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11月23日至28日在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举行了《艺术生产原理》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成员近30人,来自黑龙江、河北、湖南、贵州等地。他们中有副研究员、副教授、讲师、研究生以及文化部门的机关干部、办事员;有公费的,也有为学自费前来的。《艺术生产原理》一书自1989年8月出版后,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应国内一些同志的要求,受国家教委委托,由武汉大学中文系承办举行了这个研讨会。其目的是为了引起文艺理论界对该书的深入讨论,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共同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校中文系副教授杨守森的文艺学美学论文集《审美本体否定论》最近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继《艺术想象论》之后出版的又一部个人论著。该书约28万字,其中大部分论文已在国内报刊上发表过,堪称作者十几年来研究文艺理论、美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成果的结晶。在文艺理论领域,他的《也谈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原则与创作方法》、《现  相似文献   

3.
由武汉大学社科处和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联合举办的利比亚长篇小说《昔日恋人》研讨会于1997年5月20日在武汉大学人文馆举行。研讨会邀请了《昔日恋人》的作者法格海博士、中译者李荣建副教授、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江伙生教授、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复道、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陈美兰教授等30位专家、学者、作家、评论家以及新闻工作者出席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0余篇。会议就《昔日恋人》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小说的艺术结构、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讨论,并对该书的中译本为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予以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邵建的《文学与现代性批判》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体等文艺根本问题上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观点。该书重新论述了艺术功能论,认为文艺不是意识形态,文艺观点才是意识形态,把已经定型的二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变易为三位一体,阐述了许多具有创意的新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周谷城发表了好几篇论文和荅辯同志们批评他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內容涉及到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美学和文艺理论各个方面,但着重地闡述了他的美学观和文艺观,对美学和文艺理论中一系列的根本问題,如艺术的源泉问題,艺术创作问題,艺术发展问題,艺术的社会作用问题,艺术批评和艺术欣賞的问题,等等,提出了与毛泽东美学思想和文艺理论根本对立的理论。而阶级调和论和人性论則象根黑线贯串在他全部理论中,这突出地表现在周谷城的时代精神观和真实感情论中。本文只准备从周谷城的时代精神观和真实感情论来揭露他的阶级调和论和人性论的內容及实质。  相似文献   

6.
"文艺理论视野中的中国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11月15日至18日,由苏州大学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常熟理工学院(筹)人文系等联合主办的“文艺理论视野中的中国问题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市东吴饭店举行,来自全国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近六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试图通过对中国问题所包含的中国经验的总结,来建立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与会者围绕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著名学者徐中玉、钱谷融、张德林、朱立元诸先生就大家关心的文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近年来,以文艺理论研究为主题的会…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与本刊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5月22日在文学院召开,本市文艺理论界著名学者、专家,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兼职教授贾植芳先生、蒋孔阳先生、兼职副教授、复旦大学出版社文科部主任林骧华先生;《文学报》社社长储大泓先生、副总编辑曾文渊先生、上海大学副校长林炯如、党委副书记杨慧如以及文学院的李庆云、朱剑良、储考山等领导同志参加了  相似文献   

8.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科学地分析了文艺领域面临的新态势、新情况、新问题,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怎样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文艺工作的方向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遵循。这篇讲话,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时代语境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丰富和深化了毛泽东文艺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有力地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方面,这个讲话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导文艺工作的又一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9.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是文艺本质问题范围内的一个根本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形成了不同的文艺观。生活是文艺的源泉,文艺是生活的反映。是坚持这一点,还是否定这一点?从哲学上基础上看,这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文艺观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从人类文艺实践出发,又吸取了前人文艺理论中合理的内核,明确地指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四十周年,中文系文艺理论、外国文学教研室于五月十八日举行了学习《讲话》的小型座谈会。文科处、学报编辑部的有关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学术动态     
镇江市第二次文艺理论研讨会,1991年12月27、28日在市府举行。我校的市文联各协会理事赵绍虎、王晓坤、苏学文、周仲器和文艺理论研究工作者徐秉忱、石复生、芮月英、唐戈等出席了会议。他们向大会共提交了论文6篇。 我校第十届学术讨论会,教学研讨会文科组会议,1992年1月2日下午在英语系大教室举行。在大会上宣读的论文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反映论》(徐秉忱)、《移花接木,精泛结合——精读课教学中的泛读性》(成善祯)《模糊数学与认识论的发展》(孙剑平)、《师范院校美术理论教学的思考》(徐伟灵)、《西方“和平演变”战略与我们的对策》(李传良)。  相似文献   

