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苏州大学是一所具有一百年历史的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加年的东吴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东吴大学、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和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建立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近年来,苏州大学先后圆满完成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的合并工作;则加年4月,有88年办学历史的苏州医学院又并入苏州大学.苏州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学…  相似文献   

2.
100年前,在苏州大学的前身东吴大学,一本取名有深刻含义的杂志《学桴》诞生了.桴者,船也.一艘学术航船扬帆鼓浪从这里出发,揭开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大学创办学术杂志的序幕.在中国大学学报走过的100年的发展历史中,有四个事实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相似文献   

3.
<正>龙协涛:《〈学桴〉领航,百舸争流——学报诞生百年感言》一文指出:100年前,在苏州大学的前身东吴大学,一本取名有深刻含义的杂志《学桴》诞生了。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应特别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在东吴大学发展的历史追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苏州大学前身的东吴大学,是创办于1901年的教会大学,在办学上取得过显著的成绩,也是在中国最早开设社会学课程及开展研究的大学之一.本文力图梳理社会学在东吴大学发展脉络,借此探讨社会学依托教会学校从西方入中国后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为编写好苏州大学校史、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生动而具体的资料,苏州大学于6月5日至7日,邀请了学校前身之一东吴大学地下党成员及其进步学生代表返回母校,举行《解放战争时期东吴大学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讨论会。校党委书记程肖彭、副书记顾佩兰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他们在讲话中充分肯定和赞  相似文献   

6.
1906年6月,今苏州大学的前身教会学校东吴大学,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大学学报《学桴》(又名《东吴月报》),所以2006年6月是《苏州大学学报》创刊百年的华诞,也是我国学报界值得纪念的日子。《学桴》的创刊号,今已只存孤本,藏中山大学图书馆,弥足珍贵。其封面是一幅国画:翻滚的波涛上一叶扁舟,桅杆上挂着阔大的风帆,“学桴”两个大字占满帆页;桅杆顶上系一面小旗,翻飞出“东吴月报”四字;上空两三朵祥云,云中间有“壹期”二字。“学桴”的封面,使人想到孔夫子的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当是《学桴》名字的来由。而“学桴”从字面与画面上看,…  相似文献   

7.
1904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林传甲先生与东吴大学(苏州大学前身)黄人先生各自独撰的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中国文学史》面世了。为纪念“南黄北林”的学术开山之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苏州大学文学院与北京大学中文系于苏州大学联袂隆重举办了“中国文学史百年研究(1904-2004)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韩国、港台地区与大陆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及有关单位的代表近 150 人出席了大会。会议开幕式由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罗时进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陈跃红教授代表两院系致开幕词,白伦副校长代表苏州大学致欢迎词,与苏州大学同根同…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最早开办的一些大学和一些后来发展为大学的学堂,都曾创办过自己的学报,如《东吴月报》、《北京大学月刊》、《复旦学报》、《北直农话报》、《约翰声》等。其中,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于1906年创办的《东吴月报》是中国创刊最早的大学学报。《东吴月报》创刊号《学桴》发刊词申明该刊为东吴大学堂所刊发之杂志,定为月刊,并确定了学术性宗旨。创刊时期的东吴大学学报自然不很成熟,但为后来的学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析理工院校社科学报异军突起现象齐朐,金曲中国高等学校学报从苏州东吴大学1906年6月创办《东吴月报》为起点,经过80年之后的80年代,在强手如林高等学校的学报界又出现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现象─—大部分理工科院校又创办了自己的社会科学版学报。据统计,目...  相似文献   

10.
苏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老校。1952年9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系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等三校合并而成)、东吴大学文理学院和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建立苏南师范学院。同年10月22日,正式成立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将江苏师范学院改办为苏州大学。从东吴大学建校至今,已有91年的历史。苏州大学前身各院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历尽沧桑,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封建的和西方资产阶级的教育对其影响颇深。尽管如此,仍然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哺育了一批优秀的爱国者、革命者,在历次爱国民主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事业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学者、专家,其中不乏声望卓著、出类拔萃者。数十年来,遍布在神州大地、大洋彼岸的校友们为祖国的统一富强、繁荣昌盛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于1989年12月6~8日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召开成立大会,同时举行首届学术年会。80多位编辑代表全省60多家学报和10多家学术期刊,参加了会议。副省长韩邦彦、省教委主任卢铁城、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单基夫,知名学者刘盛纲、刘诗白和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校领导同志,到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韩邦彦副省长在讲话中要求学报在办好高校过程中发挥更多的作用。他说,高等学校不仅要出人才出成果,而且要出谋略出思路;不仅要搞好教学研究,而且要搞好思想教育和管  相似文献   

12.
1986年12月6日,东吴大学校友总会在东吴旧址苏州大学成立。来自全国的近五百名东吴大学校友和来宾参加了成立大会,许多美国、香港和台湾以及大陆各地的校友拍来了贺电,寄来了贺信和贺礼。会后,举行了东吴大学校友总会的挂牌仪式。会牌由赵朴初校友书写。在成立大会上,原则通过了《东吴大学校友会总会章程》和校友总会名誉会长、会长、副会长人选的名单。东吴大学创办于1901年,由原博习书院和中西书院合并而成,是国内历史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校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服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第一条指出:“高等学校的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这说明图书馆工作具有服务性和学术性的两重性质。而如何发挥图书馆的服务性,是关系到办好高等学校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仅提出高校学报战略职能诸要点,未充分展开阐述,谨作为引玉之砖,期望高教界,学报界同行能予以关注,展开讨论。 学报,是高校建设发展和教学科研水平的窗口,又是高校管理、科技信息贮存及生产建设的综合反映;是高校职能多样化结合的综合指导工具;也是高校出成果出人才,和获得新进展新成就的阶段记述。把学报仅仅作为科研成果论文的刊载工具,而高等学校的全面活动内容涉及甚少,仅只重视硬、显科学,软、潜科学常被忽视,这实际上只是高校学报功能的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历史文献考证,认定创刊于1913年7月1日的<学丛>,为<西北大学学报>的前身,并认为由西北大学前身陕西课吏馆和陕西法政学堂先后主办的<秦中官报>(1903-04创刊)为<学丛>的诞生作了准备.结论认为<学丛>为中国综合性大学创刊最早的学报之一,仅次于东吴大学1906年创刊的<学桴>.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88年创刊以来,历经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迎来了十年华诞。 十年办刊的经历,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报是高等学校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人们可以看到一个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成果和水平,可以看到一个高等学校的科研在全国学术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18至19日,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界代表300余人云集苏州大学,庆祝中国高校社科学报诞生100周年。会上宣布了第三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优结果,并对近年来取得优异成绩的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进行了表彰。《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获得“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殊荣,“科技哲  相似文献   

18.
《宿州学院学报》2012,(4):2-F0002
第一条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高等学校已办学报的管理,促进高等学校学报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中山先生思想学术研讨会召开潘庆德由逸仙文教基金会和东吴大学发起主办的首次“海峡两岸中山先生思想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月9日-10日在台北中央图书馆举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云...  相似文献   

20.
建国三十六年来,我省高等学校实验室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单一的教学用实验室发展到教学科研两用实验室。目前,正朝着教学、科研、生产、社会服务一体化的方向迈进。实验室已成为高等学校出人才、出成果的重要基地。据统计,三十六年来,我省高等学校为国家培养本专科生二十五万多人,完成重要科研成果一千多项。我省高等学校实验实三十六年来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