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兵书典籍内容中论述的理论和思想运用于档案工作中,分别从档案工作理念、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档案安全检查工作4个方面阐述兵书典籍内容运用的影响,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保障档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长厚而近伪     
兵书有说:“将欲取之,必先舍之。”刘备这个沙场老将,深懂得这一策略之妙用,并翻新出奇,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3.
“围师必阙”,是古人用兵的一条重要原则。在战争实践中,它虽然时常受到“聚而歼之”之说的非议,但仍不影响它在兵书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作者:孙武(中国)时间:约公元前512年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部2500多年前的兵书,至今仍然在不停地被世人解读和学习,其影响力不局限于诞生地而是辐射至整个世界,其生命力不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渗透至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正> 国内外有名的企业家,都具有独道超群的创造思维能力。破解其奥秘,我国兵书中有瑰宝36计,创造思维也有精华36式。如果我们也能掌握运用这36种思维方式,在瞬思万变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就会屡出新招,战胜对手。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的一生,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上都有卓越的建树。《将苑》是诸葛亮撰写的一本独具特色的论述为将之道的兵书。阐述了治军、用人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其说理深入浅出,文字浅显易懂,朴实无华,对各行业领导者实施领导艺术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古代权谋类兵书中的经典,《孙子兵法》因其根植于深刻的军事哲学思想而历久弥新。自《计篇》始至《用间篇》终,孙子从多角度多层次强调知的重要性,知字前后出现79次,大量论知的语言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胜思想。知胜思想表现为全面系统的  相似文献   

8.
孙子     
<孙子兵法>的作者据说是孙武,公元前500年中国的一名将军.孙武的兵书在当时就有很高声誉,吴王阖闾也慕名召见他.为了强调军纪的重要,他曾将吴王的两名妃子斩首,这证明了他令人钦佩的观点.此书英译本的书名直译为<战争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伟大的兵书,其影响力已超越国界,超越兵界,成为世界范围内人们领悟和应用东方智慧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工具。本文通过解读和领悟《孙子兵法》原意,并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从知、奇、变、德、仁等角度来探讨《孙子兵法》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任何一部兵书都不会忘记这四个字:"兵贵神速。"任何一个挖掘历史经验的人都不忘记这四个字:"机不可失。"1999年6月12日凌晨,这些精彩理论变成了实践中的具体行动。就在踌躇满志的北约准备按部就班完成对科索沃的分区占领时,俄军一支200人的分队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进入科索沃,抢占了普里什蒂那的机场。  相似文献   

11.
张佩铭 《领导科学》2012,(16):56-57
凡是熟悉纸上谈兵典故者,对赵括都不陌生。赵括为战国时期赵国一代名将赵奢之子,天资聪颖,"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就连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赵奢也休想难住他。但赵奢深知儿子底细:虽熟读兵书,但不知活用,难堪大任。后赵括担任赵军主帅时,果然如赵奢所言,终因死搬兵书条文,导致指挥失误,全军覆没,自己也魂断沙场。于是,人们从此便把志大才  相似文献   

12.
<正>《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兵书,今存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13篇。其中,对"将"的重视以及对"良将"的要求,该书论述极为详尽,可以说是无篇不言"将"。从这一意义上说,该兵法是围绕"将"展开的。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论述军事谋略的兵书,也是一部充满人生智慧和哲理的奇书,各行各业的人都能从中汲取无穷营养.《孙子·形篇》中说:"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意思是说,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智慧的名声,没有勇武的功绩.此语用来形容秘书工作,可谓贴切,指导意义很强. 一、无智名,无勇功,要求秘书有超前谋划、未雨绸缪之举  相似文献   

