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6年起,在我国学科分类目录上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它的设置为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此作出相应的认识和实际的准备是必要的。首先要明确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性,其次要对目前学科建设中的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工作和思路,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引导人们认识马克思主义在当时实践上的理论创造,同时提供在未来实践进行分析“理论创造”的思想要求和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二者的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重要问题,但是,二者的关系至今没有完全理清,尤其是在学科建设上仍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本文从学科支撑的角度探讨二者的关系,并从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维度,探讨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支撑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相互支撑的关系的实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看,两者之间的精神实质的一致性决定了其在内容上可以有效对接,时代要求的一致性决定了理论发展规律与理论教育的融通,价值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其目标的有效互动,实践标准的一致性决定了学科建设发展走向与课程教学实效性可以有效呼应。有必要对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之间相互支撑的关系的实现形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存在相互制约、相互支撑的双向互动关系,学科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学理基础和学科支撑,课程建设则是理论学科建设的实践基础和现实支撑。实现理论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相互支撑、互动发展需要以加强领导和教师队伍建设、建构制度平台、完善激励机制来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基础性工作。要做好这两项工作,必须认清两者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中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依托,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发展。对此,本文明确提出以下观点: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发展的基础,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提升是学科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前提,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和难点所在,组织、管理、整合是促进学科发展和课程落实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课程与学科在概念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课程建设的着力方向在于“教”,在于建构适合受教育者能够接受的教学体系;学科建设的着力方向在于“研”,在于推进学科生发新的增长点。二者相互支撑、互为作用。学科建设为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课程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教学实践推力。  相似文献   

7.
浅谈高校学科建设与学科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的成功与否将体现一个学校的层次与水平.但是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目前在高校中并不鲜见.本文从学科建设的必要条件、学科建设的第一要素引出学科管理的重要性,并用管理学的理论分析了学科的组织结构,提出了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对促进教师教育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改进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教师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基础,从学科的性质定位、体系结构、制度建设、研究队伍等方面剖析当下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的现实困境,继而从教师教育学科的知识形式、理论框架、方法体系三个层面论述实现新时期教师教育学的理论突围,并力图从教师教育学科的组织制度、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三个维度去探析促进教师教育学实践突围的现实举措,为促进我国教师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提供系统的理性思考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呈现达标率不高和地域不平衡两大特点。是否受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国家应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建设特殊教育专业时,把重点放在引进高素质的特殊教育教师,并通过优化课程设置、配备专业的实验室等提高特殊教育的学科能力;培养"特殊教育教学"与"康复"技能兼备、特殊教育和康复相关知识兼修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有学科专业同时了解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水平。同时,应设立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以保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高质量、高水平,指导高等院校对于预备教师的培养以及教师的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学科是大学承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单元,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核心,是大学建设的永恒主题。作者主要从规模、结构、水平和效益四个视角,对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优化学科布局,重点推进,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增强学科的综合实力,是提升河北省高等教育水平必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避免新农村建设中的“政绩工程”,首先基层领导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政绩观;其次,要恢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话语权”,不要让农民“集体失语”;再次,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充分发挥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另外,还要改革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科学设置考评内容,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群众对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知情权、评价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12.
“均衡领导理论”是以定量研究数据为基础,采用元分析(meta-analysis)的研究方法,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5000多个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发现进行系统分析而发展起来的,是较为综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领导行为理论。文章介绍“均衡领导理论”体系及其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校长领导行为与学生成绩的关系,并探讨这一理论对我国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在制定和实施新的国际战略思想方针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国际政治文明观念。新安全现与旧安全观不同,它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成就。新安全观在推动国际反恐斗争和全面开拓国际安全合作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并为中国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周边与国际和平环境、推进“三大历史任务”的实现,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同时,也必将对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产生更加积极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画眉"张敞     
西汉名臣张敞,曾连任京兆尹九年。期间,先后发生过两件引起轰动的事:一是他亲自为妻画眉,被人在汉宣帝面前告了状;一是他在待罪即将离职的五天时间内,逮捕处决了拒不执行工作命令的絮舜。但综观他的一生:刚正不阿,直言敢谏,才识过人,他了解体恤民情,治郡严宽相辅而行,成绩斐然;特别是他系心国是,忠于职守,不计个人功名利禄,甚至置个人生死安危于度外。其忠诚、才识、业绩,在历史上都堪称第一流。只因曾为妻画眉,而与“飞将军”李广一样终身不得封侯。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辉煌的一页.毛泽东诗词中最能代表作者艺术水平的当推两首《沁园春》.《沁园春·长沙》借景抒情、忆昔抒情,是毛泽东青年时代诗歌作品中的佳作.《沁园春·雪》写景咏史、境界宏大,是毛泽东诗词作品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首词.从两首《沁园春》可以窥见毛泽东诗词作品的艺术风格,堪称毛泽东诗词作品的"双璧".  相似文献   

16.
鲍照是先唐乐府诗史上最具开创性的一位诗人。“拟”“代”旧乐府而独出机杼,确立与完善七言歌行之一途,并致力于对江南流行乐府诗的创作,是鲍照及其乐府诗表现在新变方面最为鲜明的特点。其中,尤以对七言歌行的确立与完善而影响巨大、意义深远。正因此,鲍照乃获得了“乐府第一手”的美誉。  相似文献   

17.
在诗歌的发生这一问题上,戴表元认为“穷”与“游”是最重要的两个契机。而戴表元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诗学思想,正是他立足于宋末元初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结合自己的人生遭际及诗歌创作道路,对当时诗坛深深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傻儿师长》是川渝方言剧的重要代表作品 ,它不但为导演束一德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而且是方言剧明星刘德益的成名之作 ,它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对川渝方言剧的发展和繁荣起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何干之大约于1933年参与了当时思想界正在进行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在"论战"中,他运用大量的经济史资料力证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特征,提出了"新的民主革命"思想,并对参与"论战"主要派别的观点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评述。何干之参与"论战"取得的学术成就,对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文学嬗变史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脱胎于宫体诗轻艳、细巧之窠臼,成为旧体与新制之间的一道界碑和开启盛唐气象的一座丰碑。从审美价值看,《春江花月夜》第一次集中凸显了五个传统意象——春、江、花、月、夜正面与背面的双重意蕴,并将其精巧而和谐地编织在一起,创造出了优美、深美、凄美的意境。从文化层面看,《春江花月夜》对男女之情复归传统又超越传统的演绎,彰显了纯净的生命情怀和这种情怀之于人的生命的动人魅力和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