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孙中山是一位对中华民族极其负责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和战略家.他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中,不仅首倡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深刻阐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他提出必须把物质文明建设放在首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待互动、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巨大能动作用,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孙中山两个文明建设并举的理论,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当时及后来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内容和重要动力,对于培育新型农民,推动农村社会管理民主化,形成文明、和谐的乡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应该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农民,先进的科学文化教育农民,先进的政治文化培育农民,以农村文化的产业化增富农民.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及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和谐与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明的整合与竞争。作为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必须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全球化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全方位交融与竞争。社会主义社会要在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建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有机统一的文明发展战略。由市场经济建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由先进文化建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由民主法制建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当代中国文明进程的三大基本要素 ,而各方面文明的推进 ,都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4.
农村的发展应该是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在建设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应建设好农村的政治文明.由于受经济、文化、农村干部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农民的政治意识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摒弃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提高农民政治素质,提高干部素质,规范干部行为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民的政治意识文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近年来推行农民就地城镇化,形成了“两区同建”德州模式、“多村社区”诸城模式、“生态文明”蒙阴模式,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降低城镇化成本、避免拉美城镇化陷阱和缓解农村“三留守”问题等方面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中国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户籍改革、职业培训、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21世纪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明的整合与竞争。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创举 ,在 2 1世纪全球化进程中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将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 ,从而更加展示自己的生机和活力。全球化既是不同社会文明的对抗 ,也是不同社会文明的交融。作为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必须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全球化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全方位交融与竞争。社会主义社会要在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建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有机统一的文明发展战略。由市场经济建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由先进文化建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由民主法制建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当代中国文明进程的三大基本要素 ,而各方面文明的推进 ,都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体现在物质文明上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精神文明上提高农民的素质,能够更好地进行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生态文明方面能够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政治文明上促进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参与主体,其参与意愿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全市城镇化的进程和质量。为深入了解京郊农民对城镇化的意愿,作者借助北京市农村改革与发展观察点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针对京郊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涉及的土地流转、转移就业、农转非和上楼居住等关键问题开展农民城镇化意愿调研。本文重点针对京郊城镇化进程中农转非和上楼居住两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推进京郊农村城镇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也表现为制度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大致包括制度的确立、宣传与内化、执行等环节。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一个舶来品,"城镇化"一词更符合中国国情.城镇化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从实质上看,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城镇化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中国城镇化的特征可以从发展进程、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规律、发展规模、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