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在对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识别损害或增进消费者信任的因素,通过食品安全规制对风险认知的影响,得出食品的品牌,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及时公布等为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企业方面因素,电视媒体对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有正向引导作用,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影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认知,提出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武汉市民问卷调查,将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操作化为3个方面的内容,考察当前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社会地位分层的3个经典指标对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影响各不相同,其中家庭年收入与职业类别对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有显著正效应,而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不同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水平的消费者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会采取不同的回应方式。由此建议从宏观层面加强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从微观层面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网购食品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的信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网购食品安全问题普遍较为关注,但对网购食品的食品安全状况缺乏信心;消费者网购食品的频率、网购食品的花费、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态度、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是影响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心的重要因素.由此建议通过健全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建立网购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等提升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心.  相似文献   

4.
采用西安市区消费者的调研数据,分析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感知风险的认知程度,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影响感知风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人口特征在转基因食品感知风险上存在显著差异,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转基因食品知识、社会信任与感知风险呈显著负向关系,对健康的关心与感知风险呈显著正向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外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决定食品安全行为的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观认知而不是风险本身。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主要由消费者对风险的熟悉程度、对风险的恐惧感和风险暴露程度等因素决定。社会和心理因素扭曲了,更多时候放大了食品安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一般可从六个维度来解释,即身体损失、性能损失、金钱损失、时间损失、社会损失和心理损失。风险认知超过一定水平,消费者会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自身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认证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山东省济南等城市的实地调查,研究了消费者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等安全食品的信任评价,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个体特征、认证知识和信息交流对消费者信任影响显著,且信任对购买意愿的积极影响得以验证,但食品安全意识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并不显著.促进信息交流,提高消费者认证知识,可有效提升消费者信任.  相似文献   

7.
基于转基因食品争论的公众风险认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转基因食品争论是否会对公众风险认知产生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根源,利用我国6个城市较大规模的随机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认知主要集中在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上,转基因争论对公众的风险认知差异存在显著的影响;公众的受教育程度、对转基因食品争论、对转基因食品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影响其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风险认知;而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缺乏沟通的程度、转基因食品本身的不确定性、食品问题的敏感性仅显著影响其健康方面的风险认知。据此,提出了从加大对转基因食品的宣传力度、搭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交流平台以及建立转基因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与风险规避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风险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下的传播行为对风险规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消费者普遍存在一种对食品安全风险担忧的情绪,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下的传播行为较为活跃,且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下的传播行为比风险认知本身更能预测消费者的风险规避行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种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担忧。其中,添加剂风险已成为食品安全风险中比较突出的风险之一。文章基于江苏省内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的南部(苏南)、中部(苏中)、和北部(苏北)三个地区657名消费者的实际调研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与结构方程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研究了影响公众食品添加剂安全风险感知及其恐慌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层出不穷且性质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屡屡被曝出,当主流食物供给体系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时,市集消费作为以“食品短链”为理念的消费实践、以“情感联结”为纽带的风险共同体、以“餐桌自救”为追求的力量联合,则成为公众积极规避食品安全风险的策略选择。市集消费逻辑即以“食鲜”换取“食安”,但考量市集消费的形式及其理念,是否又将我们引向另外一个极端:迫切寻求风险规避的方式而被“噱头营销”精准操控,继而落入了资本与商家所主导建构的话语体系中,形塑出唯有“有机食品”“市集食品”“纯手工零添加”的食品才安全的认知,深陷消费主义漩涡,继而引发了次生性风险,落入了风险规避的逻辑怪圈。食品安全风险肆虐下如何修复社会信任危机,重建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感知风险和食品安全舆情相关理论,以合肥、福州、石家庄三个城市的592名城镇居民为案例,探讨个体变量、环境变量、政府的舆情处置行为对公众对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水平等个体变量的差异并不会引起公众对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感知的显著变化;而家庭收入水平、公众对舆情传播渠道的信任程度等环境变量对公众的舆情处置感知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在政府的舆情处置行为变量中,政府舆情处置效率对公众对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感知的影响最为显著,政府的信息公开程度、发布信息的真实性也会影响公众的舆情处置感知。  相似文献   

