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姓制度是在印度存在了几千年之久的一种古老的等级制度,它对印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中也包括法律。种姓制度对印度法律的影响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古代,法律全面体现种姓制度的内容,并维护种姓制度的存在;在近现代,法律努力消除种姓制度的影响,但结果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2.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奴隶制度,是国内外史学界比较重视的问题.种姓制度同奴隶制度有很密切的关系,其中,关于首陀罗是否是奴隶的问题,学术界仍聚讼纷纭.本文仅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学者们. 一、首陀罗的经济地位首陀罗是印度四个种姓中的最低种姓.在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首陀罗内部演变出了许多小的亚种姓,他们各自有自己的职业、婚姻范围及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等等.这些集团都属于首陀罗,同时还有自己的单独名称.《政事论》(Ⅰ.3.8)说:“首陀罗的(义务)——一为再生服务,农业、  相似文献   

3.
种姓歧视是印度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来源于奴隶社会的种族征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制度,在现代印度,尽管已经从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但由于印度教的深刻影响,种姓不平等仍广泛存在于印度社会,成为影响印度社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象中国和印度这样具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社会要实现现代化,将面临巨大的文化负荷所带来的障碍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在印度,这种障碍主要来自传统的印度教种姓制度以及在此文化背景下培养起来的诸种价值观。笔者在别处曾专门探讨过这种冲突。那么,如何克服这种障碍?或者换句话说,随着印度教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种姓将会有怎样的命运?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番考察。1 人们对种姓未来命运的认识,也象对种姓制度本身的认识一样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许多关于种姓未来的论断和预言,都由于意想不到的变化而失败了,故而许多人采取了不信奉(non-committal)态度,即对于种姓的未来“无可奉告”和“无可信奉”。然而,这个问题毕竟太重要了,从根本上说,它不仅仅是印度教社会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属于这类社会)在其自身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  相似文献   

5.
江潇潇 《东方论坛》2013,(5):98-103
种姓制度起源于印度,是印度教社会的结构基础。斯里兰卡作为南亚次大陆文化圈的一员,种姓也是其社会构架的重要特征。僧伽罗族和泰米尔族是斯里兰卡的两大主要民族,它们的起源与印度有着很深的渊源,种姓在这两个民族形成之初就存在,且带有浓厚的北印度特征。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不论是僧伽罗还是泰米尔种姓都走上了与印度种姓不同的发展道路。这种变异的产生不仅缘于斯里兰卡自身独特的社会、宗教、经济发展轨迹,也缘于起源之初斯里兰卡种姓内部蕴合的某些特质,正是这些内在的基因让斯里兰卡种姓发展成为一种与印度种姓有着本质区别的社会体系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6.
印度已绵延的几千年的种姓制度,作为印度教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是印度社会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今日种姓制已不再合法,但要真正废除它,彻底根除种姓意识、种姓观念,却十分困难。同时,随着印度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种姓制度又不可能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其衰落之势不可避免,然而这种衰落又不太可能会导致种姓的彻底灭亡,经过整合后它仍将构成未来印度教社会的一部分,因为种姓制表现出的顽强的与现代社会共存的调适性使之会在印度教社会长期留存。  相似文献   

7.
印度社会以复杂性和多样性著称.从社会分层角度探究印度社会是厘清印度社会的一个捷径.分析印度社会分层历来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一是从种姓制度的角度,一是从阶级阶层的角度.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反对上述截然两分的观点,并试图从种姓制度与阶级阶层之间交互关系的角度分析印度社会.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印度社会,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锡克教是在反对印度教种姓制度的基础上,为建立平等社会而形成的一个新型宗教。但锡克教与种姓制度的关系十分复杂。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锡克教反对种姓实现社会平等的理想而建立的宗教体制;二是锡克教群体中的种姓构成;三是种姓对锡克教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印度社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村社制度的长期存在。印度的村社制度,也和在其他国家一样,是在原始氏族公社解体向私有制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农村组织形式。印度的特点在于它的长期存在,经历了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至今在大部分农村还顽强地残留着。但它并不是没有发生变化,马克思说过:“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小小的公社身上带着种姓划分和奴隶制度的标记。”不仅如此,印度村社的内部结构也不同于一般说的农村公社,并且已产生了封建的剥削关系,因此它成为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学角色理论给我们提供了认识编辑工作的新视野。 角色是社会学中常见的概念,它取自戏剧舞台。社会学家认为,社会是一个天然舞台,人们在这舞台上占据一定的社会地位,扮演一种与社会地位相关联的行为模式——角色,而社会地位可分别代表某一阶层或集团的阶级地位和日常生活中一般位置。每一社会地位都有一套社会所赋予的行为规范和标准。社会学还认为,角色的扮演是灵活的,一种地位可能有好几种角色,一个人可能占据多种地位,扮演多种角色,因此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角色丛;现  相似文献   

