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松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是贯穿列宁《哲学笔记》全书的基本思想,在列宁哲学思想中占有轴心地位。围绕着这个问题,近几年哲学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究竟该怎样准确地把握“三者同一”的精神实质呢?我觉得问题的解决还是应当回到对列宁思想的理解上。本文试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学习列宁《哲学笔记》的体会,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武高寿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
辩证逻辑在发展中。有志于此的研究者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探索、讨论、争鸣,以求得到正确的解决。无疑,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将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一步。但这名目繁多的问题,在整个学术研究中,地位和作用并不是一样的,我们对它们不能等量齐观,有的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解决了它,许多问题就会豁然开朗。那么,在辩证逻辑的研究中,什么问题具有这样的地位和作用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3.
马焕龙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
关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同一的原理,哲学界争论好几十年了,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看法,而且这是教学中难度较大,颇难处理的理论问题.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教学实践的需要上,都有必要把它弄清楚.这对于科学的理解辩证逻辑的实质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蒋文宣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1)
列宁说:“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而唯物主义则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且向前推进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列宁:《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九年版第357页)。由列宁这个著名论断所引起的许多争论,集中起来主要是两个问题:一、列宁讲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它们是同一个东西”这个命题是特指还是泛指?即仅仅是指在《资本论》中,还是泛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三者是“同一个东西”;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是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毓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1,(4)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同一,是三个东西具有统一关系呢? 还是同一个东西所具有的三个方面? 目前,我国哲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有分岐。本文就此问题谈点个人粗浅看法,望得到同志们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Z1)
作为理论学说的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都是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反映客观的辩证法规律的,本质上是同一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相互渗透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它们都是对客观世界的统一性以及对这个统一的物质世界不断认识的过程,反映了主客体在认识终结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7.
李成滨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7,9(4):467-470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相关问题的论述、特别是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关于辩证法问题一系列论述的整体出发,论述了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的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三者"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实际上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8.
李成滨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10(1):72-75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的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三者"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的论述,从三者一致的角度,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辩证)逻辑证明也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人类世界发展学说的观点,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只是在思维与存在同一的基础上、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才发生的问题,都只是确证着世界、自然、运动、物质等统一之普遍原则的人类实践活动客观规律的不同表现形态或形式,深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9.
曹广斌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6)
当考察《资本论》的辩证法时,人们习惯于把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列举出来,然后再从《资本论》中找出一些实例来说明它。对《资本论》中的方法论作这样的理解,正如列宁指出的,不是把辩证法当做认识论,而是当做实例的总和。列宁认为《资本论》之所以是科学的巨星,在于把辩证法纳入认识论,把认识规律上升到逻辑,即把“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一门科学”(《哲学笔记》357页)。 相似文献
10.
师钟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一个伟大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啥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认识论,也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中最系统的。他的认识论虽然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一样,是形而上学的,但是在一些问题上却闪耀着辩证法的火花。然而,这些火花,直到现在还往往为人们所忽视。本文仅就费尔巴哈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因素作一些粗浅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王生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1)
关于贾谊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以往的哲学史研究中还重视得不够。本文试图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新的探索,着重研究了贾谊认识论中的知行观及其辩证法思想中关于矛盾转化条件的论述等。 相似文献
12.
张盛彬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1):37-42,124
本文评析了对亚里士多德、培根、康德和黑格尔的逻辑思想的误读,讨论了逻辑主义的反认识论的错误,呼唤逻辑学的认识论回归,并介绍了构建认识逻辑学的思路历程。作者认为,演绎的公理是认识中长期没有发现反例情况下、心理认同逐渐被强化的经验归纳,归纳是类比的发展,类比、归纳、演绎整合的推理链,是科学发现的逻辑的轴心,西方归纳派和演绎派的长期分歧被推理链整合了,认识论的研究也深入到了微观的逻辑层次。 相似文献
13.
张仲华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9-13
主要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联系和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等三方面,就道德建设中的几个认识论和辩证法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并试图通过这种探索,深化人们对公民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的法律修辞学刺激了辩证法的诞生,辩证法的论证工具——辩证推理同时也是逻辑学的一类研究对象。亚里士多德于分析性推理之外创立了论式理论系统,这种理论继而成为改造旧修辞学的利器。西塞罗在法律语境中将论式理论和修辞学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高于古代法律修辞学的新形式。辩证法、修辞学和逻辑,通过论式学说纠结在一起。现代论式学说的复兴,以承认分析性推理和论式性推理或辩证推理的区别为出发点。法律论证三学科——法律修辞学、法律辩证法和法律逻辑的互动发展,表明一种全面的法律论证理论有必要反映这三个学科的不同视角和规范,并汲取它们的精华。 相似文献
15.
周柏红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6):103-105
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杜国庠指出逻辑学与认识论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杜国庠认为,客观辩证法是逻辑学和认识论统一的基础;三大逻辑传统都富含认识论的因素是重要例证;认识是流动的,逻辑是定式化的;逻辑学和认识论是具体的、历史的一致,要坚持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认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罗刚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本文通过对列宁《哲学笔记》的研读,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列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思想:一、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一致的思想; 二、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一致的思想是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三、认识必须遵循客观事物自身的辩证法;四、认识的辩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民族自决权”原则是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民族问题提纲》、《论 民族自决权》、《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等一系列著作中,列宁对民族自决权原则进行了较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王仲士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众所周知,国家问题的特点是,它比其它一切问题都更加牵涉到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它的命运必然被资产阶级学者弄得最为混乱和复杂,而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也是一贯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为了使即将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正确对待国家问题,列宁从1916年下半年开始。就运用辩证法系统全面地研究马克思和因格斯的国家理论,并在1917年初写下了厚厚一本《马克思主义论国家》的蓝皮笔记。这一研究也为列宁辩证地阐发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做好了充分 相似文献
19.
王艳秀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26-30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普遍认为列宁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颠倒是失败的,实质上不过是用物质的绝对取代了精神的绝对而已。在重新考察了列宁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之后,认为列宁在解读黑格尔逻辑学的过程中是有一个思想上的跃迁的,读书伊始的列宁确实试图简单的将黑格尔的逻辑学进行一个形式上的颠倒,但列宁在真正理解了黑格尔的思想之后,转而在实践基础上对黑格尔进行一个体系上的颠倒。 相似文献
20.
谢静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本文指出,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具有确定的原则和内在规律性。唯物辩证法是最一般的科学认识方法。方法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是在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否与客观真理相符合是检验方法正确性的标准。科学认识方法可区分为哲学方法和专门方法两大层次,其中高层次的哲学方法又对低层次的专门方法起着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