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三国志演义》与《通鉴》《通鉴纲目》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纪德君 《学术研究》2004,(5):130-134
三国志演义》的整体叙事框架主要源自《资治通鉴》和《资治通鉴纲目》。其外在的结构体式 ,诸如分卷、分则、立题目 ,每卷标明所叙之事的年代起迄 ,以及正文中常常标出纪元朝号等 ,都显示了《演义》与《通鉴》、《通鉴纲目》的密切联系 ,其内在的叙事结构也基本上是“通鉴”式的 ,其帝蜀寇魏的思想倾向 ,也明显受到了《通鉴纲目》的影响。因此 ,研究《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 ,应充分重视《通鉴》和《通鉴纲目》曾经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汤勤福的博士论文《朱熹的史学思想》(齐鲁书社2000年1月出版,下简称汤著),拜读之后有一些感想,必欲一吐而快之。一汤著在史学史研究上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对朱熹《通鉴纲目》的考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通鉴纲目》“凡例”是朱熹所撰,他还撰写了部分的“钢”,而“分注”则是朱熹托其学生赵师渊撰写完成的,即认为《通鉴纲目》的主要作者不是朱熹而是赵师渊。这一观点影响极大,几成定论。对此汤著作了说细的考辨,得出了全然不同的新论断。作者考证,元朝贺善曾指出当时有人怀疑《通鉴纲目》非朱熹所作;全祖望、王梓…  相似文献   

3.
越南李朝和陈朝封建统治的特点及其对外战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李朝和陈朝是越南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两个封建王朝,共维持了近四个世纪。李朝仿效唐宋建立了典章制度,此时的越南是“中国式”的封建国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越南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从此走上了巩固和发展时期。陈朝在李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此时的越南封建王朝进入盛世时期。两个王朝都推行扩张政策,具有强烈的侵略性。李朝曾三次侵略南方弱小的占婆王国,对北方的中国宋朝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陈朝对占城和老挝也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侵略。  相似文献   

4.
越南李朝(1009—1225)是越南封建制度开始巩固的时期,也是越南封建政权开始大规模地对外扩张的时期。侵略和扩张,贯穿着整个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并为后来历代越南封建统治者所承袭。研究越南李朝封建政权的对外政策,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给予分析和总结,将有助于认识越南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一1054年,李朝统治者将国名改为“大越”。“大越”这个国名的出现,充分表露了越南封建统治者推行侵略政策的野心。在更改国名之前,越南封建统治者对外扩张已经十分露骨,而称为“大越”之后,表现得更加嚣张。李朝统治者常以“天朝”、“上国”自居,对邻近的占城、老挝(历史上称哀牢),柬  相似文献   

5.
1787年,法国与越南阮福映签订的《越法凡尔赛条约》,是越南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由于《条约》在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以及法国侵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重大影响,所以,我们今天进一步研究签订这一《条约》的原因、内容和它的影响,不仅对认识当时国际斗争的形势,了解越南历史的发展有帮助,而且对认识今天越南和东南亚地区的斗争也是有启发的。一、《越法凡尔赛条约》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6.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批长篇章回小说基本上是在按鉴演义的情况下产生的。从小说发生学的角度来看《通鉴》、《纲目》在著述宗旨、结构体制、叙述方式等方面给予按鉴演义小说多方面的艺术营养,小说家们在汲取这些艺术营养之后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艺术创新。同时也应该看到,对《通鉴》、《纲目》的过分依傍,也严重地阻滞了历史演义小说观念的觉醒和发展,而这也是演义小说难出艺术佳构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蛮左”试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北朝时,居住在古荆豫二州的少数民族被称为"蛮左"."蛮"固易知,"左"则难明."蛮左"一词历来不得其解,成了一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历史名称.元代胡三省在《通鉴》梁普通六年的注中说:"自(刘)宋以来,豫部诸蛮率谓之蛮左;所置蛮郡谓之左郡."但何以谓之蛮左?并无解释.蛮左与左郡之名称关系,亦言而不明.《隋书·地理志》云:"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沅陵、清江、襄阳、春  相似文献   

