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炎黄之胄     
正长安画派中,有一个特殊的"小辈",他本是赵望云的弟子,最后却画得比师父还出名,他是长安画派的重要人物,在西北驻足的时间却并不算长。论资历,他确实是长安画派的后继者,论成就,他却不逊于任何一位长安画派的开创者。他就是黄胄。黄胄本姓梁,1925年出生于河北。故乡荒僻,家中穷苦,但却挡不住他一腔的艺术热忱。他自小便是个胸怀抱负的文艺青年,黄胄之名取自"炎黄之胄",而这"炎黄"之理想后来更是伴随了他的一生。40年代初,黄胄偶遇画家韩乐然。虽然没有师承关系,但曾留学法国的  相似文献   

2.
文学艺术要服务于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任务,这是党的十二大的号召,人民的要求,历史赋予的重任。作家如何开创文学艺术的新局面,创作出描绘新时期生活的亮色,奏出时代强音的作品,用什么样的工作姿态去完成时代所赋予给自己的重任?重要的一点,是作家同开创新局面的人民群众紧密相结合,投入到时代变革的潮流中去,也就是在“深入生活”的口号下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解放军战士的生活中去开阔视野、挖掘素材、汲取艺术营养。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2017新春特展"炎黄痴子——黄胄作品展"近日,2017年新春特展"炎黄艺术馆建馆25周年暨‘炎黄痴子——黄胄作品展’",以近200幅作品回顾了黄胄先生的艺术与人生,受到社会各界热爱黄胄艺术的观众们热烈欢迎。春节期间,炎黄艺术馆将在此部分作品基础上,补充更多文献资料,并在展期内举办多种类型的公共教育活动,以飨观众。"炎黄痴子——黄胄作品展"以炎黄艺术馆及黄胄美术基金会所  相似文献   

4.
他每天和我一样到单位上班,平常也看不出生活异样,只是有时候会为他随手关灯、电脑吃饭用自己的餐盒等有过小小的惊奇——因为这些动作他从来都不忘!他不会假惺惺地禁欲,而是一名让自己舒服的时尚派环保分子,而这是一次真实而亲切的身边人对话。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赞赏了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希腊神话与史诗所散发出的动人魅力,并进而提出了希腊艺术与史诗何以具有永久的魅力等一系列重大的艺术哲学的命题。马克思无暇顾及这样一些专门的艺术哲学问题,他只是遨游在他广阔的思想海洋里路经艺术这片异彩纷呈的特殊海域时,被它的景象所吸引,稍一逗留,抛下这样一些疑问,便又匆匆驶向远方了。而这些疑问,一百多年来,却有如艺术王国里的“哥德巴赫猜想”,引诱着人们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认为艺术远离现实世界,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艺术与现实之间有着明显的和无可争议的区别。但现在人们认识到,这种区别既不明显,也非不可争议,而且带来了许多问题。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对人们很有启迪,能够帮助认清艺术在日常生活中所处的复杂而又微妙的地位。一、艺术与现实关于艺术与现实之间区别的争论已有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这种曲折性和随之而来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有关“区别”本身内涵的论点颇多,相差甚远。最早的论述者是柏拉图,他反对艺术源于生活、模仿现实而又不等同于现实、艺术只是反映真实世界,因此必须有别于真实世界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忘掉悲伤,忘掉他,开创新生活。"这是上海一栋楼盘的巨幅广告,吸引了大批的晚婚女性,让单身女人们有了更明确的奋斗目标。这是个晚婚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选择晚婚。她们早已走进了"大龄青年"的范畴,却从未有婚姻经历。她们选择晚婚,这是目前最想要的生活。她们是一群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理想主义者,在她们的生活里,一半是寂寞,一半是像鲜花般开放的鲜艳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与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一起被誉为"抽象艺术的三驾马车"。作为早期几何抽象主义的先锋,他为抽象艺术开辟了广阔的表达天地。他开创了自认为艺术中的绝对最高真理——至上主义,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观与世界观的抽象艺术。  相似文献   

9.
贺拉斯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的早期罗马帝国时代。他凭借着传统的诗学理论,总结了当时新诗学的特点和他本人的创作经验,提出了古典主义的诗学原则,继承了古希腊模仿说的传统,阐述了寓教于乐的艺术功用,强调了诗人的基本修养,写成了《诗艺》,使他成为古典主义的鼻祖。布瓦洛生活在17世纪法国中央集权制时代。他对贺拉斯的《诗艺》既推崇又不满足。一方面,他祖述着亚理斯多德和朗吉弩斯的诗学主张,特别是继承着贺拉斯的古典主义诗学原则;另一方面,他又结合着当时的创作经验和艺术需要,用五年时间写成了《诗的艺术》。在这部著作中,他阐发了新古典…  相似文献   

