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社会学研究恢复的30年里,社会分层研究是成果最多和发展最快的研究领域之一,在此期间,根据不同的时代因素,社会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阶层,社会结构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新阶层的出现为创造和谐社会带来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矛盾和冲突。研究分析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带来的问题,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欣 《社会学研究》2007,22(6):1-14
本文提出了一个以公共权力、资产控制权和技术资本为基础的中国城市阶层地位划分的理论模式,进而建构了一个由社会上层、中产上层、中产下层、技术工人及小职员、非技术工人及个体劳动者5阶层构成的阶层结构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阶层地位是制度化的、由资源占有关系所规定的社会位置;居于这些位置上的人们是这一阶层的成员,他们享有相应的生活机遇,甚至在主观上认同这一社会身份。对中产阶层的界定应置于社会整体阶层结构中进行;中产阶层地位是位于基本阶层地位之间的阶层地位。据作者提出的阶层分析框架对"2003年中国全国综合调查"(CGSS2003)资料所作的分析显示,中国城市的社会上层占大约0.6%,中产上层占7.6%,中产下层占22.8%,技术工人及小职员占25.7%,非技术工人及个体劳动者占43.4%;中国城市社会的阶层结构是较典型的"金字塔"形结构。统计结果还显示,这一阶层框架对收入、家庭住房面积、阶层地位认同、幸福感等生活机遇和主观社会态度变量的方差的消减,具有高度的统计显著性。这些结果表明,作者所提出的阶层分析框架对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的阶层结构而言,是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3.
4.
5.
“在人大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本利益集团说话”,成为如今贿选的原动力。然而,正当的竞争途径不畅,代表的权利得不到保护,不去追究“受贿人”的行为以及无人监督主席团失职行为等等,又从制度上为“贿选”开了绿灯  相似文献   

6.
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作为中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产物,村委会、居委会选举从出炉之日起就备受海内外关注。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占全国人口近70%的比例,农村地区发展好坏直接关系着全局的发展。作为中国民主进程中的新生事物,是党和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决策。充分认识及有效处理好当前基层选举中面临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最切身的根本利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更关系党和政府的声誉以及社会政治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关系概念,包括城乡关系和谐、阶层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等。阶层关系和谐实质上就是阶层结构的和谐,其中最关键的又是城市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实现城市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结构性支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周琦 《社会学》2001,(1):28-30,42
中国的白领阶层作为中国市场体制的新兴阶层,给中国原有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带来了质的飞跃,也带来了全新的社会结构,对中国市场转型的中间阶级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白领阶层内部,也有一定的分化,其上层白领,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被称为“金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展,不同家庭阶层、经济、文化、居住地背景的社会成员是否享有均等的高等教育机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对云南省13所高校1590名彝族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彝族各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总量及入读学校的层次、类型均有显著差异,但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各阶层之间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小;当彝族父母有本科及以上教育背景时,其子女就读重点高校的机会大幅增加;高职高专院校为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了相对多的入学机会;伴随着高收入家庭子女争取更高层次和质量的教育机会的同时,彝族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有逐步上移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社会民主实践是精英竞取权力,群众选择政治领导人的社会政治过程,而选举则是这个过程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民主集中体现于公民的选举,可以说,选举就是民主。  相似文献   

11.
How do local social movement groups respond to national electoral politics? Previous studies, often based on aggregated data on public protests,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elections on established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SMOs). Some find that SMOs flourish during election years,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that elections pose. Others conclude that elections hurt SMOs, siphoning members and resources. Using ethnographic, in-depth interview, and document data on new and emerging social movement groups (SMGs) in Pittsburgh for 20 months before and after the 2004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we examine how members think about elections and whether and how groups decide to respond to national electoral campaigns. We find that SMGs vary considerably in the strategies of action or inaction they adopt, depending on their changing sense of whether the election poses an opportunity or a threat to the group and that these strategies of action are patterned in path-dependent sequences. We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possibilities for integrating concepts of path-dependency and timing into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