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岱 《百姓生活》2014,(1):74-74
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提出过一个“八分原则”:饭吃八分饱,菜做八分咸,果蔬占八分,凡事求八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何裕民,最近提出了一个“二八健康黄金法则”。其核心内容是,就像黄金分割点0.618是个神奇的数字一样,在健康领域2:8也是一个神奇的比例。如果能遵循以下几种“二八健康黄金法则”,就能在很多疾病面前绕道而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刻石始于周秦,刻碑之兴,当在汉季(后汉)。碑字体有多种,隶书是常见的一种。《西岳华山庙碑》是隶书的精品。此碑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  相似文献   

3.
八分生活     
苗向东 《社区》2011,(32):52-52
如今.日本和台湾正流行“八分生活学”,一向追求完美主义,几近强迫症状的日本人能放自己一马,不再跟自己较劲。所谓“八分生活”哲学,是指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不再苛求全力投入,十分力气只使上八分,不必每件事情都做到十成满.适可而止就好,剩下的可以用来养心,也可以用来蓄锐。它的真谛是:生活需要冲,更需要缓冲。这种心态透着一种知足与淡定的生活智慧,充实且平和,丰富而坦然。  相似文献   

4.
那个黄昏,春风和煦,温度宜人。她却提前入了夏,鼻尖上挂满汗珠,额角发际亦是湿漉漉一片。她的脚下,摆着几双鞋子,平跟的,高跟的,局促地挤在一起,像是以此来对抗孤独。鞋子可以相互依偎,而她,却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站着。身边小贩的吆喝声,南腔北调,此起彼伏,浪潮一样拍打过来,而她,仿若一叶孤舟,飘摇,沉浮,觅不到停靠的岸。  相似文献   

5.
作为书法五大体别之一的隶书,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兴衰交迭,耐人寻味:战国古隶的天真烂漫,两汉分隶的异彩纷呈,晋、唐隶书的气格卑俗,宋、元、明三代隶书气息靡弱,清代隶书的张扬个性,无不承载着各个时期社会之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与审美崇尚的各种信息,探究其发展历程,剖析其兴废成因,研讨其审美特色,对于促进当代多元文化架构背景下隶书向前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刚才老师在来学校的路上,看到有卖新鲜桔子,我就想呀,这刚上市的桔子,我们班的同学们一定喜欢吃,所以就买了几个,让大家都尝尝。”李老师边说边从口袋里拿出八个一样大的桔子。这时全班像炸了锅一样的,有的拍手,有的跳脚,有的在高声地喊着,高兴劲就跟过节一样。  相似文献   

7.
隶书是以破六书之传统,奠楷书之基础而在中国文字史和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字体。它的最大特点是将篆书园转笔画变成方折,简化演变,以利书写,这是大家所公认的。然而关于隶书的起源,古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愿将前人有关隶书起源的论述仅就所知缀辑于此,且分为三说,间抒管窥心得,以抛砖引玉为旨,乞正于诸方家。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学者们普遍认为,汉字学意义上的隶书包含了分书,蚕头燕尾、波磔明显的分书是隶书成熟的标志.而实际上,人们日常所称、所见、所写的隶书,却都是蚕头燕尾、波磔明显的汉字书写形态--分书.仔细考察隶书与分书的产生、发展过程,对照出土的历史资料,我们发现,隶书和分书各有自己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形体结构和书写特点,是两种不同的字体.与小篆、分书相比较,主要书写于简牍上的隶书平直简易,是本源意义上的隶书,我们可命之为简书.只有这样,才可避免隶书称谓和使用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9.
陈鸿寿的书法以隶书最为著名,他于汉碑涉猎广泛,兼蓄铭文、秦诏版篆意,所作隶书极富造型意识和空间想象力。敢于破体变法。有奇异之姿,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0.
怎样写隶书     
刘文泰 《老友》2013,(1):47-47
隶书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源于秦代(也有说法称其起源于战国),形成和盛行于汉代,故隶书也叫“汉隶”。  相似文献   

