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改革文学,在报刊上已有诸家评议。就此问题,我也想谈点个人浅见。改革文学当以1979年轰动文坛的蒋子龙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为起点,到现在已有近十年的发展史。对这一时期,尤其是现在正发展着的改革文学如何评价,人们的看法不尽一致,其中有褒有贬。褒者认为这一时期的改革文学虽有不足,但成绩辉煌,正方兴未艾;贬者认为这一时期的改革文学虽有成绩,但并没产生惊世杰作,而且出现“危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的中国文学作为一种价值性存在,其价值走向经历了戊戌文学革新时启蒙社会、开通民智的文学救国论;五四时期以民主与科学实现人的启蒙与觉醒,文学完成了从古典形态到现代形态的整体转换;30年代在救亡背景下的文学社会化转向;40-70年代大众化的政治工具论;80年代在非艺术的轰动中复兴文学之梦,以找回人的尊严和文学自信;90年代在边缘中寻找本位,文学在非轰动的艺术坚守中回到自身等发展阶段.基于历史的逻辑和理论的逻辑,可以对百年中国文学的价值范式作出这样几种判断一是意义认同--社会本位的"世纪波";二是形态复归--构筑价值载体的"同心圆";三是本体认知--价值转型、价值游离、价值接轨的"三级跳"等.  相似文献   

3.
晚近以来人们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世界”作为一种“实存”进行了哲学认定。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关系的把握 ,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学科分野之所在。文学作品与文学传统之间的“文本间交互性” ,文学主体与文学传统之间的“主体间交互性”具有意义生成性 ,文学作品或文学主体并不以其自身而拥有全部意义 ,其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到与文学传统之间的交互关系中去界定。  相似文献   

4.
文学研究中"历史主义"、"历史题材"、"历史体裁"等概念的实际涵义如何?它们的相互关系又如何?试以历史文学为例来回答这些问题.历史文学并不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是单一的"体裁",但也不只是一个题材的种类,不是所有的描写过去的文艺都被称之为历史文学(如人们寻常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促进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顺利开展。然而,新时代背景下,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并且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将审美教育融入到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以此来提升人们的审美素质。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如何将审美教育有效地渗透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文学站在新世纪的门口-九十年代上海文学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近 10年来上海文学作品的审视后认为 ,90年代是上海文学众声喧哗、杂语狂欢的时代 ,不仅人们的消费、文化价值趋于多元 ,文学自身也趋于多元。在不同文学观念影响下的各种文学争相发出彼此对立、互相矛盾的声音。这是一个自说自话 ,谁都在争夺话语霸权却谁也不拥有霸权的时代 ;一个文学渐渐边缘化却由此争得了自由空间的时代 ;一个文学秩序混乱却充满着发展生机的时代 ;一个文学发展选择机会太多却又无法正确选择的时代 ;一个虽有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却最终还是 50年当代文学史上最好的时代。也许这就是上海文学 ,乃至中国文学走进文艺复兴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文学与思维     
文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渐渐认识到文学与其他精神活动一样是思维的产物。同时,人们认识到,研究思维活动的规律必然要深入研究作为思维的产物的文学。特别是在研究形象思维、研究灵感思维时,文学几乎是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交叉学科研究把文学和思维科学连在一起。 思维科学对文学的研究将强烈地震动文学自身的研究。这是因为思维科学对文学的研究是探讨文学创作的形象思维走向、灵感思维的脉络及形成这种特殊思维机制的心理因素、大脑功能、人的在外界刺激下的反应机制。这种研究甚至将追溯至无语言思维、潜思维、模糊思维等。这些必将…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单一的社会——政治批评方法的重新审视,文学批评方法多维并存的格局已开始形成。近几年,文学——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时兴的尝试受到文学研究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初始的轰动已经过去,但作为一种新的批评体系的建立才刚刚开始。笔者认为,时下一些最基本的误解严重...  相似文献   

9.
张韧 《学习与探索》2002,(1):100-106
回思刚刚过去了的百年特别是八九十年代的文学思潮 ,有一些现象值得反思 :如“文学回归文学”的提出 ,纯而又纯的文学 ,失去了价值意识系统的支柱 ,文学的归属与定位陷入了迷惘 ;又如文学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对于文学不仅仅是一个“主题” ,而且是文学的依托 ,文学需要道德的“中介”作用实现审美化 ;再如 ,文学写生存状态与人之存在意义的质疑 ,二者不是对立而是在融会中诞生杰作 ;还如 ,文学的新思维 ,不但要面对家族、社会之人际关系 ,今天尤应面对人类与日趋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迟来的环境文学不仅仅是一个“题材” ,而且是拥抱全人类、拥抱整个地球的未来文学。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移民文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苏联的解体、政局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俄罗斯,人们开始重新评价苏联时期的文学创作。一度辉煌的一些作家被冷落一旁,而十月革命后因种种原因被打入“地狱”的作家开始被人们“挖掘”、研究、重视,苏联时期被禁止传播的作品开始出版发行。俄罗斯移民文学做为新时期的“宠儿”,成为当今俄罗斯文学界研究的热门。索尔仁尼琴的回归更引起了文学界的骚动,把对移民文学的研究推向又一高潮。俄罗斯移民文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产物,它是俄罗斯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移民文学之所以成为俄罗斯文学中宝贵…  相似文献   