14.
《三十六计》是关于军事谋略的一本兵书,其每计都离不开谋略思维,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经营管理之中。如果你能运用其中的计谋并善于举一反三,相信就会灵活自如地达到“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的境地。 本系列文章选用了许多商战中的实例,因拘泥于成语定名,牵强附会的地方很多,也有的是名异意同,还有的是形同意不同。但文章的一个中心就是,突出“施计用谋”,力求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谋略环节,以便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部《三国演义》给我们提供了创造奇谋方略的思维方法,展现出活生生的政治、军事辩证法,同时也汇集了识才、选才、聚才、用才的丰富经验。今天,世界日趋多极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不进则退的时代,只有正确地施韬展略、谋势布局,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三国演义》这部形象的兵书,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启迪。不必讳言,用人也是一种谋略。《三国演义》中,用人的成功之例举不胜举。从真实的历史材料来看,作为军事统师的曹操在辨才用人方面,可以说高出孔明之上。  相似文献   

16.
陈芳 《决策探索》2002,(6):9-10
一、智囊团的含义 智囊,是现时流行的说法,历史上曾有过多种叫法,如门客、军师、谋士等等.智囊在古代军事及其他政治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史书、兵书中有记载的孙武为吴王阖闾献谋、吴起为魏文侯献谋、孙膑为齐威王献谋,这里孙武、吴起、孙膑都是谋士,他们都为各自的国君在治邦立业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现代管理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巨大挑战,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愈演愈烈,智囊就更为人们所重视.甚至还形成了智囊组织、智囊系统,作为一个群体的组织来为企业、社会服务,这也就是所谓的智囊团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在治军理政中,出奇制胜的法则,一直备受推崇.出"奇",意味着变革和超常,意味着突破与创新.被称为"兵书之圣"的《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兵法》),虽是古代谈兵论战的军事著作,但通篇闪耀创新之光,其间诸多关于出奇制胜的观点和论述,今天读来仍不无启发. 创新的理念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势篇》).透过《兵法》对战争规律的高度概括,可以看出"奇"字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而且作为一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孙子对于"制胜"的境界,也有着高于常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对巴东这片土地的美景有太多期待,下了飞机后,一刻也没有停歇,便马不停蹄地赶往湖北省宜昌市。
  还在陶醉之中就已经到了太平溪,码头上停靠着一座豪华专用游轮,游船宏大奢华,等待着出行的人们。大家激动地跑上游轮,在轮船上不仅能体验到毛主席笔下“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拜谒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还能深入西陵峡中游览崆岭滩遗址、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领略新三峡“化险为奇”的壮观景致以及古老的民俗风情,烟波浩渺的峡谷风光,还能让人体会“船在画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旅途的疲劳,也慢慢随风吹散。  相似文献   

19.
徐庶,才学与诸葛亮差不多,水镜先生劝他跟皇叔刘备干。徐庶投了刘备,出手不凡,指挥几千人,第一仗就杀了曹操两员战将,第二仗消灭曹仁25000精兵,还巧夺战略要地樊城。曹操听说徐庶是个人才,就想挖来。谋士出主意说,徐庶是个大孝子,只要把他母亲接来,老太太一句话就成。徐母不干,有人就摹仿老太太的笔迹给徐庶去信,徐一见信就哭天抹泪的,非去曹营救母不可。徐庶刚走,水镜先生来访,断定徐母必死。果然,徐庶一见母亲,老太太大骂儿子没出息,一点长进也没有,连封假信都看不出,轻易就弃明投暗,真是个笨蛋,进屋就上吊了。徐庶那么大的学问,兵书战策…  相似文献   

20.
世间五不能     
星云大师 《领导文萃》2013,(15):114-115
世间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举手之劳,给人一点助缘,不肯去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给人一句好话、一个微笑,吝于布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世间事,能为的不为,不能为的为之,都是不智之举。揭弊而不能揭短。社会上有很多弊案,政治上的弊案、公司里的弊案,甚至学校、家庭里都有弊案。任由弊案存在,不闻不问,这是没有恪尽职守。有了弊端,我们应该揭穿它,把它提出来检讨改进。但是,揭弊可以,却不能揭人之短;揭人之短,伤人的前途,坏人的名誉。假如我们只揭其弊,使其有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