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冗员问题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解决冗员问题的措施 ,尤其“下岗”进行了全新的分析。认为冗员的解决过程就是劳动就业制度变迁过程 ,冗员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的根源在于没有找到一个合理、有效的劳动就业制度变迁成本来源 ,并指出划拨部分国有资产作为劳动就业制度变迁成本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制一直是近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其成败是能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因此,政府推行改制工作始终不遗余力。然而现实中种种因素都阻碍着这场改革,下岗失业问题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制约因素,并且它在宏观层面上的紧要性已经超过自1993年以来一直被作为头号敌人的通货膨胀问题。1996《中国统计摘要》表明,1995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了2.9%,计520万人,而实际的失业率约为7%,共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至今,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逐步公开化、表面化,其中城市职工下岗问题,在近几年波及面与力度不断强化,已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这一问题还会进一步突出。 目前城市职工下岗的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面临严重的困境,不少企业严重亏损、资不抵债、发不出工资,许多企业设备利用率不高或开工不足。导致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本身体制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确切地讲是原有体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30多万个国有企业,它们拥有资产总额7万多亿元,一直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但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佳已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已超过50%,国有资产每天都在流失。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环节。从1978年到1998年整整20个年头,国有企业走过了多少沟沟坎  相似文献   

5.
在经历了国有企业转型的巨大阵痛后,东北国有企业逐渐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国有企业的研究应当转换视角与思路:从先前的关注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企业的社会成本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的有效安置等企业内部视角转向关注国有企业在转型社会中的社会角色、企业与社会成员之间的认同关系以及作为社会行动意义来源的国有企业等企业外部视角。这种研究视角的转换,不但能够重新审视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新的社会角色,更可以明晰当下社会成员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也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经济改革的重点,如何积极而又卓有成效地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近年来经济理论界、企业界展开了热烈讨论,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但有一些主张是值得商榷的。真正科学地认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必须对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国有企业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对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社会条件有一个公正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时有科学的依据。一、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旨在确立企业…  相似文献   

7.
<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前不久,江泽民同志又指出:“对劳动力统统实行由国家主要国营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践证明这种办法是行不通的。所以必须进行改革,必须实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使国有企业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不但阐明了形成国营企业职工下岗分流的直接原因,而且指出了下岗分流的目的是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然而,为什么企业改革的深化、技术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然会引起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呢?下岗职工应怎样转变观念,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  相似文献   

8.
国企改革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分歧表现在国有企业的定位、业绩评价、改革方向等诸多方面。要获得关于国有企业的准确信息是一种高成本的活动,心智成本的存在是国企改革出现争论的根本原因。由于受心智成本最小化的影响,过去的国企改革只注重解决突出性矛盾,表现为渐进和试错的特点,而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影响国企改革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中华魂》编辑部:我们注意到,近来学术界,特别是经济学界出现了重大的学术争论。这种争论在2004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讨论时就已经开始。当时,在香港学者郎咸平批评私营企业主顾雏军侵吞国有财产之后,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许多问题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争论。后来,顾雏军因涉嫌经济犯罪而被捕,但争论依然存在。最近,我读到某位专家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中国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所作演讲的报道,呼吁要“坚守主流”。他对人们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颇有意见,针锋相对地强调要谨防平均主义,说:“我们确实要关心低收入者,但是也要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  相似文献   

