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立红(以下简称周):首先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我们从您的家庭出身谈起.您在朱利安·卢夫里耶(Julien Louvrier)的访谈中这样说道:"我出生在一个卑微的平民家庭,祖辈几代都是农民,我对这样的家庭出身感到骄傲.因为它让我深深地感到扎根在了这个‘平民’的法兰西——我们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就是这个‘平民’的法兰西造成的……在我的直系尊亲属中,没有剥削者,没有拥护奴隶制的人,没有大贵族,没有特权阶级,没有投机商人.我继承了这样一份几乎无暇疵的遗产,这是福分!"[1](P30)我想知道是这个出身让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还是马克思主义影响了您对自己出身的表述?  相似文献   

2.
英国著名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用"革命""资本"和"帝国"三枚放大镜片看19世纪,可见该世纪的"精细"与"凄美"了。但当大师的"史学透镜"移至20世纪时,却只看到"极端"二字,令人对这个刚刚逝去的百年心生敬畏。历史与史学发生着"天崩地裂般"变动,而史家求索历史的责任也更为艰巨。本期笔谈的七篇文章恰好集中于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产生很大影响的三个国家——英国、德国和俄国(苏联)之上,论题涉及思想史、社会史、史学史、中外关系史及冷战史,反映了中国学者对世界近代现代史重大问题的思考。2012年10月1日,95岁的老左派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已经告别人世,但他留下了亲手创刊的Past and Present,让我们循着"过去与现在"这个永恒史学主题继续探索吧!  相似文献   

3.
从环境的历史到环境史——关于环境史研究的一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雪芹 《学术研究》2006,42(9):12-22
什么是环境史?如何研究环境史?对于这类问题我们要有自己的认识。有关环境的研究大体有三类,即:作为自然史研究领域的环境的历史;作为“社会的历史”之研究范围的环境的历史;作为人与自然之关系研究领域的环境史。环境史与环境的历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尤其值得重视。环境史研究与第一类研究和第二类研究的关键区别分别在于它对人和自然的看法,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历程时,会以一种具有特色的人与自然互动的视角来重新解释历史和人事,由此可以领悟环境史研究的“不能”与“能”,并把握它的内在限度和认识特征。环境史研究的兴起是时代与社会现实的产物与要求,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明确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麦克尼尔教授和《环境史》和《环境与历史》等杂志组织的学者先后对环境史研究在新世纪的发展进行了展望。2009年8月,第一次世界环境史大会在丹麦召开了。从本次会议上发表的成果来看,他们当年提出的一些需要研究的领域,如海洋环境史、军事环境史、俄罗斯和前苏联环境史都有了喜人的进展;他们当时尚未给予足够重视的领域,如极地环境史、奥斯曼帝国环境史、世界体系环境史也有了新探索。所有这些学术推进都建立在新史料的发掘和新概念、新方法的应用上。  相似文献   

5.
6.
国学与古代文学并非等同的二者,而是具有相同相近的因子而又各自独立的学术载体.从学科史来看,在中国传统的学术领域,两者并没有明确的分野,只是到了近代的学术科目,才有了相对"西学"的"国学",有了文、史、哲相结合相沟通到古代文学的区分.从研究史来看,国学虽然有词章之学,但其主体为考据之学、义理之学、经世之学,而古代文学虽离不开文学文献学和文学史学,但其重点在诗赋论、词曲论、小说论、文论,重在古代文学的美学、趣味和鉴赏.从学术史来看,国学是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诸多知识系统和方法系统,甚至包括某些自然科学领域中科学学说和方法论的考镜源流、分源别派,而古代文学则仅就文学方面的知识系统和方法系统,历史地呈现其文学思想、文学流派和文学方法等方面历史血脉的延续与走向.在未来的学术构架中,国学与古代文学的联系同样广泛,并且在研究方面会有更多的互为依存与互为影响.  相似文献   