10.
在提到“艺术”这个词的时候,不论指的是被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对象,还是艺术家的创造活动,有一点是肯定的: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客观社会现实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艺术家既是社会的一员,他就不可避免地要表现他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总的观念,这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不存在与社会生活全然无关的艺术和艺术创作。艺术家的生活经验——直接的和间接的,过去的和现在的,以及这些经验的广度和深度,都很大地关系到他的创作的内容和创作的成败。但是艺术家创作时,并不是被动地、不加选择地记录生活。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审美意识的表现,虽然这意识不能不受到艺术家所处的时代、民族、阶级等方面的限制,而艺术家的自我的个性的作用却是最值得注意的。正是这自我的个性,使艺术家创作  相似文献   

11.
柏格森(1859-1941)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的主要代表。他并没有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但由于他的哲学倾向与西方现代思潮的发展相一致,回答了现代派艺术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因而他的学说成了现代派艺术最重要的理论基石之一。因此,当我们探讨二十世纪西方文艺和美学思潮的时候,不能不注意到柏格森的影响。柏格森学说的核心是绵延说和直觉论。所以,我们对他的美学思想,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绵延与审美心理特征柏格森对审美心理的分析,是其绵延说在美学上的具体运用。尽管它只是为阐发绵延说而涉及,所论不多,却颇具特色,很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杨轲,始终和声音联系在一起,尽管人到中年的履历上尽是“经济学士”.“商学硕士”的字眼,但是认识他的朋友大都是通过他的声音艺术。而这种认可最初是来自于各种奖项。从少年时代青岛市朗诵比赛的佼佼者,到大学毕业后在青岛广播电台兼职取得的政府级奖项。而如今,杨轲放弃了在澳洲开办中文电台的计划。回到青岛注册了自己的声音艺术工作室,为青岛广播电台制作的公益广告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并且开办了全国第一份听觉杂志《听周刊》(http://www,earweekly.corn/)。杨轲用声音感知美好创造生活,这一切只缘于“自己为自己”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3.
卢禹舜,1962年5月生。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1986年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后应邀为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学生授讲一年。卢禹舜从1983年开始山水画创作。他立足时代,深入社会与自然生活,进行大胆的艺术创造。自觉而强烈的创新意识与主体意识,表  相似文献   

14.
艺术有自己独立的对象范围,它把自己的对象界定在人类社会生活以及和人类社会生活有关的事物的范围之内.哲学对象是生活现象的本质规律,而艺术对象则是本质规律的生活现象.艺术特别要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其中也该包括艺术家自己的精神世界;艺术家的主观世界、特别是艺术家自己的情感,也是艺术对象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王莉娅 《学术交流》2005,(10):172-175
哈代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构思都受到他的创作语言的影响。从哈代的诗歌语言分析入手,可看出他文学语言的独特性。哈代的诗歌语言带有他浓浓的个人感情印迹,他的语言之美是因其具有鲜明而生动的形象性和个性。正因如此,他的诗歌如同他最好的小说一样,透过性格与环境,再现了威塞克斯地区的田园色彩、人民的生活风貌及作者自身的真实感情和思想。  相似文献   

16.
欧阳中石老师一生爱好广泛,博学多才,颇具传奇色彩。他著书达40余种,涉及国学、逻辑、戏曲、诗词音韵等多个学科,京剧为奚派嫡传,书法更是各体兼综、自成一家。因此,他曾戏称自己是"少无大志,见异思迁,无家可归",自谦的说自己"什么家也不是,只是个无家可归的教书匠"。在中国书法艺术教育之路上,欧阳老师功不可没。长久以来,书法没有被列入艺术门类而只是被当成二级学科。自1981年入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起,先生一直致力于建立书法艺术高等教育体系。1985年,先生参与创办了成人书法大专班,1995年设立了书法博士点,1998年设立了博士后流动  相似文献   

17.
著名画家马书林先生提到自己的绘画时说:“是京剧艺术成就了我.” 马书林做人低调、含蓄和谦逊,但其艺术功力和智慧却深藏于京剧艺术之后.从中国的京剧里面,取材入画的故事应有尽有.马书林以京剧大写意画名世,使京戏以绘画的形式走进了当代生活.他的别出心裁,使他成了京戏绘画创新派的领军人物.可以说,马书林与京剧艺术实际上是相互成就的.  相似文献   

18.
论戏剧真实     
如果说到生活的真实,那么我们必须接受这种实际,而不只是说说而已。举一个例子。就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巴西发现了原始人。他们一切还保持着石器时代的水平,不知铁器、哲学和艺术为何物,也就是说完全无知。我很难想象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的这些同类进入我们这个世纪。但他们毕竟是我们的同时代人。人,我们的同时代人,这种真正的动物,是多  相似文献   

19.
芳华绝代     
妞妞 《东西南北》2009,(9):14-14
那时,他和她都还没有什么名气。他是辗转在各个演艺吧或乡村舞台的反串演员。她是穿行于不同小舞台的萨克斯手。生活的境遇却相仿:一面为自己喜欢的艺术无悔坚持,一面为生存艰难奔波。  相似文献   

20.
陈德玺 《阅江学刊》2011,(2):138-143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论题凸显了民族文化的焦虑,“资本”开创的时代,“不断变革”、“不停的动荡”、“不安定和变动”是其主要特征。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存在方式、生活样式。文化的“世界性”的前提是“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应在“交往”中不断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