11.
走进一个新环境,开始一种新生活……别说是孩子,就是成年人也会显得局促不安。然而,处于学习、成长期的这种变化,又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而这时,在新同学中,比的就是“谁明白得早,进入得快”了。这就像赛跑一样,谁先跨出第一步,谁就会占优势! 为此,我们采访了用人单位和中介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已走上社会的学长、仍在校就读的师哥和师姐等等,并集成一组文章,借文字交流,以期新同学多走捷径,早领悟,早收获!  相似文献   

12.
魏百聪 《新少年》2011,(3):30-31
今天,公元2030年11月18日,是我们朝阳一校六年八班全体同学相聚的日子。当我们再一次相聚在杨白蜡树下的时候,从前在学校时的点点滴滴往事,就像放电影一样,历历在目。每名同学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13.
形声方法是汉字构造类型中最先进,也最具能产性的一种方法。“隶变”前后,汉字中的形声字有长足的发展,因此,探讨隶书阶段形声字的构造与功能,在汉字史研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隶书中数量最多的形声字中,普遍存在着义符不固定的现象。考察并分析义符通用之例,是认识隶书阶段形声字构造及功能特点的途径之一。所谓义符通用,是指三种情况:一、义近而通用;二、形近而通用;三、义异或通用。凡因声符相同或音同、音近而借用,其义符无形近义近关系的字,如芸与、侠与狭、读与独、弹与坦,当属假借字讨论范畴,不入此例。但有些字…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汉字书法分古今二体,在汉魏之际进行了漫长的古今变化过程,其间产生了篆、隶、草、行、楷等今日依然存留的新书体。其中隶书是今体汉字的基本形式。古体今变既是文字进行规律的要求,也有时代,民族和书法家个人创造的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小秋病了。 这个625宿舍的铁姑娘病了,一米六五的她,一百三十斤的她,躺在那张小床上显得人也局促起来。个子不低,却那么难看,胖而难看,脸上有生动的雀斑,一笑嘴有些歪。  相似文献   

16.
古代隶书的发展与鼎盛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隶书从战国末期至清代 ,历时两千余年。根据它的不同阶段和主要特点进行分期研究 ,有利于理解古代隶书的发展。战国后期至西汉为隶书繁荣的准备时期。此期隶书篆意逐渐减少 ,点画用笔的丰富 ,波磔和扁方字构的确立 ,为东汉隶书的成熟与繁荣奠定了基础。东汉为隶书辉煌的鼎盛时期。东汉经济发达 ,文化、艺术、教育全面发展。隶书的大用和树碑的风气 ,造就了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书家 ,产生了数以百计的彪炳书史的名碑  相似文献   

17.
杭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青年书法家任平博士研究“隶书”的学术专著——(说隶),日前已由杭州大学出版社精印问世。全书分为“隶书释名”、“隶书研究回顾”、“隶书的产生”、“隶书的形体”、“隶书的构造”、“隶书研究的作用和意义”六章,并有“秦汉魏晋出土文献隶书通用字表’等附录,共计二十余万字。该书研究深人,论证严密,条理清晰,材料翔实,充分显示了作者在文字学领域的良好素养  相似文献   

18.
【考场真题】 写作(本大题60分)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19.
吴献坤 《社区》2009,(11):39-39
白洋淀这个响亮的名字在儿时就向往了,尤其是文学大师孙犁先生笔下的荷花淀,那水,那荷,那鱼.还有抗日英雄雁翎队早在我梦中百般萦绕。 八月的盛夏,像一口大蒸锅,像要把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蒸熟一样.让人无奈的逃避。到水上明珠——白洋淀去旅游,就成了求之不得的好事。  相似文献   

20.
正庄国鸿,1966年生,江苏省滨海县人。他先后师从郝海秋、李敦甫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印社会员、西楚唐韵书画院副院长。作品入展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展、全国首届篆书艺术展、全国第七届、第八届刻字艺术展、第十二届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