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孟子的性善论。认为孟子的“性善”之“性”,是指人之为人的特性──人内在具有的能动主体性;孟子性善论具有内在连续的两个层面:向善表明人的本体自觉,为善表明人的工夫自觉;孟子性善论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孟子是孔子人道理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在对告子“性无善无不善”观点的批判中提出了自己的“性善论”。孟子从人与动物的区别,即人的社会性角度来论证自己的性善学说,使其理论有着极为明显的人格平等思想。孟子的这一思想对后代儒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并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内化为儒家学说的基本内核。  相似文献   

3.
[摘要]多年来坊间流行把告子的名言“食色性也”说成孟子的话,这一张冠李戴的错误必须认真纠正。与孟子的性善论对立,告子提出“性无善无不善”论,其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就人性论而言,告子的“性本无善恶”比较接近孔子的原意,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均于孔子无征。应该恢复中国第一位真正人性论者告子在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申鹏宇 《东方论坛》2012,(2):104-108
孟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人性善思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从先秦人性论的发展,到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是一个发展过程,孟子性善论的提出是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殷周之际人文精神的反省,孔子仁的学说,中庸的天命之谓性都包含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并对性善做了种种深入的论证。他通过人禽之辨,与告子的仁义之辨等深入论证了人性善观点。人性善思想的提出后成为了中国文化人性思想的主流,对中国文化很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孟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人性善思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从先秦人性论的发展,到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是一个发展过程,孟子性善论的提出是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殷周之际人文精神的反省,孔子仁的学说,中庸的天命之谓性都包含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并对性善做了种种深入的论证。他通过人禽之辨,与告子的仁义之辨等深入论证了人性善观点。人性善思想的提出后成为了中国文化人性思想的主流,对中国文化很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孟子的仁战思想发微黄德昌孟子,名何,鲁国邹邑人,他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号称“亚圣”。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孟子的仁政说、性善论、天道观、认识论都有详尽的论证、闸述和深刻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精辟和独到的见解,但...  相似文献   

7.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孟子所谓的人性的善主要指人性的"四心",即四个"善端"。孟子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性善论"作了规定和论证,并指出了后天道德修养对保持人之善性的必要性;"性善论"思想中对人的社会属性、道德自觉性的重视等思想,为后世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并赋予了"仁"更多的心性基础,从而提出了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试图从孟子的"四端说"与性善论入手,通过对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以民为本、重德治,"以善养人"、提高君主的自身修养以及注重民众教化几个方面来阐释孟子的仁政思想。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的人学思想主要体现为孔子、孟子与荀子的人学思想,具体而言:人的本质:孔子提出“仁“;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人的价值:孔子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有贡献;孟子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天爵“、“良贵“;荀子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人有“义“。人与自然:孔子虽然没有明确表达“天人合一“,但《论语》中相关话语却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孟子讲“知性“则“知天“,体现了人道与天道的统一;荀子提出“天人分异“的思想。人与社会:孔子强调了人对社会的责任;孟子反对杨朱的“为我“思想,折射出孟子注重群体价值倾向;荀子提出“明分使群“的观点。人格与精神境界:儒家的最高理想人格是圣人,孔子认为,能够“博施于民而济众“的人就是圣人;孟子提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只有做到“尽心、知性、践形“,才能成为圣人。先秦儒家人学思想既有合理性的因素,也有显著的历史局限性。其合理性因素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在战国中期的人性论思潮中 ,不同于告子 ,孟子认为 ,完整的人性结构包括义理当然性之性、生物性之性两个部分 ,其中前者居于关键地位。通常所说的“性善论” ,实际说的就是义理当然性之性是善的。性善论也具体地展开为两个方面 :“性本善”涉及了本体问题 ,解答了道德实践所以可能的超越客观的根据 ;“性向善”涉及了功夫问题 ,解答了道德实践所以可能的内在主观的根据。为了进一步彰显性善论的道德激励功能 ,孟子继而原创性地开启了“以心善言性善”的基本思路 ,并揭示了“四心”与“四德”的微妙关联 ,最后把“本心”既解释为本体论的实在 ,又解释为存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教育家,孟子以私淑弟子而忠实地继承了他的伟大事业。孟子是把教育当作社会上的一件大事看待,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第三卷)。又说“善政不如善教。”(卷七)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而孟子则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卷四)按孔子之意,是在勉人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而孟子则是为了防止有人强不知以为知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卷七)。两者的说法虽不相同,而目的则一,都是着眼于出好人材。  相似文献   

12.
孟子的人性说对后世影响深远。性善、为善与成善三个紧密相联、环环相扣的环节,使孟子的人性说成为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而在这一思想体系之中,孟子的性善论才能得到全面的诠释与解读。性善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构建生活的一种方式、治理国家的一种方略。  相似文献   

13.
孟子的人性说对后世影响深远。性善、为善与成善三个紧密相联、环环相扣的环节,使孟子的人性说成为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而在这一思想体系之中,孟子的性善论才能得到全面的诠释与解读。性善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构建生活的一种方式、治理国家的一种方略。  相似文献   

14.
刘鉴泉先生的“性说”,立足于孟子的性善论,融汇儒道天人一贯、尽人以合天的思想,批判了告子人兽不分的错误,进而批判了西方文化“适者生存”、把人视为动物的社会进化论;批判了自七十子裔以来历代“性说”论者在视“善”为性的同时,亦视“恶”为性的肤浅与荒谬,进而高扬了作者“任天”、“圆道”的学术理想与人生理想。由于其学说诞生于后五四时期,因此具有相当强烈的针对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哲学史上讨论的重要主题。学者们对于性善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性、善各指什么以及善的来源上。文章试图通过性与生、命、才,善与仁、义、礼、智之间的关系考察性、善二字在《孟子》中的本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心与性、天与性的关系的考察,寻求性中之善端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董仲舒人性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董仲舒的人性论,是对先秦孔子、孟子等人的人性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对人性的界定是"质朴之谓性",指人的天生资质.结合其天人感应哲学思想便会发现董子人性的天生资质中既包含了自然本性的内容,也包含了社会本性的因素.董子主张性有善有恶论,其内涵是性有善质,亦有恶质,这正好是董子"中民之性"内涵所在,而"圣人之性"与"斗筲之性"不在其界定的人性范畴之内,故董子云"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可见,董子并未提出性三品说,最多是略具雏形而已.  相似文献   

17.
孟子沿着孔子“仁学”思想,对孔子的人性论进行了拓展与重构,建构了性善论,并以之为基点,确立“存心养性”的人性修养理论与仁政学说。展现了孔、孟之间人性论发展、嬗变的逻辑轨迹及人性论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人的为恶是由于后天环境影响和主观不努力造成的。性善论是一种不错的"道德理论假设",其中"教人向善"的思想,"寡欲"、"存心养性和求其放心"的道德修养方法以及"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信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批判地继承孟子的性善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先秦儒家人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性问题上,先秦儒家从孔子的"性近"说开始,至孟子的"性善"说,再至荀子的"性恶"说。孟子和荀子遵循了不同的思维路线。孟子是性善论代表,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先秦儒家的人性思想既为儒家伦理政治的建构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同时也是儒家仁学发展的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20.
论王安石“善恶由习”人性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人性论是王安石人性论形成的理论来源。传统伦理思想史上的人性论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荀子的性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扬雄的性善恶混论和韩愈的性情三品说。王安石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人性论成果,形成了他的"善恶由习"的人性论。他的人性论给传统人性论注入了新的内涵,开拓了新的境界,因而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