7.
导语:新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应该有新的学术突破.严格意义上的突破,既不能离开对中国传统史学方法的继承,也不应忽视对西方社科理论的借鉴.但是,中西融合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我们珍视. 定宜庄研究员在近30年的清代历史研究中,一直追踪国际学术前沿,不断尝试运用西方理论和方法,取得不少引人注目的成果,她既是有成就的古代史学者,也是引人注目的口述史专家.尤其应该指出,定先生对西方理论的借鉴,是有分析、有选择的,体现了较强的批判精神,并不是对西方的盲从和膜拜. 定先生此次接受本刊采访,详述其学术观点,一定会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一个时期以来,史学界的思想状况一直让人忧虑,学界也流传着所谓"史学危机"之说。这当然不是历史科学本身已经失去作用,而是史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环境出现了各种复杂的变化。正如巴罗斯教授所说",全球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各种混乱的倾  相似文献   

9.
环境史是国内外关注的学术热点。环境史之所以受到关注,一方面体现了人类的终极关怀,另一方面表明历史地理学的延伸。在当代的学科群中,环境史是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以构建和谐环境为己任,有很强的人类学倾向,必将成为新世纪的显学。  相似文献   

10.
中日关系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中日关系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往往还有很明显的现实意义,甚至可以说,一方面,中日关系史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国际政治的影响,另一方面,中日关系史研究的突破,也会对中日关系的很多方面产生影响。步平研究员多年来从事现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中日两国都有较大影响,特别是他多年来积极从事中日两国民众之间在历史认知方面的沟通工作,取得不少进展,他还是“中日共同研究历史问题”中方首席委员,参与了共同研究的全过程。步平先生认为,应当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理性的态度来研究中日关系史,这一观点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赞同。  相似文献   