10.
吴炳贵 《今日南国》2006,(10):39-40
国企改革是一个公认的全球性难题,而国企产权改革改制更是国企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快国有产权的改革和改制,加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力促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这是值得很好研究的重大课题。国有企业在市场中转型,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是个严肃而政策性很强的问题。有一定的游戏规则。笔者认为,在国有产权的改革和改制中,必须更新观念,坚持原则,把握好有关问题,使改革和改制得以有序而顺畅发展。理性反思,以人为本,更新观念经过20多年改革的实践、学习与争论,我们仍应更理性地反思改革过程,树立新的改革观,使改革成为13亿人实现富民强国目标的重要手段。中国改革需要确立以人为本、广泛参与等5方面达成社会共识的改革新观念。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产权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权理论是当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单纯用西方的产权理论来试图解决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思路不妥,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二的出发点和假设前提不同。我们还要衡量改革后的成本收益问题,这样才能使国企改革取得应有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当前,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如何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和热点,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一、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中央提出,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并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为确保这一改革目标的实现,必须首先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国有企业大批职工下岗的现象,既是生产与市场脱节、生产需求不足与劳动力供给过剩矛盾的集中表现,也是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同时要抑制通货膨胀。两者之间关系如何,应怎样协调?本文拟作如下探讨。 一、国有企业改革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回顾改革以来的历史,把国有企业改革与通货膨胀放在一起考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每次国有企业的重大改革措施实施一段时间之后,通货膨胀基本上都会发生。  相似文献   

14.
谨防新的陷井 杰弗里·萨克斯(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休克疗法”创立者): 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未来,最使我担心的不是经济发展速度和通胀问题。中国采取渐进的改革方式取得了现在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实在是了不起,但要防止落入新的陷阱,这些陷阱采取一些快的改革措施可能避免。其中最大的陷阱是所有制改革和产权制度建立。比如,乡镇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很成功,但所有制改革不令人满意,集体企业许多并不是集体化的。国有企业也有这样的问题。许多企业家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家。近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但是许多国有企业是亏损的,实际的亏损比现实的亏损更严重。这些亏损的国有企业目前政府抱不起又放不下,正是接近这些  相似文献   

15.
当前,千百万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失业和下岗,成为继几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城2后,中国大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个最热门的话题。这一问题直接涉及到20%以上城市居民(包括失业下岗职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存状况。据有关部门按现有产业技术水平的保守测算,全国城镇公有制经济单位需要排出2000-3000万富余人员。黑龙江作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最多和私有经济最少且煤炭、军工、森工、纺织、制糖五大行业尚未完全摆脱亏损,进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任务更为艰巨的地区。截止1998年12月末,全省实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总…  相似文献   

16.
中央十五大坚持邓小平改革路线,初级阶段理论奠定深化改革基础改革以来,结合中国改革的实际需要,理论界出现了三次重要的突破和发展。第一次是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承认一切理论和政策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给否定文革开始改革创造了理论前提;第二次是关于“姓社姓资”的讨论,承认社会主义可以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为发展市场经济特别是资本要素市场扫清了障碍;第三次是目前刚刚开始的关于“姓公姓私”的争论。关于“姓公姓私”的理论,背后涉及的实际利益关系,是关于国有企业的比重问题。经过争论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国有资产将缩小…  相似文献   

17.
现在已经到了改革的攻坚阶段,其任务就是解决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而当前讨论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问题,意义尤其重大.其原因有二:首先,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了国企的战略改组思路,这是改革史上又一个重大的突破,第一次把国企问题写进了文件;其次,中国即将加入WTO,这将对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当前形势日益迫切地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国企改革问题.对此,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建国三十年的历史上,围绕经济建设方针问题曾经有过多次争论,而每一次争论又总是与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水平分不开。目前,由于“四人帮”把国民经济推到了崩溃的边缘,迫切需要调整、整顿、提高国民经济,迫切需要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改革,而在调整和改革中发生的那些争论,也正是关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FDI的非税收成本下降作为对外开放的一个指标,以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作为经济改革的指标,在一个两阶段的古诺数量竞争分析框架下,探讨了FDI的非税收成本变动与国有企业民营化之间的关系。经过证明,我们发现,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不一定会促进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进程,这依赖于原国有企业的相对成本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改革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场革命,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然而对公有制的内涵发生了一系列“换脑筋”的变化。80年代初,我国单一公有制结构模式逐渐变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相补充的格局;80年代中期,我们又有了国有企业“两权分离”的新认识。理论的突破来自改革的实践,新的认识又指导着改革推向新的阶段。进入8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机制的构建都达到新的水平。改革的深化需要新一轮的思想解放,需要新的换脑筋。就公有制,尤其是国有制而言,我以为,主要有这样八个观念需要更新一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