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权利主体--“人”的不同理解是导致中美人权观分歧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权注重人是社会人的本质属性,主张个人作为社会的“单元”形态存在,个人权利受到具体社会形态的影响和制约。美国人权则注重人是自然人的本质属性,主张个人作为社会的“单独”形态存在,个人权利不受具体社会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主体解析差异导致中美两国在人权问题相关范畴上长达数十年的争论,影响了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人权是指人之作为人享有或应该享有的、不可非法无理剥夺或转让的权利 ,哲学上的人道概念和法学上的权利概念是人权的两大要素。这里所讲的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 ,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属性 ;不仅指少数的几个国家或特殊群体 ,而是站在“类”的角度上来理解的所有的人 ;这里所讲的权利不限于法律权利 ,还包括应有权利和实有权利。人和权不能分开理解 ,离开人道谈人权 ,就模糊了权利主体 ;离开权利谈人权 ,就会使人权成为“空中楼阁”。人权是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各种权利要素建构起来的体系 ,其中包括生存权、发展权、…  相似文献   

3.
自然权利论者所提出的“自然的权利”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权利”是人类群体中主体之间对各自存在意义的理解和承认的表达形式,本质上是社会法律关系的内容之一。所谓“自然的权利”只能理解为“人权”的一部分,即“人的环境权利”;在生态伦理学的研究中,不应该使用“自然的权利”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4.
人权是一种权利,但不是所有权利都是人权。人权与其他种种不同性质的权利在本原、主体、客体及存在形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准确与清晰地理解人权和其他权利的差异,有利于准确把握人权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人权”专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它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通过阐明人权的内蕴及其特性,指出在工程实践中必须尽可能照顾每个社会成员应享有的生存权、发展权。一、人权既是法律权利,更是道德权利人权特指人的权利。在一个特定国家或社会中,法律权利可以分别给予不同的个人、社团或地区,道德权利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国家和社会中也常常显示出极大的差异。但是,当我们提到人权或人的基本权利时,我们实际上已在某种程度上跨越了时空和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按字意来说,人权是指人作为人所具有的权利。早在17世纪荷兰的自然法学派创始人格劳秀斯,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洛克和斯宾诺莎(荷兰)就在反对“君权神授”,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提出了“天赋人权”学说,即从人的本性出发,认为与自然法相联系的自然权利就是人权。它是  相似文献   

7.
人权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弄清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实质,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主要内容,明确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权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人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所谓“人权”,即人们的基本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是“权利的最一般的形式”.人权概念首先是由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适应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反对封建统  相似文献   

8.
人权,是人类长期关注和思考的政治和法权问题之一。近年来,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从各自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出发,对人权作了不同理解,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看待个人权利上。一、马克思研究人权问题的方法论在马克思以前,西方进步的政治思想家所提出的“天赋人权说”,是沿着两条思路进行的:一是从人的类本性出发,把人权看作是人作为人应当拥有的权利,强调人权的人类性,认为每一个人作为人,都应当享有不可剥夺和不可让渡的人权。二是从现实出发,把人权看作是调解国家和个人(公民)在利…  相似文献   

9.
宗教和人权的冲突提出了宗教人权的基础问题.人和人性是宗教和人权的终极根据,这就预制了宗教和人权内在联系的实证根据、理论基础和主体根据.由于人权是人的普遍性道德权利,是人之为人的价值确证,所以人权也是宗教的价值基础或伦理命令,这种与宗教密切相关的人权就是宗教人权.人权神圣不可践踏,它高于一切信仰、宗教和组织,或者说,人权才是最高的普遍信仰,任何个人和组织包括国家和宗教组织都应当奉若神明,而绝对无任何权利侵犯之.  相似文献   