11.
文学研究不仅是对于文学现象的描述,还需要从问题意识入手,从已经显现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加以回答.当然回答可能就是给出一个思考的结果,也可能只是提出一种思路而没有结果,但是合理的提出问题就是一种研究的态度,而且也才能算是研究的思路.问题意识不是凭空来的,而是需要一些基本的思维模式,问题意识包括身份意识、转向意识、媒体意识、对话意识和语境意识五方面.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和落实,对文学研究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文学研究领域,同其他领域一样,认识的逐渐深入,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社会生活本身的变化,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发展,各种矛盾比较充分的暴露,都使人们的认识跟着加深。其中掌握和运用什么样的思维形式,无疑是认识能否深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样的对象,同样的条件,运用辩证思维,比运用知性思维,可以看得更多些,更深些。本文试图结合一些具体问题,从某一个侧面,谈谈辩证思维对文学研究的意义。全文分四个部分:一、知性思维和辩证思维;二、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之一——具体同一律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三、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之二——整体综合律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四、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之三——能动转化律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李卉 《日本研究》2000,(1):79-84
“无赖派”又被称作“新戏作派”,是日本继“战后派”后 ,产生的一个新的文学流派。无赖派作家们企图如实地记叙当时虚无、颓废的混乱社会 ,以及置身于其中的人。在战后的开放气氛中 ,雄居文坛前沿 ,“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本文试就这一流派的形成、文学特征及主要作家作品予以探讨 ,以期明晰这一段复杂多变的文学历史。无赖派的形成与文学特征  日本的战后是一个混乱的年代。人们一方面匆匆地抛弃旧传统旧道德 ,另一方面又找不到新的精神支柱替代 ,精神低迷 ,处于迷惘、不安、绝望的状态。在这个混乱的社会现状中 ,以往受压抑、受禁梏的…  相似文献   

14.
朱艳玲 《社科纵横》2013,(1):99-102
诗意的守望、理性的拓展是《文学概论》教学走出困境和创新设计的核心理念,本文从课程面临的困境、改革理念的确立、预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改革目标、课程没计的特色与创新等方面论述了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20 世纪是一个变革的世纪,作为时代脉动的晴雨表,20 世纪的中国文学始终立于时代的前沿,为个性呕歌,为思想呐喊,为文化的转型和新的人文精神的确立冲锋陷阵。这是一个洋溢了理性精神与浪漫气质的话题,她充满真理与悖论,却又是新世纪文学生长的厚土与基石。值此世纪之交,立于理性的高点,以全新的视角反思与批评20 世纪文学,是学术发展的需要,也是21 世纪文学健康发展的深层要求。为此,本刊特开设“20 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专栏,欢迎海内学者尽抒己见,不吝赐稿。为盼。  相似文献   

16.
江户幕府末期,松代藩(位于长野县南部)的学者村上英俊(1811~1890)开始讲授法语和法国文化。出于外交、政治、军事方面的需要,长崎的“通辞”(翻译)们开始学法语。至于日本文学与法国文学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期,1868年至1892年。1889年2月11日  相似文献   

17.
文学研究会诗学追求论·许霆“血和泪的文学”与“美和爱的文学”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认识教育作用,是文学研究会文学理论光彩的部分。文研会成立不久,郑振铎在《文学旬刊》发表《血与泪的文学》,首提“血和泪的文学”范畴。郑文说:我们现在需要血的文学,泪的文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当一个民族的经济历史性的高涨和发展迅速改变了社会生活的观念形态时,往往会迎来业绩辉煌的文学发达时期,导致文坛巨擘的诞生。从历史看,经济繁荣时期人们格外追求精神生产的发展;经济繁荣还会带来政治上的昌明的局面,有利于作家自由创造力的发挥。而要创造伟大的文学篇章,对作家来说,归根结蒂是要透彻地把握生活的本质。一个开放的时代,有利于为作家带来各种“参照系”,使作家在比较中站到更高的历史审视点上,透彻地理解时代和社会。文章指出,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摸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正在全国进行的大变革昭示了这一点。而文学的探杆,也就有可能测定生活泡沫底下更本质地体现社会运动的深流,从而将出现一个璀灿的文学盛期。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艾滋文学研究,虽然或侧重其疾病隐喻,或分析其愤怒情绪,或强调其精神启示,或探寻其传记意义,但贯穿其中的一条主要脉络,却是作品中的"他者"话语.与之相关联的,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在探讨殖民地与帝国主义关系的同时,更为关注在后现代语境中,西方文化内部的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关系问题.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疾病现象背后,总有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指向.隐喻强调了社会对艾滋病人的异化和排斥,直接表明了艾滋病人和"他者"的对应关系.美国艾滋文学研究涉及疾病文学、同性恋文学、传记文学以及社会政治诸多层面,涵盖了隐喻、意象、情绪基调、矛盾冲突、结构等文学元素.但这其中一脉相承的是从不同角度对作品中的"他者"身份的解读.美国艾滋文学研究展示给我们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全球性话语中,艾滋病患者作为弱势群体,被社会蔑视和抛弃、被人们疏远和排斥的生存困境.可以说,艾滋文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新视角,另方面,通过"他者"身份的构建,艾滋文学呼吁全社会对该病患进行理解,做出接纳,给予帮助.或许这正是艾滋文学存在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学在南场经济中继续寻找出路[越南]潘文阁中国的改革开放,摆脱了经济困境,同时也使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充满新生活力。在经过十五年改革开放后的1993年,中国文学在充满挑战和风波的市场经济中继续在努力"自我肯定",继续寻找出路。中国的文学既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