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低能耗的绿色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危机及环境恶化的压力下,低耗能的绿色建筑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通过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界定和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及评价体系的畅述与分析,针对我国绿色建筑目前所遇到的技术支撑力度不够、相关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建立区域绿色建筑节能数据库系统和加快绿色建筑立法等尝试性建议,希望能为中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事责任制度对于实现建筑法的立法宗旨,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机制和作用,而我国现行建筑法律责任体系中民事责任规范过于原则、简略,难以有效实现建筑立法的宗旨。因此,从确定性、合理性、系统性、可预测性诸方面完善建筑立法中的民事责任制度,确立其在建筑法律责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对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意义。要促进绿色消费,应当积极运用法制的力量。对绿色消费的内涵进行阐述,分析了我国有关绿色消费的法律规定,提出完善绿色消费法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WTO规则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研究法律上的应对之策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拟应强化贸易的环境管理决策机制,加强国际立法合作,加强和完善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加强绿色贸易制度的法制建设,强化环境法律实施与监督。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立法起步时间较短,对其进行纵深探索和逐步完善,有利于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政策性功能的发挥。分析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在立法效力层级、具体采购规程、法律监督程序、采购价格障碍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立法完善措施:制定政府绿色采购法,重点完善关于政府绿色采购实施方法的法律制度,健全政府绿色采购的法律监督机制,在政府绿色采购法律制度和其他配套法律制度中实现对绿色产品的扶持。  相似文献   

6.
环境协议是欧盟竞争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欧盟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物。欧盟竞争法全面规定了环境协议法律构成的各项问题,众多环境协议案例也进一步论证了环境协议区别于竞争法中一般协议的法律特性。环境协议的兴起与绿色豁免的例外正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必然产物。我国竞争法协调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时也对此予以规定,并解决了一些有关绿色豁免的不正当竞争案例。但我国环境相关市场正在形成,尚未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处理体系,对欧盟竞争法中环境协议法律制度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环境协议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建筑法理论研究对建筑业实行法治具有重要意义,建筑法学作为部门法学在在国内外法学界均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阐述了构建建筑法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困难所在。本文结合建筑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中外立法例和国内外建筑业惯例,从法学原理的角度梳理、归纳提出建筑法特有的法律制度,初步论述建筑法学学科的基本框架体系,为建筑立法、执法与司法、为法治下的建筑业得到健康发展提供法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WTO机制有利于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但其有关的环境规则又对自由贸易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使我国的自由贸易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我国加入WTO后的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法律制度应适应WTO的环境规则,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完善环境贸易法律,积极推动我国绿色贸易的发展;积极利用WTO规则及其争端解决机制以及强化贸易与环境执法,才能使我国的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法律制度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  相似文献   

9.
完善绿色消费法律制度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消费的实质是可持续发展在消费领域的表现。我国绿色消费法律制度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绿色税收法律制度缺乏体系性和科学性;企业法律制度中缺少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制度;政府采购法中缺乏政府采购绿色标准;绿色认证系统混乱;缺乏绿色消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因此,应完善与绿色消费相关的税收制度;完善企业行为法律制度,促进绿色营销与绿色消费;完善政府采购法,促进政府进行绿色采购;完善保护绿色消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建立完善的绿色认证系统。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在实施绿色消费过程中注重文化批判手段、宣传教育手段、法律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在推行绿色消费过程中还存在着消费主义文化盛行、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绿色政策法律体系不完善、经济调控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我国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实施绿色消费.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批判力度,增强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制定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完善推行绿色消费的相关法规,充分发挥经济调控的作用,加速发展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我国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扶持力度小、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宣传引导绿色消费意识、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全程化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绿色农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打造边远山区及丘陵地区原生态绿色农业基地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主要依靠法律的调节实现的。《绿色民法典草案》作为法律生态化发展的产物,它的绿色理念及其法律制度与当下中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高度契合,必将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绿色壁垒之法律范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与贸易的关系促使 WTO将绿色壁垒予以合法化 ,但由于对绿色壁垒性质和作用的不同认识 ,导致各国设立的绿色壁垒存在差异。从对绿色壁垒性质的分析入手 ,结合 WTO协定的相关规定 ,对绿色壁垒的法律范畴归属进行研究 ,以期寻求出环境与贸易关系的平衡点 ,为正确解释 WTO绿色壁垒条款找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英国绿色建筑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是发生工业文明负面影响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英国绿色建筑渊源于18世纪崇尚自然的理念和19世纪中叶提出的"绿色精神"。英国绿色建筑建筑大致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的理论酝酿时期、20世纪末期的实践探索时期和21世纪以来的初步发展时期。英国较牢固地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了较完备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法规政策、注重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重视公众参与,引导低碳生活等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准入制度,它表现为多种形式,其法律依据是WTO的一些例外条款。以进口国实施它的动机为标准,可分为正当和不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合理地利用绿色贸易壁垒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是WTO规则所认可的,但反对不正当的利用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应在国际贸易中合理利用绿色贸易壁垒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抵制和反击发达国家针对我国采取的不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6.
视听资料是一种较新的证据形式,虽然我国三大诉讼法都已经确立了其独立的法律地位,但是立法规范过于简略,导致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规范进行调整。首先对域外有关视听资料可采性的规定进行梳理,结合我国现有的视听资料可采性的规定及其存在的不足,对完善我国的视听资料可采性提出自己的认识,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西部生态问题更加突出。我国政府为尽快改善生态环境,相继制定出了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政策。现虽有《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规范做保障,但由于该制度的缺陷,退耕农的利益得不到充分实现,该政策的实施出现了种种障碍。主要问题是补偿期限不合理、补偿标准不科学,没有建立完善的生态林补偿制度。本文结合我国西部生态实际,分析了该政策的缺陷,并从补偿的原则、性质、范围、标准、程度、方式等六个方面对建立完善的生态林补偿刺度作出简要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从实践和法律角度对绿色壁垒定位,认为绿色壁垒即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也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一种特定行为规则。在国际秩序既定游戏规则下,要跨越绿色壁垒滥用对本国造成的不利,首先要读懂规则,依规则行事;其次要抓住规则体系中导致权利被滥用的法律空隙,利用规则应对冲突和维护国家权益;还要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完善国内立法,积极参与国际谈判,抵制假“绿色”之名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寻求国际秩序与国家主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古代的环境保护思想先秦时就已存在,早在遥远的夏、商、周三代,就已出现世界上较早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主要表现为保护生态资源如土地、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林业,加强对生态资源的管理,严惩破坏生态资源的行为.留给后人可资借鉴的环境法律思想遗产,对当今环保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1999年至今,国家助学贷款由地区试点到逐渐覆盖全国,目前已成为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最主要的资助方式。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在确立和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并从其法律规制方面体现和反映出来。因此,从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情况入手,分析国家助学贷款法律规制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及缘由,并探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法律之道是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良性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