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薛峰 《社区》2012,(14):20-20
从1961年起,金庸先生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射雕”三部曲最后一部《倚天屠龙记》的创作。1977年3月,金庸为此书的单行本写了篇后记,最后两段他这样写道: “这部书情感的重点不在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男人与男人间的情义。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之情,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也太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相似文献   

2.
金庸在十八年间用十五部武侠小说为我们诠释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武侠嘉年华",《鹿鼎记》是金庸小说创作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主人公韦小宝的人物塑造可以说倾注了他的毕生心血,融入了他对"侠"的全新理解。与之前的陈家洛、郭靖、萧峰、袁承志、令狐冲、胡斐、杨过、张无忌等大侠的形象有所不同,韦小宝可谓一个另类,他凭借着一股无赖痞相混迹于江湖与皇宫,如鱼得水。韦小宝独特的处世之道使他从街头地痞到官拜"鹿鼎公",成为金庸笔下最精彩、最特立独行却也最平民化的"侠义之士"。  相似文献   

3.
客观地说,金庸小说在我国有着庞大的读者群,如何对待和评价它,在我国现当代文学界曾出现过,并将继续存在分歧。这是个有趣的课题,值得认真研究。从1955年第一部长篇小说《书剑恩仇录》问世,到1972年9月写完“封刀”巨著《鹿鼎记》,金庸在历时十七年中共创作了十五部新武侠小说,其中十二部长篇(除前面两部,还有《碧血剑》、《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连城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和《侠客行》、三部中篇《白马啸西风》、《鸳鸯刀》和《越女剑》),共装订为…  相似文献   

4.
从《射雕》、《神雕》、《倚天》这三部可以从中梳理出汉蒙关系的伸展变化的“三部曲”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多变而又具有一定整一性的蒙古形象,无论我们从父性的替代、互补的他者还是从镜像的映射的角度去看待这一形象,我们都能发现这一形象在金庸的总体性民族国家叙事之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在深层意义上已经成为了“异质整合与对话型”民族国家主体性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  相似文献   

5.
《宝文堂书目》所著录的宋人小说,一般被认为是留存到明代的宋话本,本文通过考证《宝文堂书目》与《六十家小说》的关系,论证《宝文堂书目》所著录的宋人小说实为《六十家小说》里所收者。这对于明代有无宋话本传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仙女下凡的故事模式一直为历代文学家所运用,金庸在创作这三部小说时,就用象征的手法,把仙女下凡的模式原型演绎出来,虽然故事情节不同,但是是同一原型的不同的演绎版本。在他的《射雕》三部曲中,黄蓉与郭靖、小龙女与杨过、赵敏(小昭)与张无忌的爱情是仙女下凡的故事模式的翻版。仙女下凡的故事模式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社会大众的审美偏好,而且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某种反应机制,即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形态。  相似文献   

7.
填字游戏     
横向:1我国著名国画大师,代表画作有《爱痕湖》、《长江万里图》等2.戏曲旦角的一种3休闲服蛙品牌之一4.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5.已故相声大师6.陈小艺、倪大红、刘涛主演的电视连续剧7.中国先秦时的一部古籍8.香港著名导演9.考拉的另一个名称10.沪剧剧目,样板戏《沙家浜》的前身11.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12.天津最早的西餐馆13.羽·泉演唱的歌曲。  相似文献   

8.
《宝文堂书目》作为明代的私人藏书目录,其著录的宋人小说一般被认为是留存到明代的宋代话本。"三言"也吸收了宋代话本的精华,各家小说史均有论述。《宝文堂书目》作为宋元明话本、拟话本传藏的一个重要载体,与"三言"有很多类似之处。"三言"在吸收元明新作的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宋话本小说,这其中《宝文堂书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资料整理     
马克思读书,总要做摘录或摘要,从青年时期,他就养成了这种习惯。他在柏林大学就学时,写给他父亲的信中说:“我不仅习惯于从所有我读过的书籍中作出摘要,例如对列辛的《拉奥孔》、索尔格的《伊尔文》、温克尔的《艺术史》和鲁登的《德国史》等书,都是这样做的,并且还附上自己的意见。”他写《资本论》读过一千五百多种书籍,他都做了摘要,甚至把自己的藏书,也作了摘要。他对所读的东西,归纳成一个系统,一旦形成了某种观念,便写成专论。  相似文献   

