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3,(5):31-31
北京:截至2011年底,北京地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286家;累计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32家;企业研发机构262家。天津:截至2011年底,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116家;累计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4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27家。河南:目前,河南省共建成各级各类企业研发中心4071家;共获准建设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相似文献   

2.
正调查背景在国家重视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加强区域创新文化的建设,是地方政府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题中的应有之义。重视和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不仅能为企业注入生机与活力,更能将创新精神根植于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使企业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襄阳市作为湖北省的副省域中心城市,其经济总量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其中,以汽车工业为主导的制造业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发红色资源是湖北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必然要求。目前,在湖北红色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红色资源价值挖掘、机制体制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湖北应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注重创新发展思路,拓展红色资源开发途径,加强机制体制创新,推进红色资源产业化建设,实现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大繁荣。  相似文献   

4.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因素主要是制度僵化,浮躁和功利化等,针对目前高校人才创新现状,从国家、高校和人才自身三个方面探索人才创新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如实验室和创新团队的建设,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但高校教育科研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等资源性投入滞后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高校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人才评价等因素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培养人才总量迅速增加的同时,高校尤其要注意创新人才的培养。但培养创新人才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资源投人、创新平台建设和教育理念创新等四方面推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各级政府纷纷行动起来,在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政府管理创新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8.
国家创新体系由观念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和管理创新系统组成,其骨干部分是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大力促进和广泛进行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任务。如果说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的发动机,知识和创新就是发动机的燃料。加快国家创新体制的建设,无疑是要加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基础条件,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无疑是我国迈向知识时代的正确道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是使我国的创新综合新体系的目标,是使我国的创新综合实力在201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由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由国家经贸组织实施的“技术创新工程”,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211工程”都正在实施之中,还应组织实施“制度创新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在发展创新体系时,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9.
高层言论     
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要继续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及时将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的制度机制。要根据新情况新变化,加快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切实把民主集中制更好地落实到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工作制度、监督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科学咨询》2008,(19):I0001-I000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1.
国家创新体系研究评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芬  苏敬勤 《管理学报》2010,7(4):562-569
在探讨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来源、定义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有关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4个主要方向:国家创新体系特征横向比较研究;绩效比较模型研究;创新体系纵向比较研究以及非工业发达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然后,结合我国实践,指出建设和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2个维度,即明确国家创新体系内部组成的职责定位,并提高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系统合作性,以及在加大各层级创新体系构建力度的基础上与国家创新体系实现纵向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进入21世纪,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快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这是党和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期“特别报道”提供的一组文章可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3.
创新人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激活剂和推动力,本文着眼于构建科学的创新人物评估体系,具体分析了创新人物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并阐述了创新人物的价值判定原则。  相似文献   

14.
《咨询与决策》2011,(9):5-7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湖北是科教大省,从科教资源拥有量、综合实力、创新能力等情况看,我省高校科技在全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全列;科技人员总量优势突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高校基础研究能力雄厚;高级别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众多,位居全国前列;科技论文、获奖成果、申请专利和承担国家科研计划等方面优势突出。“十一五”以来,全省高校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为湖北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新加坡政府制定政策措施,鼓励科技创新、增加研发投入,支持重要领域、重视科教事业,引进精英人才、建设基础实施,优化研发环境、全球布局投资,主攻科技开发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基本建成了著名的创新型国家。这些对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初级阶段的科技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规划》主要涉及创新基础设施、创新主体、创新人才队伍等方面。其中,财政科技投入和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过20%;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野外观测台站(网)分别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作为全球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为充分了解新加坡创新能力特征,本文选取了全球创新指数、国家创新指数及全球竞争力等典型创新指标对新加坡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新加坡创新的主要特征及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08,(3):23-23
2007年底,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此举标志着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资源分散等"瓶颈"问题有望得到解决。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主要以产品为单元,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发挥着支撑引领作用,近年来,尤溪县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薄弱、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该文通过开展尤溪县科技创新专题调研,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科技创新环境营造、产学研结合、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技术服务机构建设、传统产业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边界趋于淡化,创新国际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促使各国政府重新思考创新政策的重心和治理模式。基于全球视野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创新政策,并调整和改进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和相关制度安排,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相关政策概念、分类和演进阶段进行界定,收集、梳理和挖掘各阶段创新国际化的政策,并基于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系统回顾和分析了不同阶段的政策演进特征,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提出了要加快制定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战略和政策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