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部毁誉参半的畅销书──美国小说《飘》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飘》是在我国流传最广的美国小说之一。自1940年它的首册中译本出版到1991年其续集《斯佳丽》的译本问世,我国评论界对其聚讼不一,毁誉参半,五十年代以来的三次讨论大致环绕着小说对南北战争、对奴隶制度的态度,对主要人物部思嘉这个形象的意义判断而展开的。作为一部文学作品,《飘》虽有对奴隶制批判不力的缺陷,但它对奴隶主经济崩溃加速军事崩溃和对郝思嘉资产阶级化过程的描写都真实地揭示了奴隶制度崩溃的历史趋势,其认识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
《飘》除了反映了以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美国南方社会生活,塑造了一个敢做敢为具有浓厚女性意识的女主人公之外,还带我们走进了美国南方社会的深处。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南北战争的起因以及过程,了解美国南方社会那根深蒂固的保守主义,以及这种保守主义对经济、社会、人类的束缚。南北战争冲击了南方社会的保守主义,战后一切都已经改变,但是南方人民的保守思想仍旧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3.
从小说文体的内涵精髓而非现代小说的一般形式出发 ,应以“唐五代通俗小说”代替“唐代话本”概念 ,指称唐五代以通俗语体包括通俗说唱语体写成的虚构性叙事作品。它们是我国古代通俗小说的一个强劲而耀眼的开端。这不仅是就量而言 ,更是就其具有丰富、深刻的美学和历史价值而言 :在遗落当代史的时候反映了当代史 ;其诗笔、诗思、诗情可与文人传奇相互映照又迥然不同 ;特别善于“把死历史作成活戏剧” ;在小说题材、形象和描写技巧诸方面均取得可观成就  相似文献   

4.
王熙凤和郝思嘉是两位世界闻名的文学形象,她们均具有旺盛的精力和超群的能力,同时,她们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个性突出,性格复杂。虽然二者因为时代、国度的不同也有许多差异,但是,她们都是同时代生活的强者,都创造了不凡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简·爱》和《飘》两部作品分别塑造了两个出身平凡中却具有独特思想的女性---简·爱和思嘉·奥哈拉。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简·爱》和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飘》都称得上是描写旧时代女性中最经典的著作,这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表现出了敢于对抗时代、追求自由和平等权利等鲜明的人物特征。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受到了旧时代社会压制,但最终通过行动收获到了真爱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经典《红楼梦》与《红楼梦》的经典化,是通过基础性平台建设、专门性研究以及现代性传播来实现的,它既涉及原著的作者、最初的评者,也涉及广泛的读者和传播者以及专门的研究者.《红楼梦》的经典性是通过该著在后世的广泛阅读和传播、不断深入研究和反思的过程得以证明,而不断证明其经典性的过程,也就是其经典化的过程.经典《红楼梦》及其研...  相似文献   

7.
英国作家、学者J.R.R.托尔金的幻想作品因具有通俗小说的身份而遭遇主流文学界的长期边缘化。为了使托尔金的作品取得经典地位,西方托尔金研究者采用了转换研究视域、建立评奖机制、将托尔金引入教学体系、与电影媒介合作等策略,为我们观察通俗小说的经典化模式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对傅东华在《飘》的汉译本中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指出从目的论看这些策略的运用与傅东华的翻译目的有关,而其翻译目的又受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因此应该将傅东华的《飘》汉译本置于客观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上善若水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它博大精深,富含哲学智慧;而媚兰是美国现代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作品《飘》中的重要人物。本文通过分析,揭示出媚兰的处世方式与上善若水思想颇具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发行业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是复杂的,不可一概而论。据文献记载,在明代文学家中,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和袁中道最早获得《金瓶梅》全本,且认为此书有很高价值,然而此书却没有能够在袁氏家乡湖北出版,沈德符从袁中道手中借抄全书带回苏州,不久《金瓶梅》刻本在苏州面世,从而推动了世情小说的发展。《金瓶梅》的出版发行证明,通俗小说创作与出版发行之间,起主导作用的可能不是作家,而是出版发行商及出版发行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性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显示了女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和对自主权的追求。在战前、战时和战后,斯佳丽女性意识的体现都充分揭示了其不屈不挠、勇敢坚强、不轻易认输的性格。战前,斯佳丽抛弃了传统淑女应有的礼节和矜持,敢爱敢恨,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爱,女性意识有所体现;战争期间为了生存,她摒弃了贵族小姐的娇气和风度,勇敢地担当起保护家人的职责:战后又勇敢地冲破女性身上的种种枷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叙事话语为视角,指出《飘》的可读性源于作家密契尔创作中的诸多女性特征,如遵循女性阅读习惯构建文本体系,用女性眼光发言,以女性心态轨迹组合戏剧性情节,借助话语对答,巧用心理分析等,并阐明女作家在叙事话语领域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飘》中的斯嘉丽具有良好的家庭身出、迷人的外表、叛逆的性格、坚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自私的本性、女性的幻想等人物特征。这些独特的人物特征与外界环境相互结合,是她拥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及失败的婚姻生活的主要原因,这些特征对其最终命运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飘》的两种译文为材料,在对比分析典型段落篇章的基础上,阐释"传神"的重要意义.首先简要介绍该小说的艺术特色;然后在对比分析译文特点的过程中展示传神理论的内涵;最后强调自己的论点,提出文学翻译中应贯彻传神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飘》中以美国南北战争带给南方的深重灾难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悲剧命运。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飘》的数位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父权制文化是斯嘉丽和其他数位女性人物的悲剧的根源。因此我们要关注女性生存和生态危机,尊重女性,热爱自然,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言语行为理论可以移植到言语反语的研究中。运用该理论品读文学作品中言语反语这一语言手段,能较深入地感知言语行为语用意图和言语反语实质及形成机理。从言语行为的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MargaretMitchell代表作《飘》,可知言语反语是间接言语行为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违抗合适条件是履行言语反语行为的基础和前提;领会言语反语的言外表达效力是理解作品灵魂和反语机理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文明转换与人的命运──《飘》重读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命运是文学最为关注的内容,而人的命运往往在文明转型时期,亦即社会动荡时期得以最充分的展示。从对《飘》的重读,从对斯嘉丽再生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阐释文明转换与人的命运之间的关系,并重申文学是以人而不是以政治或其他什么东西为中心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解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飘》中的主人公郝思嘉是世界文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物形象。她之所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于郝思嘉表现出来的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坚强的性格和现实的人生态度、身处逆境而不甘沉沦的精神、顽强的生活能力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在于郝思嘉形象所蕴涵的关于现代人类的某些带普遍性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形态以及作家对此的独特审视与参悟;在于作家把握这一形象时所选择的视角与现代读者的心理、心态、情绪、意识极为切近;在于《飘》中郝思嘉形象所折射出的女性价值观使她具有了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红楼梦》与《飘》都蕴涵着家园追寻的母题。面对身体和精神的放逐,“水男儿”贾宝玉退守大观园,审美化地建筑起身体的家园,又用林黛玉的知己之爱营造起精神的家园。当这两个“此岸”家园毁灭后,贾宝玉升入“庄禅”的“彼岸”家园,以求得向上的解脱。而“女海盗”斯卡利特则冲入亚特兰大,征服般地建构起身体的家园,并用瑞特.巴特勒的知己之爱营造起精神的家园。当“此岸”的双重家园失去后,斯卡利特回到“基督”的“彼岸”家园,以求得向下的救赎。中西民族精神和宗教精神虽有殊途,但对“家园”的追寻终究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