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語の方言語彙の全国的分布について、日本の言語学者は「日本言語地図」に着目して、それを東西対立、太平洋側と日本海側の対立、周圏的分布、交互分布などのグループに分類した.このような分布パターンができたのは分布構成原因があるのだろう.本文では、日本語の方言各パターンの形成要因をめぐって述べながら、日中の方言形成要因の比較を行って見る.  相似文献   

2.
日本の方言の全国的分布について、日本の言語学者は「日本言語地」に着目して、それを西立、太平洋と日本海の立、周圈的分布、交互分布などのグル プに分した。このような分布パタ ンができたのは分布成原因があるのだろう。本文では、日本語の方言各パタ ンの形成要因をめぐって述べながら、日中の方言形成要因の比較を行ってる。  相似文献   

3.
本文題目所指的「教學」係包括教与學而言。所用「語言」一詞在一般情况下係指以北京話為基礎的現代漢語;(現在政府雖然還沒有明令以何種方言作為現代漢語標準語的基礎,但從事實上看,現代漢語的標準語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的。)所謂「語言規律」,則係指語言的内部規律,包括語音系統、詞彙以及語法構造的内部规律。「内部规律」一语是斯大林同志用过的話,因為語言雖然「随着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随着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學問题》中譯本頁20),但是,作為一種有「宨T特點」(斯大林語)的社会现象來看,語言自然有其不受其他社會现象支配的内部規律存在。斯大林同志在《論語言学底幾個問題》文中緊接着阐明語言的特點之后,就指出正因為語言有它的宨T特點,所以才是独立科學——語言学——底研究對象(前揭書頁35)。而語言發展的  相似文献   

4.
漢語簡說     
序目 1951年担任「中国語文概論」課时,写出了一篇「汉語的声音」;1952年写出了一篇「汉語的語法」。1954年任「中国語言学」課时,又写出了一篇「汉語的詞汇」。1955后任「古代汉語」課时,写出了一篇「汉語的比較」。1956年任「現代汉語」課时,写出了一篇「汉語的涵义」。就这样,逐年增加篇章,随时加以修訂,经过了五六个年头才写成了目前的「汉语简说」。「汉語简說」共分五篇:第一篇是「汉语的涵义」,第二篇是「汉語的詞汇」,第三篇是「汉語的語法」,第四篇是「汉語的声音」,第五篇是「汉語的此較」。全稿从普通語言学的观点,簡要地介绍汉話的一般性質,自己虽然也有些不同的說法,但这些說法也只是融会于全稿之中。譬如解放前一般語法学者把汉語的语词分作八九类,我当时从千百例句中把它归納为十三类;解放后又重新釐訂为十二类,目前已有些学者体会出来十二詞类的說法,有的連十二詞类的类别也都是跟我的說法不謀而合的。又如国际音标簡表是根据我十几年教學和研究的实践制定的,这对作方言調查,学习普通话、学习语音知識都会有些帮助的。其中有些汉語的内部規律是从研究中归納而出的;有些例証也是从教学的过程中积累的。虽然如此,但它仍不失为論述汉語一般性質的概說。  相似文献   

5.
日语词汇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和語」、「漢語」、「外来語」和「混種語」四种。颜色词是根据概念意义划分出来的词类,主要用来描写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色彩。本文对日语颜色词进行「語種」的调查,分析了日语颜色词各「語種」的构成比率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有着悠久的交流史,而语言必然是交流的工具和先行。任何文化交流包括文字交流必然是双向的,作为日语,其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人对日语的理解与接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先后经历了原始「錄音(ろくぉん)」阶段、「寄語(きこ)」阶段(即翻译阶段)、「仮名(カナ)」的「伝来(でんらい)」阶段。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は、『日本語能力試験出題基準』から2~4級の同義的な和語副詞と漢語副詞10対を選定し、日本人大学生を対象にそのイメージと、場面による使い分けを調査し、分析してそれらの文体的特徴を明らかにした.簡単に言えば、和語副詞では、イメージと使用場面の相関が顕著であり、一般的な「やわらかい→くだけた場面で使用される」という印象が裏付けられたが、漢語副詞のイメージと使用場面の相関は複雑であり、一般的な印象とはかなり異なっていることがわかった.  相似文献   

8.
从共时的角度考察日语中由「あいだに」和「うちに」构成的时间复句的用法.考察结果显示,「あいだに」和「うちに」均表示一定的时间范围,多数情况下可以互换,但二者存在情感色彩上的差异.「あいだに」仅用于客观陈述主句谓语的时间范围;而「うちに」在表达时间关系的同时还可以表示前后项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或伴有说话者主观的紧迫感或意外感的语气.「うちに」这些用法来自「うち」所具有的[对立性]这一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9.
现代日语敬语的表达形式繁多,用法也非常复杂,往往因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以及人际关系的不同而变化,颇难正确把握和运用,其中敬语接头词「お」和「ご」最具有代表性。现代日语敬语具有体现日本人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交际艺术的语言精华、必备的基本教养和不可缺少的社交润滑油的性质,其特点是相对性、社交性和受惠性。  相似文献   

