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正如作者本人所说,不久前去世的V.约吉奇教授的著作《马丁·海德格尔哲学》是作者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目的与动机的驱使下写成的多篇论文的综合。对各个领域研讨的参差不齐并不影响该著作混然成一体,也不影响介绍海德格尔哲学思想中关于最重要问题的观点这一宗旨的实现。作者的另一个宗旨是介绍海德格尔的思维方式。就象作者本人所说的那样:“该著作的宗旨首先不是研究探讨,而是介绍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西方军事哲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些军事理论家和军人已经不满足于仅仅研究和评价克劳塞维茨的军事哲学思想,而是从多方面对核时代的战争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少将亨利·E·埃克尔斯的《军事概念与哲学》一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现代军事哲学的基本观点和范畴体系.瑞典国际问题研究所研  相似文献   

3.
E·拉兹洛其人及其著述E·拉兹洛(Ervin Laszlo)是研究系统论的美国著名哲学家,被认为是系统思想在哲学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继L.冯·贝塔朗菲之后在美国推动“系统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E.拉兹洛是美籍匈牙利人,1932年生。1947年在匈牙利国立音乐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963年在瑞士弗赖堡大学任哲学副研究员。1968年在法国巴黎大学获文学(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相似文献   

4.
<正> 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版出版,沈小峰、吴彤、曾国(?)合著的《自组织的哲学——一种新的自然观与科学观》一书,系邢贲思主编的《当代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之一,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三篇十三章。第一篇——“科学理论:自组织的科学基础”,从整体和综合的观点出发,对自组织科学发展中的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论、相变与临界现象、混沌理论等加以综合分析,探讨了自组织发展的环境条件、内在动力、发展形式与途径、演化结局等问题。第二篇——“自然图景:自然界的自组织演化”,把自组织理论应用于自然界,阐述了自然界自组织演化的自然图景和自然观。第三篇——“科学图景:科学的自组织  相似文献   

5.
两位哲学博士、教授在本文中阐述了他们对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观点,并对“反哲学”以及尼基福罗夫的《哲学是科学吗?》一文发表了意见。哲学的社会意义及其真理性之谜,激起了公众的由衷兴趣.不管有哪些人,包括《哲学是科学吗?》一文的作者,如何反对、怀疑和嘲笑,哲学在当今世界上的社会作用只会提高,而不会降低。A.Л.尼基福罗夫对哲学的评价过于武断了,他说:“哲学从来不是,现在不是,相信将来也永远不是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如此)。”他坚定认为,哲学论断不受经验检验,也不会被经验驳倒。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过,一些假想的哲学反对  相似文献   

6.
为了迎接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诞辰 160周年(1828—1988),黑龙江省外国文学学会于 7月 17日至21日在大庆市举行了托尔斯泰研讨会。 出席这次研讨会的省内专家学者及研究生40余人,提交论文近20篇。会上,与会者就列宁论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早期的思想与创作、托尔斯泰作品中的美学理想、托尔斯泰的妇女观、托尔斯泰的“仁爱”思想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兼爱”思想之比较、托尔斯泰的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托尔斯泰的艺术成就等有关托尔斯泰思想和创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对其中某些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有的同志以那达…  相似文献   

7.
“哲学是什么?”是一个基础性问题,“哲学作为哲学”这一重言判断,要从关系中去理解。“哲学”与“科学”都运用概念;但“哲学的概念”是“辩证的概念”,它自身变化发展。“辩证的概念”为“自由的概念”,以“自由概念”建构起来的“哲学大厦”,是“可移动-可变化”的“自由大厦”。概念是“自由”的,亦即概念为“创造”的。“哲学”为创造性的学问。在“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中,某种意义上,“哲学”是一种“没有常规工作”的“科学”,“哲学”只是严格意义上“范式”的科学。在某种“哲学原则-范式”指导下进行的对具体问题的“解题”工作,主要是“科学性”的,而科学家在进行“范式转换-科学革命”工作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做“哲学性”工作。  相似文献   

