状态和存在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必将为其持续推进和取得突破性进展铺平道路。本文旨在对家长观念和行为对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影响的研究与分析,从根本上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改进家长教育方式来继续推进减负工作,近而实现家长、学校、社会三方联动实现小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教育改革,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行新学教育,然而这种靠政府强力推行的新教育在乡村社会发展却举步维艰,与传统的私塾教育相比处于弱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新教育不为广大乡民所接受,乡民抵制新学是一个重要原因。从文化竞争的角度剖析这些原因,无疑对我们正确认识乡村社会的教育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走向综合是现代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 要,是解决困扰当今人类社会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工程教育及其人才培养与现代科 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综合对工程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工程 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学科综合的四条对策,即以系统综合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以工业 界的需求期望为目标,重构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多学科的工程研究为先导,培养高素 质的师资队伍,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基础,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世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动因李斌本世纪80年代又一次掀起的世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热潮[1]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它是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反映,它也与各国中小学教育内部的现实状况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外部动因80年代以来,各国的政治、...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疾速变迁,“文化反哺”逐渐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文化积累和传承的主渠道,与“文化反哺”存在天然的耦合。面对“文化反哺”的现实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和角色定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加速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对“文化反哺”中消极因素的辨析能力,才能促进“文化反哺”积极效应的充分释放和文化双向传承的良性互动,提升高校思政教育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并最终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程中,严复、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及杨贤江等有识之士通过学习、借鉴西方教育思想,改造、更新传统教育,提出的“三育”、“四育”、“五育”及“新五育”教育宗旨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逐步深入的认识,深刻地反映了近代教育价值取向及精神层面的嬗变,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也能够为当今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作弊是困扰高校教育者的一个问题。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历史传统、社会文化、个体生态位等都会对大学生作弊产生一定的影响。它的出现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对教育效果影响和制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各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的产物。当时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进展缓慢,只是一种国际教育思潮而已。时至今日,在当代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急剧变化中,终身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为许多国家所推崇,并成为指导一些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理论。我国的教育改革还比较落后,教育改革步履艰难。笔者以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必须更新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大经济、大科学、大生产相适应的“大教育观”。把终身教育理论作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开创中国教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