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统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朝时期开始,经历了三千多年,至公元960年宋朝统一以前,统一、分裂,分裂、再统一的形势一直在曲折地向前推进。在各个不同的统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乃至同一民族内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并不曾发生带根本性的改变,直到清朝时期,封建中央王朝所采取的民族政策也是一脉相承。而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却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德国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研究中,人们十分重视铁路运输业的先导地位,重工业的基础作用,以及电气、化工等新兴工业部门的支柱地位,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人们也普遍忽视了商业资本在德国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促进民族统一、维护民族利益和服务于工农业飞速发展的特殊意义。由于德国政治分裂、封建势力强顽以及经  相似文献   

3.
席勒的创作道路——纪念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席勒是德国的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在德国文学上与歌德齐名。杰出的文化战士席勒在过去和现在都是争取德国民族统一独立的歌手,都是德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光辉旗帜。席勒生活於十八世纪後半期和十九世纪初年。在这个时期中,德国名义上受哈布斯堡族的皇帝所统治,事实上分裂为二百九十六个独立国,各自为政。由於帝国的中央政权软弱无力,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两  相似文献   

4.
<正> 自秦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统一中央集权制国家之后,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时期,也是继春秋战国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之后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由于这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而民族融合又是在激烈斗争中进行的,因此战争就比较多,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屠杀与破坏。据此,有人就认为这是一个大混乱、  相似文献   

5.
当代著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家刘登翰先生认为,由于海外华文文学存在的客观事实,使20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分流和整合的情势。他说:“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暂时分裂,或受到外力人为的切割,形成了相对迥异于母体社会的独自发展格局,却又涵盖在母体文化的合理发展逻辑之中,便可能在一定时期里造成这一民族或国家的共同文学,在不同生成环境中的分流。分流是离析的一种极端的形态,是在维系和延续共同母体文化的基础上,脱离了文学主体运动轨迹,而呈现出自己特殊形态和进程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存在。而…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德国文学思想走向现代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由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向现代哲学、美学的转型,使得德国文学思想迅速在迟到的德国民族这里走向现代,具有了审美现代性。德国文学思想的审美现代性的特点在于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民族意识性、象征符号性、非理性化。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候,德国文学思想的现代性主要表现为几个主要文学流派:哲学上的新康德主义和现象学,文学上的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美学上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分别对德国文学思想的现代化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并共同揭开了德国文学思想的现代序幕,鲜明地体现了审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7.
德国和日本:从上改革,形成君主立宪国 德国在近代从上改革君主专制体制,形成了君主有很大实权的区别于英国虚君议会制另一种二元制君主立宪国。 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较之英国、法国为晚。自1815年以来,组成包括34个封建君主国的德意志邦联,没有松散的邦联议会。到19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民迫切要求消除封建专制与分裂状态,实现民主共和与民族统一。这时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以德国工人为主的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已于1847年6月建立。1848年3月,普鲁士等邦爆发人民起义,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立宪议会选举。马克思、恩格斯率领共产主义者同盟从国外回国参加革命斗争。5月在菜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市召开国民议会,主张君主立宪制的地主资产阶级代表占多数,拥护民主共和  相似文献   

8.
德国从19世纪以前的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一跃而变成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世界科技中心,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哲学特别是自然哲学通过对科学的启蒙以及与科学的紧密结合成为德国科学发展的先导.哲学又通过对教育因素和民族因素的注入,进而通过教育革命和民族主义促成了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相似文献   

9.
向燕南 《河北学刊》2005,25(3):79-82
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来说,从公元10世纪初到 公元19世纪中将近千年,既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向 前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再次重新 组合,并奠定今日国家版图的历史时期。从宏观的大 历史视角看,这近千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多民 族政权分立和多民族国家统一不断巩固两个阶段。 但是分裂阶段也罢,统一阶段也罢,整个中华民族历 史文化认同意识的发展,始终是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 主流。 一、分裂时期内蕴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的因子, 不仅使分裂的政治格局始终孕育着统一趋势,也为后 一阶段政治统一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这…  相似文献   