12.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和文献综述法,在界定了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概念的基础上,把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即参与者个体差异、对体育知识的了解程度、体育经验的多少、体育风险态度、体育教师安全教育、体育场地器材管理和体育活动项目特征等七种。从学生、学校和体育保险三个层面提出了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的防范措施,为加强高校体育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在环境风险的治理中,公众与专家在风险感知上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风险已成现实问题,其中危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的风险最为引人关注。以兰州市“4·11”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为例,采用现有研究常用的风险特征量表,测量不同群体对这一特定事件的风险感知并进行综合比较。研究认为:风险感知在学理结构上可分为风险影响、风险接受、风险控制和风险认识四个维度,公众对风险的总体感知显著高于专家;针对专家与公众在知识体系、沟通机制、价值目标等维度上产生风险感知差异的原因,需要通过信息共享、推动公民参与、舆论有效引导等措施以减少专家与公众风险感知差异,化解潜在的稳定风险。  相似文献   

14.
若发生危机事件,旅行者的风险感知将会造成旅行目的地负面感知形象,直接影响旅行者决策制定。基于Logit模型通过论述风险感知,围绕性别、媒体等方面分析影响旅游者风险感知的主要因素,从心理层面分析旅行者风险感知机制,提升旅游行业危机管理能力,重视多种因素对于风险感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种粮大户经营风险感知机理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安徽省21个产粮大县403个种粮大户的问卷调查,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序次Logit模型检验种粮大户的风险感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在检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解释结构模型(ISM),探究各因素对农户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培训频率、重大亏损经历和家庭务农人口对种粮大户风险感知水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盈利动机强度、政策鼓励、家庭成员态度、农田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规模经营经验、市场风险应对能力、当期盈利对种粮大户风险感知水平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农田基础设施、过往亏损经历、当期盈利和技术培训频率是影响种粮大户风险感知水平的浅层因素,市场风险应对策略、盈利动机和规模经营年限是中层因素,而政策鼓励、家庭成员态度和家庭务农人口则是深层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对核电厂作业行为安全监管的效果,减少运行事件的发生概率,文章考虑参与主体的风险偏好,基于前景理论构建核安全监管机构、操纵员和核电营运单位三方的作业行为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监管机构和核电营运单位的风险敏感系数的减小,会使得三方博弈最终不能稳定在最优策略上,而操纵员的价值感知系数使得其策略演化速度减慢,但并不影响最终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存在地区差异,即珠三角地区公众参与、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政府监管的满意度低于港澳地区。随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揭示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共治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结果显示食品安全治理中政府监管满意度对公众参与有显著影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参与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对公众参与产生正向影响。食品受害经历对风险感知和参与态度有正向影响,进而促进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即有食品受害经历的个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意愿更高。研究结论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跨界合作与社会共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中国公众对有害邻避设施(垃圾焚烧、化工厂等)带来环境风险的强烈感知,使得邻避类群体性事件高发频发。风险感知视角下浙江余杭垃圾焚烧项目先后经历了强烈的风险感知、坚决反对—风险感知的下降、尝试了解—态度转变、迎臂接纳三个阶段,最终成功破题原址建设。风险感知视角下邻避项目中公众的行为演化机理遵循的逻辑为:项目本身的实体风险—风险感知的放大—危机产生—介入因素转变—风险感知降低—危机解除。要摆脱邻避项目陷入应急处理的窠臼,应构建嵌入公众风险感知的常态化决策程序,其内核为公众风险感知的嵌入,中间为到位的风险沟通、科学的技术评估与合理的利益补偿三环相扣的闭环环节,协商民主的理念则贯穿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