11.
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种姓制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印度独立后,种姓制虽已大为收敛,并在公开场合受到反对,但种姓的观念却在人们的思想中保留下来,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尤为如此。这使印度人在价值观深处发生分裂,同时用两种价值观判断现代化的一切,从而延缓了现代化进程。种姓价值体系的延续有文化传统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也有当权者人为的过错。独立50 年来种姓由一种社会分层和歧视的制度转变为政治斗争和经济利益分划的工具,从而使种姓的价值观念找到了新的社会功能,因而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2.
印度教以独特的种姓制度为依托,将宗教等级观念泛化到社会生活中,将世俗的社会生活宗教化。从根本上说,种姓制度是一种根植于印度教洁净观念的价值体系。中国凉山彝族等级制度则以血亲认同为标准,以家支观念和家支组织为依托,将社会关系亲缘化,把等级观念渗入到社会生活中。严格的等级内婚是两种制度共有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印度利益综合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的利益综合呈现出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政党这个专业化的利益综合结构以外,印度传统的种姓集团也明显地承担着利益综合的功能,只不过印度种姓集团的利益综合功能要借助于政党组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进程导致印度社会诸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分层演变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鉴于印度独特的国情,仅从种姓或阶级角度都不足以厘清印度社会分化状况.各国学者在对印度社会阶层的具体划分以及关于中等阶级的历史作用、规模等问题上既有共识也有不少分歧.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运用外来理论分析印度社会需要极其慎重,切实把握印度社会的实际情况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佛教基本教义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急剧变革的列国时代 ,它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反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的情绪和要求 ,其基本教义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法印。佛教教义从人生多苦观入手 ,寻求人生解脱之道 ,它否定了婆罗门教创世神说 ,但继承了因果报应、业报轮回的传统观念。佛教终究是统治阶级麻醉人民意志维护自己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种区别于海洋民族的大陆民族的文化,是一种既不同于游牧社会、也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农业社会的文化,是一种与中世纪西欧的等级制度和印度种姓制度相出入的宗法制度的文化。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组织这三个层次的格局,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类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7.
印度地理构成复杂多样,在印度古代和中世纪交通设施不发达的情况下造成了整个印度地域版图的分散性。种姓制度是维系印度社会框架的基础,它在地理因素的基础上加固了社会的横向和纵向的分隔,这种分隔为印度历史上不断的外族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使印度在长期的政治分隔中无法取得地域和思想文化的一统,从而产生了多种宗教并出现了多元的文化类型。而多元的宗教和文化又使印度民众在思想取向上呈现差异。独特的种姓制度、频繁的外族入侵以及多元的宗教和文化,这些印度古代和中世纪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互为因果的,同时也构成了印度最为显著的历史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18.
贱民制是印度教种姓制度的一部分。贱民解放的过程起始于殖民地时期。独立后,印度政府通过制定世俗主义宪法,实行保留制度,采取一系列扶贫措施,提高表列种姓教育水平和营造世俗主义的思想舆论环境等手段,着力消除这一社会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列种姓自身的努力也推动了这一问题的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参加八国集团是违背传统逻辑的许多事件之一。它现在算不上是一个世界主要经济大国——这是最初的现在也是很重要的一条成员资格标准。它对全球事务的影响也几乎降到可有可无的地步。它作为从未让人信服过的民主国家的地位,也降到了14年前苏联解体后的最低点。无论用哪种可观标准来衡量,俄罗斯都不是“理所当然”的集团成员,有些国家——中国、印度和巴西——比俄罗斯更有资格加入集团。  相似文献   

20.
殖民地时期印度社会世俗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教种姓制度是印度传统社会的主体构架形式,是集宗教、政治、经济和社会等级为一体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压迫性社会隔离制度。在这一制度下,贱民阶层和妇女备受歧视和压迫。印度社会世俗化的主要目标是要解决贱民问题和妇女问题。英国殖民者所进行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启动了印度的社会世俗化进程。印度的民族运动将这一进程推向深入。殖民地时期,贱民和妇女在社会世俗化的进程中逐渐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