10.
论唐代契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是四世纪初记载于我国历史文献中的东北重要民族之一。北魏至北齐是契丹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契丹与中原政权建立联系的开始。隋朝统一北方 ,奠定了契丹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而强大统一的封建唐王朝的建立又为契丹摆脱其强邻 (突厥和高句丽 )的羁绊 ,放手发展自我创造了条件和契机。契丹与唐朝的关系 ,从总体上讲是封建大国境内少数民族局部势力与中央王朝的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俄罗斯封建军事帝国形成过程中一贯奉行的俄罗斯大民族主义给境内各民族造成的压迫和苦难;评价了苏联时期混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做法给车臣等少数民族所造成的灾难,以及因此而激活的地方民族主义被少数民族分裂分子所利用的危害。认为正确处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问题和真正贯彻民族平等的政策是保证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纵览中国现当代文学,我感到其中有三个最为关键的转折时期,那就是:五四时期、《延座讲话》时期和新时期。这三个时期的文学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有着不同的文学思潮,它们似乎互相否定又互为前提,走了一条相反相成的发展道路。而处于这三个时期中间环节上的《延座讲话》时期,又在这种文学发展的矛盾运动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文学的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这对矛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同时期发展变化轨迹的描述,去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变化特点,并从中寻找《延座讲话》所特有的价值座标。一、五四时期:从封建桎梏下走出的孤独的“我”五四新文化运动,是适应着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藏族文学嬗变的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世纪50年代西藏和平解放为标识,藏族文学步入到她的当代发展阶段。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藏族文学不仅向外部世界展现了高原人的生活和精神风貌,并在超越个体民族文化的高度上,承担了对本民族成员文化启蒙的重任。20世纪80-90年代,是藏族当代文学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藏族作家在较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多元文化语境下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理性审视和民族文化发展求解。这不仅是当代藏族文学区别于内地同时代文学的个性所在,也是藏民族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雷达先生作为一位出色的当代文学评论家,正如作家朱向前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那样,他始终"旋转在当代文学的天空中",他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检测者。他在文学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期都能发出情理俱佳、科学公正的批评声音。比如,1987年《文学评论》第一期发表了雷达先生的一篇"具有划阶段意义的论文",名为《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新时期文学主潮论纲》,编者言:"雷达的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灵魂的发现和重铸,才是贯穿新时期文学的主潮,这可作一家之言。"这篇文章中,雷达先生  相似文献   

15.
美国黑人文学由黑人作家创作 ,而且都和黑人的悲惨经历有关 ,所以它不同于其他文学流派。黑人文学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历史。总的来说 ,黑人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早期的黑人文学 ;19世纪上半期的黑人文学 ;南北战争时期的黑人文学 ;黑人文学文艺复兴 (192 0 s) ;二战后的黑人文学。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历史是黑人民族为自由和权力而斗争的社会史 ,所以黑人文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女真民族文化心理的折射——简析女真族作家的元曲作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开一部中国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大凡文学发展的高峰期,都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碰撞的时期。这是因为,中华文化实际上是汉族文化与诸多兄弟民族文化相互吸收融合而形成的,其中北方民族文化又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辽金元时期,契丹、女真与蒙古族先后建立了区域性的乃至全国性的统治政权,民族间的相互融合必然带来文学上的影响与借鉴。从  相似文献   

17.
方长安 《河北学刊》2004,24(2):117-117
[主持人语]20世纪的中国,被迫卷入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全球化对中国最重要的影响,莫过于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建构与确立。20世纪中国文学是全球化历史的产物。它既记载了古老中国被迫向世界敞开大门、承认并学习“他者”的苦难历程,也积极参与了“国民性”的挖掘和改造工程,参与了现代民族国家地理的绘制和新的中国形象的想象与构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和基本特征,同民族主义情绪之间存在着直接而深刻的关联。然而,由于现代世界和中国历史上的某些事件,特别是民族主义本身的复杂性,使得长期以来文学研究界很少关注民族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间的复杂关系,更谈不上系统而深入的学理式分析研究。有鉴于此,我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梳理、审视民族主义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运动与思潮的影响,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中所表现出的民族主义情感、意识及其书写方式和特征。 20世纪跨度很大,民族主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程度、形态与特征也颇为不同,它对文学的辐射情形和文学对它的反应程度在不同时期也有着很大差异。所以,在研究中,我们努力回到历史现场,弄清当时知识分子特别是作家们是如何理解、言说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弄清他们的理解、言说背后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与文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特点及影响·伍晓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在经过秦汉400多年统一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动荡、战乱和分裂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社会人口大量频繁地迁徙,而迁徙的主要和基本的形式是民族迁徙。与历史上其他时期的民族迁徙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迁...  相似文献   

19.
论近代中俄哈萨克跨境民族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萨克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跨境民族之一。①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中央王朝———清朝统治新疆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激烈地动荡中从古代向近代迈进的重要时期。同时,这一时期对哈萨克族来说,更是一个在...  相似文献   

20.
12至13世纪中期,因民族政权分裂,我国虽形成了南宋、金朝一南一北的对峙局面,但在文化上,南北仍是一体的,文学上也是一体的。而目前的状况是,由于人们对一水分流的南宋文学与金代文学的一体性认识尚不够清晰,故使对二者的研究仍处于分立状态中,因此有必要以整体观重新审视宋金文学,此种研究可以从宋金关系上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