11.
拉丁美洲环境史研究启动虽晚但成果丰富.拉美环境史研究在森林史、采矿史、外来物种侵入史、土著民族与国家的环境关系史、环境主义史等方面成果突出,但也存在突出当下主义、忽视城市环境史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问:您长期以来兼治中国史和世界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研究路径和治学方法,取得了丰厚的学术研究成就。这必然伴随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信念,同时,您早年的求学经历也一定会在您的学术道路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可否请您先回顾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刘:我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史主线问题,长期聚讼不已。1980年代以来,以范文澜、胡绳为代表的传统派的观点,受到了来自黎澍、李时岳等人的挑战。黎澍、李时岳学派的观点“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在辩论中占了上风。事实上,这两派各自的观点,都有与史实相抵触的地方。对中国近代史主线的探讨,应该在坚持历史唯物论的前提下,回到历史本身,在考证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理论分析。已故邵循正教授的研究成果,是一笔宝贵的学术财富,值得借鉴。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林华国先生,长期从事义和团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相关的史学理论、历史哲学的研究,是中国近代史主线问题论证的亲历者,他的专著有《义和团史事考》(最新修订版名为《历史的真相——义和团运动的史实及其再认识》)和论文集《近代历史纵横谈》,在学术界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代政治哲学正成为思想界学术界追踪的重点,也成为哲学领域里异常活跃的学科。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哲学的讨论非常“热闹”。不过,对一些基本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平等与自由的关系,民主机制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为当代政治哲学提供哪些精神资源,以及当代政治哲学怎样为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制度设计提供学术资源等等问题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讨论;对这一学科领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也还有进行深入反思的必要。作为一位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学者,顾肃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政治哲学和法律哲学的研究,他的研究不仅仅限于纯粹的理论探索,而且对制度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原则和构想,因此,在这些领域他是一位很有建树的学者。他的《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反思》、《关于民主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辨析》、《论法治现代化的基本原则》、《重建中国公共哲学的反思与设想》、《自由主义基本理念》、《罗尔斯:正义与自由的求索》等论著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为推动中国政治哲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历史研究,在继续加强考证、编纂的同时,更应该努力做好对历史的解释。将大战略理论运用到历史研究中来,将关注点放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各个政治集团的决策机制和决策过程,以及各自决策水准的高下,因此能够更加深入地解析那些促成历史发展演化的动力因素,全面总结历史经验,从而为解释历史开辟了一条新路。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兆仁先生,长期从事史学理论、中国古典韬略思想和西方大战略理论的研究,著述颇丰。近期,他推出了《大战略决定命运:清代兴盛衰亡历史解释》一书。此书酝酿多年,会通中西古今,首次运用大战略理论来解释从晚明到清末的历史演化,得出很多新见,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和妇女问题的大量出现,一大批学者和妇女实际工作者开始了妇女学研究领域的拓荒工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妇女学在与国际交流和注重本土探索的实践中,各种学术观点纷呈,妇女学已经成为一门具有批判性、开放性、跨学科特点的新兴学科,正逐步从边缘走向主流、走向成熟。李小江是我国妇女学学科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她在妇女研究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拓荒工作,在理论探索的同时,从事学科建设,组织课题研究,普及女性知识教育,建立相关的学术机构,集结科研队伍,主办学术会议等,成就卓越。她的《夏娃的探索》、《性沟》、《女人:一个悠远美丽的传说》、《女性审美意识探微》、《女人的出路》、《走向女人》、《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等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编"妇女研究丛书"、"性别与中国"、"二十世纪妇女口述史丛书"、"性别研究丛书",并创建妇女博物馆。李小江在妇女学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改革开放初期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发表的《人类进步与妇女解放》,首次质疑中国妇女解放道路,对"男女都一样"的理论与实践提出挑战,引起巨大反响。今天,李小江的这一观点在学界已成共识。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80年代起,自组织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等理论的引进和深入研究,对国人传统的自然观产生了巨大的震撼;而科技哲学内部的危机与分化催生的科学实践哲学等新学科分支又强烈冲击着科学技术哲学的既有观念。在引进消化这些理论的同时,怎样避免对这些理论概念的滥用和误用?中国的科技哲学工作者在接受国外理论的同时怎样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如何构建自己的“地方知识”,并使之具有普适性等等问题,对当代中国的科技哲学的发展不无重大意义。当代哲学问题访谈理应关注这类问题。当年,吴彤教授同沈小峰先生、曾国屏教授等一道为引介自组织理论和复杂性理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后在这些领域里他持续不断地开掘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他又敏锐地把握国际学术界的前沿动向,在国内较早自觉地开展了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和探索,并力图开辟一条把科学实践哲学与复杂性科学、自组织科学研究相互结合的,既以特殊科学的科学哲学研究为基础,又关注一般科学哲学为视野的“三生万物”的学术研究之路。他的“从自组织观看‘李约瑟问题’”、“复杂的实在”、“复杂性概念研究及其意义”、“走向实践优位的科学哲学”等数十篇论文集中反映了其研究旨趣,代表了这些领域国内研究的前沿水平。  相似文献   

18.
论古史辨的评价及其相关问题——林甘泉先生访问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颂金 《文史哲》2003,(2):19-24
解放以后对“古史辨”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 ,这与当时的政治气氛有关 ,但总的来说评价还是比较积极的。胡绳 195 7年说“古史辨”的“疑古精神是当时反封建思潮的一个侧面”,1993年又说顾颉刚是“马克思主义的朋友”,评价很高。“古史辨”在思想启蒙方面有积极意义 ,是思想解放的一个环节 ,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古史辨”所受到的诟病是说它把古史砍掉几千年 ,这其实是误解。说它是“民族虚无主义”也不对。“古史辨”疑古所疑的主要是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 ,并不是对一切古史都怀疑。“古史辨”之前已有疑古 ,之后也应该有疑古精神。不能把信古、疑古、释古截然分开和绝对化 ,中国古代史研究也不是这三个阶段的问题。“走出疑古时代”的提法不合适。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两个重要领域。也正是在这两个领域,段忠桥教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前一个领域,他不仅提出并论证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概念和英美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阶段,而且通过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市场社会主义等流派的基本主张的阐释和评价开拓了国内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领域。在后一个领域,他借鉴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做出了与国内流行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不同的新阐释,并在与近些年来我国流行的一些与历史唯物主义密切相关的新见解的争论中,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新观点,从而推进了我国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环保运动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发生规模空前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它有着极其鲜明的时代背景.这次美国环保运动对美国和世界经济、政治以及人们的环境理念和环保实践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