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4月19日,湖南省长沙市东塘街道举办“社区五日”活动,面向社区公开招聘临时副主任、文体教育卫生专干等。社区62岁的黄奶奶对社区主任一职“觊觎”已久,活动中,她如愿以偿,当上了社区副主任。但一上午的工作下来,黄奶奶就请  相似文献   

2.
“圣诞快乐,莎拉!”奶奶高兴地叫道,每年圣诞节,奶奶总是和我、爸爸、妈妈一起过。她每年都带着一瓶自己做的果酱和礼物来,和我们一起过圣诞节。奶奶很善良,但是她好像有些不了解九十年代的孩子们。今年,她如往年一样来和我们在一起过节。“莎拉!快!打开奶奶送给你的礼物呀!”妈妈对我说。我看了看手里拿着的包裹,里面装的一定是好看的衣服。我高兴地笑了,那一定是我最想要的一条花裙子,因为我告诉过奶奶。没想到她真的给我买了!但是当我打开包裹的时候,我的脸却沉了下来,那不是裙子,只是一件奶奶亲手给我织的毛衣,而且还…  相似文献   

3.
拂晓 《山西老年》2012,(8):28-29
雇主不辞而别.“保姆奶奶”大义养弃女 1994年7月的一天,湖北武汉市江岸区熊家台社区62岁居民黄桂英的家门被人叩响了。老人打开门,只见门前站着一位30岁左右的男子,他怀里抱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相似文献   

4.
程贤钧 《中华魂》2014,(10):45-47
正奶奶是一位乡村女教师。虽然她在农村的三尺讲台上站了一辈子,握了一辈子粉笔,但是,她却有一双巧手,特别擅长剪纸画。逢年过节,奶奶总要拿起剪刀剪出各种各样造型新颖别致的窗花。村里哪家有婚嫁喜事,人们总会请奶奶剪喜字。奶奶剪出来的红双喜,字体活泼大气,很是惹人喜爱。那年春节,我将奶奶接到城里跟我们一块生活。奶奶来了以后,总是闲不住,手把手地教社区里的妇女们剪纸画。听说社区准备搞一次庆五一文化活动,奶奶踊跃报名参加。  相似文献   

5.
孝敬老人     
山歌 《新少年》2011,(1):62-63
甲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乙 对,百善孝为先。 甲 过年了,我给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的礼物,就是—个字——“孝”!  相似文献   

6.
俞咏华 《社区》2005,(14):20-20
社区每天一位值班主任、一个值班小灵通手机、一本值班民情日记本,这是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街道塘河新村社区最近推出的“三个一”的服务方式。社区中轮到谁值班,谁就携带小灵通手机,佩带值班主任的胸牌,处理值班事宜,记好值班记录。“找社区比找家人方便。”小区里的82岁的王奶奶是空巢老人,无论是家里半夜断电,还是日常维修电器,只要一个电话打到社区,社区工作者就会在七八分钟内赶到她家中,请来志愿服务人员帮她解决好问题。儿子想接她去同住,她舍不得这个社区,说是找社区帮忙比找儿子还方便。“翻开民情日记就是翻开居民生活的冷暖苦…  相似文献   

7.
陶涛 《社区》2010,(25):27-28
2010年“八·一”前夕,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友谊社区主任陈晨带着锣鼓队,给驻社区单位扬州市区军队干休二所送来了一件礼物。这是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上书“军旗辉映不老松,社区文明树新风”几个大字。这短短的两行字,代表了社区居民的心声,正如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桑光梅所说:“这群老军人是典型的‘扬州好人’。”  相似文献   

8.
吃药     
一天,奶奶腰痛。我跟她一起去医院做了检查,取了药。 一位南方口音的医生,指着一瓶带刻度的药水给奶奶讲:“要饭前喝一格,饭后喝一格,别忘了摇晃摇晃。” 谁知,没有文化还有点迷信的奶奶,把“饭”字听成了“房”;把“摇晃”药水理解为“晃腰”了。每天饭前,拿着药瓶来到房前  相似文献   

9.
《社区》2012,(13):12-13
小赵的奶奶住在宁波市北仑区牡丹社区,这两天天气不错,奶奶正愁怎么把厚重的大棉被晒出去,没想到社区工作人员不请自来,要帮的就是晒被子的忙。奶奶喜出望外,连夸社工神机妙算。 奶奶不知道,原来她家小赵是个“微博控”,最近已经成了社区微博的忠实粉丝。天气转晴后,小赵试着给祉区微博留言,说自己上班没时间,希望社区能给独自在家的奶奶帮帮忙。很快,微博上就有了回复,奶奶自然得了个大惊喜。  相似文献   

10.
朱自珍 《社区》2013,(31):40-40
2013年4月6日,83岁的高龄老人周奶奶,拿着一封感谢信笑眯眯地来到社区,她激动地说:“真没想到,工龄这事能解决,谢谢你们,我心中多年的结总算解开了。”周奶奶说的事缘于我的一次常规性走访。  相似文献   

