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地区是考古学意义上的辽西区,这一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分布密集,居住址堆积丰厚。房址层层叠罗和墓地顺序排列所反映的居住连续性和稳定性极强和大范围的文化统一性,说明距今4000—3500年左右,这一地域活动着一支十分活跃而又强大的部族,为辽西和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从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结合分析,商文化起源于东北地区是有考古证据可寻的,那就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即先商文化。商人入主中原后,吸收了各地不少文化因素,其面貌有很大变化,与原住地的商文化已有了很大差别,但其主体文化因素,仍不时透露出浓厚的东北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文化特征的分析,至少可以认为,燕山以北的辽西地区已形成了统一的地区性国家,而创造和使用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部族应是活动在北方的部族。  相似文献   

2.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兴盛于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一支早期阶段青铜文化。本文通过对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聚落分布以及诸多遗址周边自然地层与文化层的孢粉研究结果分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集中分布于赤峰南部黄土丘陵台地区,并向河谷台塬、河漫滩等适宜农业开发的地域推进,加之这一时期相对优越的气候环境的影响,促进了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农业经济的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3.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我国北方年代较早的青铜文化 ,距今有 40 0 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以西辽河为中心的北方地区 ,是北方民族文化的先驱。夏家店下层文化有以三足器为代表的典型器物群 ,明显区别于西辽河流域的新石器考古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以农业为主 ,兼营畜牧、狩猎的复合经济形态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先民 ,先后在西辽河流域生息繁衍了近千年 ,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做为商文化的源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我国北方最早的青铜文化,创造这种文化的先民们在燕辽地区生息繁衍了一千多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石城的大量出现,是这种文化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阳河中下游地区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新的考古材料为我们研究石城的营造和分布规律,进一步揭示这种文化的内涵提供了条件.夏家店下层文化同夏代纪年相当,但很多城的形制和规模都超过了东周列国的都城,这种现象说明我国北方燕辽地区在华夏文明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发现于本世纪四十年代。1994年中外联合对阴河中下游进行了调查,共发现60多座石城。这些石城分布在阴河两岸及其支流的山岗和台地上,具有明显的防御性质。从城的分布规律和内部结构上,可以看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社会分化日趋严重,已跨入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6.
燕北地区两种对立青铜文化的自然环境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考古学文化的空间分布、聚落遗址的规模形态、生产工具的组合等方面,探讨了燕北地区夏家店下层与夏家店上层两种青铜文化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特点,及产生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差异的自然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7.
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大甸子基地出土的玉器约有80多件,器型和种类繁多。根据考古资料,其中一部分属于前期文化、同期诸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还有一部分因资料不足未能确定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北方古文化中,夏家店下层文化属于晚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及早期青铜时代文化,距今4000-3500年。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地处老哈河西岸,境内的元宝山花果山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原公格营子乡古山发现的几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都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具备了村落群规模。通过对遗址的发掘资料研究可探知,当时这里人口密集,农业、畜牧业、手工制造业非常发达,揭示了该地区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文明发展进程,说明了老哈河流域也是中华北方文明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9.
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大甸子基地出土的玉器约有80多件,器型和种类繁多。根据考古资料,其中一部分属于前期文化、同期诸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还有一部分因资料不足未能确定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0.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我国北方最早的青铜文化,创造这种文化的先民们在赤峰地区生息繁衍了一千多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近年来,夏家店下层文化考古进展迅速,特别是大规模防御设施“城堡”的不断发现,为我们探索这种文化的内涵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铁器时代开始于春秋时期,所以将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北方少数族遗存视为青铜文化是不妥的。长城沿线的青铜文化以张家口为界分为东西两区。东区的大坨头文化不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燕山南北的青铜器窖藏分别属于围坊三期文化和魏营子文化。西区以朱开沟文化和李家崖文化为代表,而且二者有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2.
辽西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方国)时期辽河文明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红山古国文明"在中国北方文明起源中具有先导性的文化意义;夏家店下层文化虽相当夏商和西同初期,但不是先商之源,而是北方多元中心的先秦"燕亳方国"文化.辽河文明构成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总体格局中的一元.  相似文献   

13.
西辽河地区工具类玉器是东北地区玉器主要种类之一,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到早期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工具类玉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社会功用也不断变化——从兴隆洼文化早期的使用功能发展到红山时期以祭祀、敬神功能为主,再到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以装饰为主要功用,通过工具类玉器的发展轨迹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西辽河地区工具类玉器是东北地区玉器主要种类之一,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到早期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工具类玉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社会功用也不断变化——从兴隆洼文化早期的使用功能发展到红山时期以祭祀、敬神功能为主,再到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以装饰为主要功用,通过工具类玉器的发展轨迹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燕北暨西辽河上游地区一支早期青铜文明,该文化在中国北方史前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围绕该文化的分布范围、类型分期、器物工具、聚落和经济结构等问题,就学界相关研究做简要概述和介绍,以对该文化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6.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燕北暨西辽河上游地区一支早期青铜文明,该文化在中国北方史前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围绕该文化的分布范围、类型分期、器物工具、聚落和经济结构等问题,就学界相关研究做简要概述和介绍,以对该文化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7.
骨器在夏至战国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骨镞作为主要武器被广泛使用,成为社会冲突出现的标志之一。在辽西地区骨镞出土数量众多,主要集中发现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和井沟子遗存。不同时期骨镞形态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演变过程以高质量的实用目的为前提,镞身由注重杀伤力转变为追求穿透力,铤部形态在夏家店上层文化趋于统一,扁形铤有利于提高箭镞的稳定性,远射力随着长铤的出现不断增强;夏家店下层文化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骨器生产地点,已经具备完整制作骨镞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成型技术。夏家店上层文化随着金属工具的应用推动骨镞生产规模化和功能专业化,骨镞成型技术已成熟,骨镞地位演变过程与青铜器的使用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夏家店下层文化彩陶纹饰种类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彩陶的使用功能独特,为研究当时的彩绘艺术、宗教信仰和葬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社会经济与社会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家店下层文化之名,始见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发掘队于一九六一年所发表的考古报告。但有关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遗物早在三十年代就有报导。不过,当时日本学者并未分清遗物的年代和文化性质,而是一律当作红山文化的遗物。解放后,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发掘队于1960年通过发掘分清了它们的层位关系,  相似文献   

20.
架子山遗址群位于内蒙古一治区喀喇沁旗西北,是由架子山、大山前、城子顶等组成的大型聚落遗址群。在30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33个典型遗址,其内涵主体是繁荣发展时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年代距今约为4000—3500年。2001年,国务院正式把架子山遗址群公布为全国(第5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