8.
纪德君 《社会科学》2003,3(8):112-117
《资治通鉴》和《资治通鉴纲目》等“通鉴”类史书 ,可以说是中国长篇讲史小说的前源或母体。宋元讲史 ,讲述的就是“《通鉴》汉唐历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 ,明清历史演义在题材内容、编撰思想、章回体式、叙事结构及战争描写等方面 ,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通鉴”类史书的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 ,既与宋元以来“通鉴”类史书的普遍流行和通俗历史教育的普及有关 ,同时更与小说艺术的自身发展状况息息相关。认识到这一点 ,才庶几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长篇小说特别是历史小说发生、发展的某些历史规律 ,理解其所体现的一些基本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武定凤氏本末笺证》是一部以笺证体裁研究云南古代彝族罗婺部酋长及其后裔武定凤氏历史的传著,它在校点、笺证清代著名学者檀萃所撰《武定凤氏本末》的基础上,对彝族史上的若干问题进行详细的考释、深入的研究、严谨的论证,清楚地阐述了云南武定、禄劝一带,自南宋淳熙年间的罗婺部至清朝乾隆年间武定直隶州彝族土司的兴衰史。《笺证》把武定凤氏兴衰史置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置于彝族史、云南地方史的大范围内进行考察研究,指出元明时期武定的彝族社会已进入封建领主制社会,凤氏祖辈担任土官,领有封建王朝授予的领地,剥削和榨取农奴(“蛮民”),这就以具有典型意义的武定地区彝族封建领主制社会形态,充实了彝族历史发展中所经历的封建领主制社会这一重要环节,丰富了彝族史研究的内容,从微观研究的角度扩大了彝族史研究的宏观视野。  相似文献   

10.
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结束。战争的结果,对我国两广地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法国的侵略魔爪伸入广西中法战争之后,法国吞饼了越南,取得了侵略中国的根据地。嗣后,法国又胁迫清朝政  相似文献   

11.
南诏世系十分繁乱,而阁罗凤世系又是混乱的焦点所在。它不仅牵涉上起细奴逻,下止阁罗凤几代南诏王谱系,还涉及关于南诏父子连名制的几种不同说法。弄清阁罗凤的世系,对南诏史研究无疑大有裨益。 《旧唐书》、《通鉴》、《云南志略》对阁罗凤世系的记载基本相同:细奴逻(《云南志略》作“细奴罗”)——逻盛(《云南志略》作“罗晟”)———盛逻皮(《云南志略》作“晟罗皮”)——皮逻阁(《云南志略》作“皮罗阁”)———阎罗凤。阎罗凤世系争论的出现,主要因为上述史籍与《蛮书》、《新唐书》的记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中,莒国是一个疆域较大、经历复杂、有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兼并战争中曾崭露头角的国家。然而由于司马迁的《十二诸侯年表》没有把它列入,《史记》中无一《世家》记载其事迹,故历来史学界很少提及。近二十年来,随着东夷古国史研究和当地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莒国史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莒国的时代、姓氏、疆域、盛衰、结局和地位,作一综合的考察,以求对莒国的历史有比较全面的、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越南黎笋当局用了很大的气力来研究两国历史上的战争,他们叫人就越南历史上反对中国侵略的题材写了几百篇文章,编了几十个剧本。然而,越南当局对历史上越中两国之间战争问题的研究,目的是卑鄙的,方法是实用主义的,因而结论是荒谬的。这里,我也来淡谈历史上中越两国之间的战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朱熹史学上之著作,以《资治通鉴纲目》为最著,其他如《五朝名臣言行录》、《三朝名臣言行录》等,俱可见其史观。此外,朱嘉文论及语类,亦散见其对历史之观念。要之,身为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陶铸历史,会归一理,①“将儒家传统的道德史观作了更为深密的开展”。②朱熹以经学家理学家立场作的《通鉴纲目》,③实成于其弟子赵师渊之手。④后世对是书之评价,出入甚大。⑤《纲目》卷首缀有凡例一篇,乃朱竟死后近七十年始被王柏发现,③又此凡例与《纲目》本文不合,是故凡例之可信性,亦惹学者争论。⑤考凡例是否朱春最后手定,尚待考究,…  相似文献   