8.
这篇论文结合作者本人的治学经历,尤其是作者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文,论述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在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哲学研究方面所发挥的极为重要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创造性地推进”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新理解、对马克思哲学发展史的新探索和对马克思哲学来源的新反思。  相似文献   

9.
在对当代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的“三个世界”的理论的评介中,有两种观点是值得讨论的。一种观点以黄顺基等同志为代表,认为波普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此,国内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我是不同意这种观点的。另一种观点则是回避“三个世界”的理论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多元论和“世界3”的客观唯心主义性质。例如杜汝楫同志在《三个“世界”的学说——波普哲学介绍之一》一文中(以下简称杜文),通俗地介绍了波普的“三个世界”的理论,这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一学说,但杜文把从哲学基本问题上对“三个世界”的理论所作的分析说成是对波普的“误解”,认为“三个世界”的理论不是一个本体论问题,“世界3”与柏拉图的“理念”和黑格尔的“世界精神”“根本不同”。这种观点是难以使人同意的。本文想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与杜汝楫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0.
1979年2月8日美国《纽约评论》刊载的这篇书评,评介德国学者沃纳·松巴特的《美国为什么没有社会主义?》一书.这本书作于本世纪初,后来由帕特里夏·M·霍金和C·T·赫斯本兹译成英文.全书共187页,由M·E·夏普出版社出版.书评除介绍松巴特对于为什么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主义的力量却十分弱小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并进一步分析和评论美国工人阶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历史形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美国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代表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复合相互依赖理论中的海洋政治研究进行了介绍和评价。作者首先对相互依赖的概念和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基本命题、海洋问题的界定与国际海洋制度的演变、海洋领域内复合相互依赖的内容、复合相互依赖理论与国际海洋制度的变化等理论进行了归纳和介绍 ,然后对其海洋政治理论的价值和启示意义进行了肯定 ,同时也对其“大国武力作用下降”、“大国在国际组织中作用下降”的观点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西方科学与中国古代科学是不同的类型。但是,西方科学发展到现代科学却又表现出与中国古代科学的相似性。人们比较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结论与中国的道教、佛教和古代哲学,发现二者在时空观、本体论、宇宙起源、主客体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相似①。玻尔、海森伯、李约瑟、普里高津、哈肯、李政道等著名科学家都有这样的观点和对中国传统科学的某种赞誉。那末,导致这些相似的思维结果的思维方式,也应有着某种一致性、相似性。本文探讨作为现代科学主要思维方式的“两面神思维”与中国古代科学思维方式“太极思维”的相似性,并基于这种相…  相似文献   

13.
苏联《共产党人》杂志1979年第15期在《科学展望》专栏发表的这篇文章,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强调哲学研究在解决共产主义过渡任务方面的重要性;知识的一体化和科技革命的发展需要高度的理论概括;对当代社会现象的哲学分析日益成为制定重大实际决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哲学的最重要任务是积极影响世界思想斗争的进程.第二部分主要谈现状和成就,认为在辩证唯物主义方面正在实现列宁著作中提出的哲学研究规划,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对《资本论》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为辩证逻辑这一重要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开端;在有关反映论的重要著作中提出了一些总结性意见;科学的方法论和逻辑的研究,阐明了现代科学知识发展的一系列复杂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更加重视共产主义建设的迫切任务、世界革命进程和科技革命问题;哲学史问题的研究同解决当前任务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写出了哲学史方面的总结性著作,哲学发展的列宁阶段的研究成效卓著;等等.这里介绍的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关于苏联哲学研究的趋势.这一部分里指出苏联哲学研究中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从改进哲学研究的观点来说,对我们也不无可供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试论“科学的解释学”——科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科学哲学是“科学”众所周知,“科学哲学”一词,主要用来指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维也纳学派为中心的逻辑实证主义和信奉分析哲学的英美系统的科学理论。当然,狭义的“科学哲学”是从随着“数学危机”的发生和相对论、量子论的确立而出现的“物理学危机”中,即从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所谓“基础论危机”中产生的,是在不得不深刻地重新探讨现代科学“基础”的情况下完成的。但是,只要“科学哲学”这一名称指的是与历史学、哲学或社  相似文献   