10.
读书资讯     
大侠重出江湖《中国通史》要出"武侠版"? 最近,金庸先生在浙江大学作了一次演讲。他表示,他眼下最大的任务是写一部《中国通史》。打算先写一篇"引子",征求各位专家意见,然后再写正篇。金庸表示,他会用"当代语言"来写《中国通史》,在写作过程中他也会适当引用一些古代文献中的原文,但一定会提供白话文的注释。金庸表示,他将换一个角度,与以前的历史观完全不同的人民的历史观来写历史。用人民的观点去看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起到了什么作用,他们在当时的生活过得好还是不好,由此来评判统治者的功过是非。  相似文献   

11.
在《鹿鼎记》中,金庸以自己的狂傲,以长歌当哭的方式为他心目中所有的武侠英雄唱出了一首挽歌。历史的浪漫化可以说是所有史侠兼备的武侠小说所共有的特点,但将历史荒诞化或许可以认为是金庸的《鹿鼎记》所独有的。值得回味的是掩藏在传奇故事背后那令人揪心的切肤之感,因为在这当中,融铸了金庸封笔之前面对侠义精神的委顿和失落所感受到的天高地远般的悲壮寂寞。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是类似武侠小说的古典小说名著,又是金庸的最爱,因此他初次创作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时,就在故事情节、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方面对《水浒传》借鉴,并以此推陈出新,成就了这部现代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3.
金庸的小说内隐着一个江湖世界的陷落和世俗社会崛起的内在理路。而世俗社会的崛起则使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彰显出了明显的荒诞意味。从金庸小说的整体谱系来解读《鹿鼎记》的荒诞意味,有助于理解金庸武侠世界的内在困境以及破解金庸小说以武侠始而以反侠终的谜题。  相似文献   

14.
倪匡十分崇拜金庸,对金庸在武侠小说上的成就有近平肉麻的高度评价:“古今中外,空前绝后。” 他列了一个金庸小说人物榜,《鹿鼎记》中的双儿是他心目中不多的上上人物,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相似文献   

15.
《诗辨新探》是先师郭晋稀先生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精心撰写的一部专著。郭先生在《红旗手》(《甘肃文艺》) 1 961年第 1期上开始发表他的《文心雕龙选译》 ,是国内最早进行《文心雕龙》今译工作的学者。 1 963年 ,他的《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出版 ,次年香港建文书局加以翻印 ,后香港中流出版社有限公司等又加翻印 ,流布港、台及国外。 1 982年郭先生出版了《文心雕龙注译》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又应岳麓书社之约 ,撰《白话文心雕龙》。所以 ,他以研究《文心雕龙》而知名于海内外。意大利汉学家珊德拉教授对郭先生说 ,她研究《文心雕龙》…  相似文献   

16.
也许是自穷乡僻壤长大的原因,我天生就匮乏纯文艺气质。所以到今天,《红楼梦》是四大名著里我唯一看不进去的,春树和村上春树在我眼里一样是凡品。最初接触到电视,受影响最大的是港片《霍元甲》。上初中时,不可救药地迷上金庸、古龙。  相似文献   

17.
金庸是港台新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也是五四新文化熏陶出来现代作家.他的15部武侠小说,在扣人心弦的故事后面,隐藏着作家对封建时代现实社会的尖锐而深刻的批判.这一点,在金庸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中尤其突出.该文认为,《鹿鼎记》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正是这一特点,使读者不再沉迷于虚幻的武侠世界中不能自拔,从而消解了武侠小说所特有的成年人童话的特色.这是金庸武侠小说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重要之处.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现实批判精神正是金庸武侠小说雅俗共赏,受到各界人士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六十家小说》为明嘉靖间所刊话本集,共六十篇,现仅残存二十九篇,经马廉整理,题为《清平山堂话本》。余下的三十一篇是否尚有传世者?有学者将《清平山堂话本》、《宝文堂书目》及“三言”进行对照,确定尚有十八篇作品应为《六十家小说》原收之作。也有学者提出异议,以为十八篇中《范鳅儿双镜团圆》和《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为冯梦龙所作,《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为晚明文人作品,因而将三篇排除亡佚作品之外。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这十八篇为亡佚作品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9.
金庸小说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批判安凌摘要金庸的新武侠小说,除了在语言、艺术上臻于较高境界外,更主要的是他对于中华民族心理的准确把握与批判。笔者试图分析金庸小说中的民族心理、文化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这种心理、文化的批判。关键词金庸小说,反传统我们在金庸小说...  相似文献   

20.
写尽人间痴男怨女、江湖情仇的金庸大侠,对自己的爱情婚姻却一直讳莫如深。他的婚姻曾两次破裂,他心爱的儿子在美国自杀,这一切他都得一一承受。西湖之恋无疾而夭以擅长写武侠小说著称的香港作家金庸,多年来对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