15.
顷读庾裕良同志《论中法战争的性质和失败原因》(载《学术论坛》1982年4期)。庾同志对近年来越南一些御用史学家秉承黎笋集团意旨,歪曲历史,以适应其反华需要的批驳,对越南阮氏王朝昏庸卖国、投降附敌的揭露,我是完全同意的。庾同志对清政府在战争中的态度的分析,我认为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不揣冒昧,谨陈陋见。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法国政府积极推行殖民政策。在远东,它不仅要把越南变成“保护国”,而且要打开中国西南的大门,建立一个法殖民帝国。为达此目的,法国远征军1883年夏开始在越南大举进攻。大敌当前,中越两国人民共同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但是,两国的封建王朝却不顾民族利益,在侵略者的压力下妥协投降。腐朽的越南阮氏王朝首先放弃主权,清王朝在整个战争的过程中,也随时寻求机会与侵略者妥协。  相似文献   

16.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考异》(以下简称《考异》)三十卷,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目录》同时完成。胡三省为《通鉴》作注时,将《考异》条文分注于有关正文之下,《考异》与《通鉴》始合为一书,但《考异》仍有单行本通行。长期以来对于《考异》的研究,是《通鉴》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的环节。对《考异》的研究多限于《通鉴》研究的论著中有所涉及,专文论及的寥寥无几。白寿彝先生指出:“在考异著作中,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考异》一书尤应受到重视。”(《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考异》确实在史学上有很大的贡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年代,此时的南方广大地区主要活动着三支较大的少数民族集团,它们是盘瓠蛮、板楯蛮和廪君蛮。由于年年的争战和不断的迁徙,使三大部族的关系显得异常复杂和纷繁,史书上的记载多自相矛盾。就连马端临这样的大学者也发出感慨;“今按《通典》所叙板楯蛮,魏晋以后之事,《南史》谓之荆扬蛮,《北史》谓之蛮獠,而俱以为其源出自盘瓠,不言板楯。然六朝时蛮獠徙而之北,则亦无由究其源流宗派矣,姑两存之”。杜佑也说:“其后种落繁盛,侵扰州郡,或徙移交杂,亦不可得详别矣”。笔者在此仅就板楯蛮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望得到同仁的指证。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东南亚系列丛书》简介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当代东南亚系列丛书》一套共10本,其中包括了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文莱、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十个国家。目前,这套丛书中的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菲律...  相似文献   

19.
李建 《齐鲁学刊》2002,(2):113-117
司马光《通鉴》史论寓论于史,是《通鉴》全书的有机 组成部分。它的突出特点是,以“礼治”的思想为核心评论历史是非,以君臣为中心论述致 治之道,以“鉴古”“考今”为目的服务于社会现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评述史事。《通鉴 》从纪事到史论都围绕着取鉴“资治”的原则,但史论部分更直接地体现了司马光的思想观 点和撰史目的,是《通鉴》的点晴之笔。  相似文献   

20.
《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7月版),笔四卷一《战国策》条云: “刘向序《战国策》,言其书错乱相揉,莒本字多误脱为半字,……”这里的“莒本字多误脱为半字,意不通,实在令人费解。《容斋随笔》的作者洪迈,是南宋的大学问家,想来不至出现此种错误。莒,《说文》云:“莒,齐谓芋为莒,从艹,吕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