15.
亚洲价值或东方价值是近年来东西方共同感兴趣的一个热门话题。究竟有否大一统的静止的亚洲价值,抑或这仅仅从修辞学角度说才有意义?本文作者对此提出了不同于东西方流行观点的独特看法。在从历史和文化角度否定有所谓“亚洲价值”后,作者还具体分析了日本和中国的有关价值思想,认为西方可从东方哲学中学到许多经济伦理学教益。本文对我们了解东西方价值研究的新动向,重新审视中国传统伦理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企业文明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科学基础中 ,自然科学知识十分重要 ,但信息科学绝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信息科学与许多社会人文学科密切相关。今天 ,科学的人文化正在呼唤人们用更加开放的观点研究信息科学问题。一、认识信息在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自古以来 ,在对人的存在和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认识中 ,哲学具有特殊作用。哲学知识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乃是其世界观品格。这种品格的基础是“人与世界的关系”。这就意味着 ,哲学所研究的不是孤立的世界 ,也不是孤立的人 ,而是人与世界不可分割的统一和相互关系。在现代科学方法论术语中 ,哲学知识的这一特点具有信…  相似文献   

17.
历史本质问题是历史哲学的最高问题。文章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对“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而历史认识的最高视野,则是历史的社会价值观点。作者首先分析了生产实践本身的双重价值意义,认为一切社会历史实践,本质上都是人们通过对象客体价值的创造,来实现人的主体价值的活动。文章又从个人价值、群体价值的追求活动,进一步提示了社会历史的深层本质,是人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创造和实现。文章通过人的“双重生命价值”的分析,论证了社会价值的本质取决于人的类价值和类本质,其表现形式是人以“自在生命价值”为基础对“自为生命价值”的追求;而其实质内容则是人对人自身类本质的追求、创造和实现。最后,作者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规律观点及其人和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为依据,进一步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规律和最深层本质,是人们通过他们个体本质、群体本质的实践创造活动,去不断追求、创造和实现人之为人的类本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希腊古典古代思想家色诺芬,是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人,他的著述《经济论——关于财产管理的讨论》中蕴藏着富有学术价值的经营管理美学思想。本文作者用哲学、经济学、美学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色诺芬的经营管理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认为其主要特点是:把美学观点和经济学观点融合在一起,并用经营管理的方式阐述了经济思想对“美”的解释以及财富观和美学观的统一性。作者概述了色诺芬经营管理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中积极意义较大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评论,在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色诺芬经营管理美学思想中的科学成分,以及对建立经营管理美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小林正,退休职员,1909年8月生人,现住静冈市。作者自五十年代起,从事《后汉书·倭传》、《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中有关古代中日关系研究,对邪马台国持九州说,曾先后用一百二十余天赴现场考察。最近,作者将其研究成果《“倭国王帅升等”研究——“倭国王帅升等”乃熊本县球磨郡免田町》和《<汉书>如淳注“如墨委面”之研究》等论文寄给本刊,希望与有志于斯的中国学者共同探讨。今将其中一篇全文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范振杰 《学术交流》2006,(11):15-17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实质上是科学本身的发展观,它只是相对于传统哲学而言的一种新的哲学态度。它是对何以作为科学事实或科学真理的一种哲学思考。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倡导:科学的客观真理只允许确认事实,要求科学必须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因此“形而上学”必须排除,既而哲学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从逻辑实证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来看,逻辑实证主义者们都力图排除形而上学,使哲学科学化,但是他们最终无法建立具有普遍性的科学观,因而使理论自身陷入不可走出的困境。逻辑实证主义从经验证实原则出发来企图获得绝对真理的努力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科学虽然是人类理性的事业,但作为理性的承载者的人的价值和信仰也是不可排除出去的。科学本身就包含着人的价值等非理性因素,因而作为认识论的科学观必然要包含“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