10.
在古漠語中,有两大类型句子里的「为」字自清朝以来被許多学者誤認为是語气词:一种是「何以……为」类型句子里的,另一种是「无以……为」类型句子里的。其实这些「为」字都是动詞。为了說明「为」是动詞,我們先列出这两大类型的例句,然后再加以分析、論證。  相似文献   

11.
如今,学习日语的人越来越多,职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在如林的强手中脱颖而出,能力、专业知识、个人素质等等固然重要,但是敬语的运用也是胜败与否的关键所在。所谓的敬语是对他人表示敬意时使用的的语言。大体分为美化敬语、自谦敬语、礼貌敬语和尊他敬语四种。众所周知,日本人彬彬有礼,而去过日本的人体会会更为深刻:敬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敬語がてきる=言葉 づかぃのきれぃきれぃな人=てきる人=得をする;敬語がてきなぃ=言葉づかぃな知らなぃ人=てきなぃ人=損をする。也就是说是否能够运用好敬语将决定得失成败。  相似文献   

12.
引言哈尼[x(?)ni(?)]的語言系統是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彝語支。羅常培和传懋勣兩先生在他們的「國內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概况」一文裡也是這樣的說。據我從前所調查的,這種語言是分佈於雲南的南部和西部。元江的哈尼、峩山的糯比和必約等所說的話跟這裏的哈尼語都很相近;我們可以說,它們只是一種語言裡面的幾種不同  相似文献   

13.
和中国人相同,古代日本人的姓名结构也是由姓氏和名字组成,但是古代日本的姓氏文化有其独特性。「うじ氏」和「かばね姓」结合起来构成了古代日本人的姓氏。日本古代公卿贵族的姓氏多源自地名;中世武家的姓氏「みょうじ名字」也多源于地名。江户时代以前,日本人将「名字」作为表现家族由来的符号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1875年明治政府颁布《苗字必称令》以后,很多人应急随意地给自己起了「名字」。姓氏反映出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是以血统为纽带形成的宗法社会,而日本社会是以地缘关系组成的集团社会或等级社会。  相似文献   

14.
日语中的形式名词有很多,常用的形式名词有:の、こと、もの、ところ、わけ、はず等,由于形式名词不表示具体的意思,在使用时一定要跟在具有实质意义的连体修饰语的后面使之具有体言的性质,因此也是困扰日语学习者的难点之一。而形式名词中的「ノ」和「コト」由于使用频率高,掌握这两个形式名词的用法极为关键,本文主要以形式名词「ノ」和「コト」为例,通过举例论证浅谈其用法及规律所在。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中常常被称为「拟声词」、「拟态词」,即"オノマトペ(onomatope)"是极其丰富的一门语言,日语文章及会话中大量使用.学界从各个领域对"オノマトペ"进行研究,但对在「拟态词」的下级分类中出现的「感觉拟情词(gijyougo)」和「感情拟情词(gijyougo)」为中心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むかむか」作为具体实例,通过对『拟声拟态词词典』、日语语言文字数据库及日本明治以后的文学作品里出现的部分例句的使用实态的分析,记述了单一的"オノマトペ"是如何实现其范畴间的转换和意义上的扩展.  相似文献   

16.
日语属SOV型语言,与SVO型语言体系的中、英文异多同少.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上的近似与思维方式的灵犀相通应该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从思维方式和语言心理上分析,日本人偏好从事态结果上进行表述,日语属于"不及物型语言「なる型言语」",而中、英语则多以动作行为的施事方为表述中心,属于"及物型语言「する型言語」".因此,同样的内容,往往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7.
李奇术 《肇庆学院学报》2011,32(6):46-49,84
在当代日语的实际应用中,能表达动作刚刚结束,状态、结果刚刚形成的句式很多。动词连用形下的结尾词「…たて」和动词过去式后的副助词「…(た)ばかり」(相当于汉语的"刚…(好的)"、"新…"等意思)就是其中的一组。其用法、意义极为相似。可是,在语境、说话人的认识、理解和价值观等方面确有一定的差异。在尊重、借鉴各名家高论的基础上,以著名语言学家森田良行先生的《基礎日本語》一书为依据,就「たて」和「(た)ばかり」的用法、含义、论述等做一分析、归纳、添加,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从有声語言的角度來看,厦门話是汉語系統的一种方言,具有汉語最突出的三个屬性,即: 1.音節的意义为声調所决定。音同而調不同,則意义各異。2.元音在音節中佔首要位置}輔音不存在。3.送气与不送气的清塞破音与清塞擦音,形成独立音位。除了上列汉語共有屬性之外,厦门话还有一些特性,在語音学上颇佔重要位置,这些特性是:  相似文献   

19.
在日语的学习和研究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近义词,通过分析「かなしい」和「さびしい」不可互换的例句来探究「かなしい」和「さびしい」在意义上的区别。同时,再通过分析「かなしい」和「さびしい」可以互换的例句来研究同一个句子在使用「かなしい」时和使用「さびしい」时其意思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しだ」和「しな」这两个词在日语中都有表示时?时候的意思。通过对这两个词的考察和分析,得知「しだ」是日本古代奈良时期使用的词;「しな」是从近世的江户时代开始使用的词。「しだ」是「しな」的古语形式;「しな」是「しだ」的转音。这是由于发生了辅音相通的音韵交替现象,「しだ」才转变成了「し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