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0,(39):28-29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提出“一省帮一重灾县.加快恢复重建”。19个省份与四川18个重灾县及陕甘重灾地区结成对子。对口援建任务预计今年9月将全部完成,比预期提前一年。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08,(44):30-31
8月14日,以"感恩致谢、产业承接、投资促进、加快重建、加快发展"为主题的"四川灾后重建大招商活动"正式启动。根据活动部署,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四川省长蒋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要充分利用灾后恢复重建的契机,对高技术产业空间布局进行科学的调整,特别是要将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灾后重建纳入灾后重建规划,大力应用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和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灾区产业的升级。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波及全省多个区域,地震对四川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地震灾区,要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制定灾后重建规划,科学组织实施,发展四川经济。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0,(23):14-15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6月5日提出“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以“举全国之力”加快灾后恢复重建。5天后。国务院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确定粤、苏、沪、浙、京、辽等19个省市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同年10月.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6.
实施“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现代服务业科技专项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现代服务业科技专项行动",开展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加强创新与协同,建设灾区现代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走出一条灾后重建的新路。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0,(20):I0001-I0001
第四站:阿坝州 5月7日,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的代表赴“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阿坝州汶川、茂县考察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09,(17):8-11
在“5·12”大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灾后重建也进入了高潮,四川“力争两年完成三年任务”,各援建省市区加速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09,(18):24-25
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年来.成都市在灾后重建、产业恢复和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领域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就。从2009年4月20日起到5月10日,成都市政府连续举行“成都灾后重建一周年”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全面展示成都一年来推进灾后重建的具体思路、办法和效果,以赢得外界对成都的进一步肯定、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受灾最为严重的德阳市磷化工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考察和分析来探讨地震带来产业发展模式契机和灾后产业重建的“破窗”机制的内容.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实地考察和二手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揭示出地震灾后重建中寻求产业发展模式突破的契机与“破窗”机制的内在理论联系.给出了灾后产业重建“破窗”机制与原有产业发展模式制度沉淀、地震带来的灾后产业重建契机、社会资源与网络支撑环境、灾后产业重建价值主体关系构建几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和理论联系。  相似文献   

11.
新视野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灾后重建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时强调,要认真做好灾后重建的前期工作,统筹规划、科学评估、分步实施,抓紧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对口支援机制,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做好这些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为771 5亿元.四川灾后重建工程浩大而艰巨,虽然国内外慈善捐款已达569.25亿,国家财政拨付700亿,但这数目远远不够用来进行四川受灾地区今后几年的灾后重建.特别国债的发行能筹集大量的资金支援灾区重建建设,但政府在国债到期日将会面-临较大的还本付息压力,对此我们对特别国债的发行进行了设计,从而为国家财政减轻一定的负担.  相似文献   

13.
<正>"5.12"大地震令举国悲怆,同时也给四川省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何在灾后促进四川旅游经济的恢复和产业层次的提升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实际上除了加强灾后对四川旅游的宣传推广、重建游客信心之外,更主要的是借这次机会完成对四川旅游行业自身的产业升级,增加服务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基础的"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变。一、地震对四川旅游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经历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四川省,尤其是旅游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鉴于此,四川省以“价格洼地优惠政策”为载体的价格战略,利用“价格洼地”来化解旅游危机事件,推进旅游业的灾后重建。实践证明卓有成效的旅游危机事件后旅游恢复战略都适宜作为刺激四川遗产地旅游恢复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3,(21):14-14
5月13日至14日,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芦山地震灾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决定》,就“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及芦山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作出部署。其中,特别提出城乡住房重建、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和生态重建五个重建理念,加快芦山幸福美丽新家园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08,(26):68-95
以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为标志,"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开始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为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有力进行,国家先后出台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关于地震灾区恢复生产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法规和政策文件。按照中央统筹规划、科学评估、分步实施的要求,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随即启动了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确定的目标,将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前期工作和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灾后重建的主要任务,确保灾区人民基本生活生产条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工农业生产设施得到全面恢复,达到并好于灾前水平。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科学发展的后劲增强,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巩固发展。  相似文献   

17.
5·12特大地震,既给青川带来空前的灾难,把25万人民推到绝境的边缘,也给青川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机遇。作为极重灾区的青川县,如何撬动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08,(36):26-26
日前,四川省政府副省长黄小祥在厦门举行的"四川灾后产业发展机遇推介会"上指出,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恢复重建,全省要筹措并投入1.67万亿元资金。而目前中央财政  相似文献   

19.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紧迫而重大的任务。近年来,为维护四川的社会和谐与稳定,结合四川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四川着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统一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以“大调解”保和谐、促稳定,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灾后重建工作,利用灾区重建的机会,促进灾区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强灾后重建管理,科学规划,协调好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结合促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政策的实施,实行灾区人口的分类安置,鼓励一部分灾区群众向外迁移;统筹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全民共建、灵活开放的灾后重建体系;经济重建和制度重建相结合,加强制度建设,为经济重建和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