12.
新千年伊始,由武汉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和《证券时报》联合主办的国内首次产学结合的财经新闻研讨会──“21世纪中国财经新闻高级论坛”于2月26-27日在武汉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方汉奇、蓝鸿文、喻国明,中国社科院陈力丹,复旦大学李良荣,清华大学刘建明,南京大学丁柏铨,武汉大学马费成、罗以澄、单波、秦志希,郑州大学董广安,《证券时报》武凤仪,《中国记者》幸培瑜,《经济日报》李洪波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实务界的代表7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着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十分关注的“21世纪中国财经新闻走势与对策”、“互联…  相似文献   

13.
为了总结我国古文文艺理论发展的历史经验,建设具有我们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我校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部分同志编辑了《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文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文学艺术思想(包括文学、音乐、绘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 7月 2 3日至 2 6日 ,由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桂林市对外人民友好协会、武汉大学美学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单位联合主办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承办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市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国大陆多所高校和研究部门共 58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一、回顾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与阐释的发展历程 ;二、分析当代文化语境下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15.
利比亚小说《昔日恋人》研讨会综述谭辉霞由武汉大学社科处和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联合举办的利比亚长篇小说《昔日恋人》研讨会于1997年5月20日在武汉大学人文馆举行。研讨会邀请了《昔日恋人》的作者法格海博士、中译者李荣建副教授、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江伙生...  相似文献   

16.
我院中文系和数学系分别在六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六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举行了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这次研究生论文答辩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审定首批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规定进行的。中文系元明清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我国著名学者、中山大学中文系王季思教授和武汉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健章教授、我院中文系主任朱祖延教授、湘潭大学中文系主任羊春秋副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黄天  相似文献   

17.
编写新的《文学概论》教材,不仅是改革中文系文艺理论教学、恢复文艺理论的社会声誉的必要步骤,也是不断发展着的文艺实践对高校文艺理论教学提出来的紧迫任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文艺理论的建构如何推进?细审近30年来学科反思成果,最重要之一是对20世纪美学、文艺理论逻辑基点囿于“大哲学”之实践(劳动)论、经济基础决定论局限的认识。与此同时,文化作为历史与现实的共时结构体系及本体性功能日益揭示凸显出来。文章就人的文化存在、文化对审美艺术活动的本体意义与文艺理论的创新建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吉首大学文学院四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 1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与学术创新研讨会”于 2 0 0 2年 9月 2 1日至 2 3日在湖南吉首大学召开。来自黑龙江、北京、上海、江苏、山西、福建以及湖南等省市的 4 0  相似文献   

20.
从先秦到西汉时期,人们普遍认为美刺讽谏是文艺的根本功能。西汉时期的辞赋创作,就是以讽谏文艺观作为指导思想。司马相如生活在汉家走向盛世的凯歌声中,凭借诗人对时代精神的特殊敏感,他意识到大汉盛世正向他走来,为此他创作了歌颂大汉天子声威和汉家盛世气象的《子虚赋》、《上林赋》,而他在理性上所接受的又是讽谏艺术观,这种文学观念使他在大赋结尾之处加上托讽之笔,由此形成汉赋“劝百讽一”的典型艺术结构。汉赋“劝百讽一”现象,反映了文艺理论建设落后于创作实践的窘困。直到东汉,班固才在《两都赋序》中提出可以用汉赋来润色鸿业的文艺新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