10.
从人权事实看人权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就是人之为人的权利。第一个“人”是指生存的个体;第二个“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人。它作为一政治口号提出,并从概念性的确立、发展成为人权制度,从近代意义上讲是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联系在一起的,侧重于人权的概念和理论的发展,侧重于人权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领域。各国由于所处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在人权观念和人权政策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这些差异被某些国家所“忽视”,他们别有用心地以人权为“大棒”干涉发展中国家的人权政策 ,企图在国际战略中谋取特殊利益 ,使本来就很不简单的人权问题更加复杂 ,出现人权的国际保护和国家主权不容侵犯之间的矛盾。本文拟就主权与人权的关系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人权反映主权国家的意志人权是为了实现人的尊严与价值所应当享有或实际享有的权利。任何政党、任何集团、任何团体对人权的存在是…  相似文献   

12.
左群  吴岚 《江西社会科学》2005,3(12):147-151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人权问题上有着激烈的分歧和冲突。人权标准的不同是造成人权分歧和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资产阶级人权学说以“天赋人权”论为依据,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把是否符合人的感性欲望或人的理性作为人权的评判标准。马克思主义人权学说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认为人权标准是对现实的人权状况或人与人之间现实的权利关系进行评价的尺度、准则和规范,是在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中确立,并与社会的进步及人权内容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动态的、历史的范畴,具有客观性、阶级性、普遍性、相对性等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人权状况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既是一个政治概念,又是一个法律概念.它的意义极其宽泛,从根本上说,人权是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公民在实际上享有和应该享有的自由、平等权,包括生存权利、发展权利、个人的劳动权、受教育权和言论、出版、信仰自由权等等。怎样认识当今号称“有人权传统”的头号资本主义美国的人权状况?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美国是“最讲人权”、“最尊重人权”、“最民主”、“最自由”的国家呢?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分析,不难看出美国的人权状况具有二重性质:其一,美国的人权并非到处都是一团糟,不讲一点人权,而是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4.
罪犯人权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佑武 《兰州学刊》2006,(2):181-183
罪犯人权的界定是罪犯人权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对罪犯人权理论上的描述。罪犯人权的本原是指罪犯人权根源于罪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揭示了罪犯人权的正当性所在。罪犯人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研究罪犯人权应当从罪犯的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实有权利上作多形态研究。罪犯人权的特征是罪犯人权区别于其他主体人权的特质,由罪犯作为人权主体的特殊性所决定。罪犯人权的实质在于罪犯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对抗。  相似文献   

15.
从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的第一个社会保障法令算起,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已有百余年历史。无论在资本主义社会抑或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均有其独特的价值。一、社会保障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社会保障权被公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近代西方国家有些学者把人权仅当作一种“与生俱来”的超国家的道德权利,经济和社会权利则不被认为是基本人权。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人权是人的各种权利(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人身的权利等)的有机统一,其中生存权是人的首要权利,也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离开…  相似文献   

16.
自由、权利与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是德性的内在构成因子之一,是德性自律的根据;权利是自由的现实存在形式之一,德陛主体以权利主体为前提;在现代社会,“人权”制度是德性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赵进 《理论界》2006,4(10):142-143
权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反映的是人与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们通过拥有权利获得了人的具体性和主体性。权利体系的本质就是维护特权阶级的特权,而人权是随着特权的产生而产生的,它的本质就是消灭特权,人人都平等地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权利。人权包含维持生命、解放和发展个性、培养独立性人格,其核心是人的个性解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剖析了人权问题提出的人性根源和社会经济根源,指出人权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发展性和历史性以及主体价值特征。同时也基于科学的人学观视角,从人的类本性和现实性出发,进一步揭示了人的一般权利、社会权利和个性权利的统一性问题。这从理论上为当代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章瑛 《学术界》2012,(7):184-192,280,285
人权是人作为人本身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就其本质而言,人权涉及到人生的各个方面,人生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应当享有的权利,其中,性权利是人权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基本权利,属于人权的子类型的权利。随着性权利和人权的日益国际化,对性权利的认识与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以各种国际人权文件作为研究性权利的法律依据,多项性权利都可以在国际人权文件中找到依据。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质量。追求性权利中的各项权利,体现人的快乐与幸福的本质,恰恰是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东西方人权观念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东亚人权的文化基础”国际研讨会观点综述信春鹰在国际人权学术界,关于人权问题的学术争论从来都是与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不同的政治立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长期以来,在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人权与国家主权、发展权利与人权等等一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