11.
丝丝的礼物     
《阅读与作文》2007,(5):28-29
丝丝的生日就要到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送给她一份礼物。大家把礼物放在一间小屋里。丝丝只有答对问题,闯过六关,才能从小屋拿礼物。小朋友,你会做这些题吗?[编按]  相似文献   

12.
“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写作技巧。美国作家凯瑟琳·安·波特在他的短篇小说《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采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描述了韦瑟罗尔奶奶临终前一天的心理活动 ,展现了奶奶一生 80年的坎坷经历 ,塑造了一位善良、宽容、吃苦耐劳、倔强的老妇人。波特通过意识流手法 ,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奶奶纷乱繁杂的意识活动 ,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奶奶的性格 ,充分体现了她作为“一流艺术家”的卓越才能。  相似文献   

13.
方涛 《社区》2005,(14):26-27
“我们的工资很少,都还不到最低工资标准,这样的工作没办法做好。”——L社区一位居委会工作人员“居委会是我们‘自己的组织’吗?有了纠纷,找他们也没用。”——L社区的一位社区居民“社区图书室的书又旧,价值又小,还不如不去。”——L社区的一位社区居民“我们的工作与居委会无关,我们自己做自己的工作,不和居委会打交道。”——L社区物业管理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L社区是武汉市的一个普通社区,也是我们这次社区个案调查的对象。与其他社区一样,L社区有5名居委会干部,主任1人,2名委员分管治安和计划生育,另外2名是由街道委派,分管社保和…  相似文献   

14.
连慧敏 《社区》2022,(8):21-21
近日,山东省荣成市华侨社区工作者刘军龙收到一份特殊礼物,家住青阳东区的刘大姐送来锦旗,上面写着:“疫情无情人有情、全心服务为,居民”。这份特殊的礼物对刘军龙和华侨社区来说,既是荣誉也是责任,肯定了社区工作者在防疫前线心系居民,为民服务的情怀与担当,同时也激励着社区工作者继续坚守岗位,全面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相似文献   

15.
大盗霍震波     
一天,卡斯柏尔的奶奶坐在自家门前的长凳上磨咖啡。这只咖啡磨具是卡斯柏尔和他的好朋友崔培尔,在奶奶生日那天作为礼物送给老人家的。它与普通磨具的不同之处是,摇把一摇就会播放出一首叫做《五月里来好风光》的歌曲,奶奶最喜欢  相似文献   

16.
朱素芳 《社区》2010,(28):51-51
“祝您生日快乐!”厦门市美湖社区的空巢老人、归侨曾金莲奶奶家里传来一阵阵祝福生日歌,这是开元街道美湖社区和宏都酒店的青年志愿者在为曾金莲夫妇过生日。  相似文献   

17.
作为研究社会关系的主要关注点,礼物交换作为一种交换系统,有助于群体和社区内聚力的形成。与之相对,商品交换则被认为是生发于市场社会的交换形式,易催生个体化和原子化的社会关系。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指出社会学者关于礼物与商品不同社会关系指向的主要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礼物是一种隐性的商品;与之相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礼物与商品指向的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形式。通过对文献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指出现代社会“重建”礼物关系或许是一个不可实现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新天地》2006,(2)
“电玩奶奶”每周花50小时打电游美国一位69岁的老奶奶成了年轻的电子游戏玩家们心目中的女英雄和博客上的明星人物。来自俄亥俄州的巴巴拉·圣西莱尔被称为“电玩奶奶”,她平均每周要花50个小时打电子游戏,养老金的很大一部分花在了电子游戏  相似文献   

19.
孟谦 《社区》2010,(1):1-1
落款为“群言”的来信,一般是反映问题的。 临近年底,一封寄自浙江某地社区的信件就是如此,信中说:“(2009年)8月25日,街道领导突然免去了两个社区干部的职务”,这两位书记、主任“一肩挑”的社区干部都是“老资格”,一位姓方,另一位姓黄。他们在社区工作“已有十年,对社区建设也做出过较大的贡献”,信中写道:“令人费解的是,遭免职后,他们曾去问过街道领导,自己错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语文课应该十分重视语言因素的教学。 先看看一些学生运用语言的情况。有这么一位中学生,奶奶死了,家里正在办丧事,他回到家里同父亲谈道:“爸爸,奶奶死了,放在家里,出来进去难闻死了。是埋呢,还是烧呢?我看不如烧了算了。”且不说这位学生从道义上对自己朝夕相处、养育有恩的奶奶,应具就怎样的道德感情,只说这位学生这番话的遣词造句、语言运用方面就有很多不妥之处。比如把奶奶的逝世说成“死”,奶奶灵柩的停放说成“放”,督促爸爸尽快办理后事说成“出来进去难闻死了”,建议其处理方式说成“埋了”、“烧了”,最后竟用“不如……算了”表示自己的看法,似乎在处置一件废弃物品一般。如此语言的运用,看出这位学生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