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英汉思维方式差异是跨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语篇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本通过分析英汉语使用思维方式的异质特征,探讨了英汉语篇组织形式与之密切相关的特点,以提高英语学习对英汉两种语言语篇结构差异的意识,从而培养学习的英语语篇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2.
英汉文化差异尤其是内在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写作中观点表达和语篇结构的差异。写英语作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属于英语文化或者了解英语文化的读者看。通过对英汉文化差异剖析与演示,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大学英语写作,引导他们在英语写作中使用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的习惯和准则来表达观点和组织语篇,写出较为规范的英语作文。  相似文献   

3.
从英汉文化差异审视大学英语写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汉文化差异尤其是内在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写作中观点表达和语篇结构的差异。写英语作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属于英语文化或者了解英语文化的读者看。通过对英汉文化差异剖析与演示 ,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大学英语写作 ,引导他们在大学英语写作中使用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的习惯和准则来表达观点和组织语篇 ,写出较为规范的英语作文  相似文献   

4.
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在句子结构和语篇结构上有明显的反映,从而给英语学习、英汉翻译及跨文化交际制造了不少障碍。本文从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的关系出发,分析了英汉句子结构和语篇结构的差异,以期有利于英语学习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多层次复杂的心理与文化的认知产物,语言迁移影响着英语写作教学。具体而言,汉语与英语语言结构和文化认知差异所形成的母语负迁移,制约着学生的英语写作。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英语语内负迁移、语用失误和语篇顺应意识等认知能力,受汉语思维与文化的制约影响尤为明显。为认知与防范写作中出现的语言负迁移,写作教学必须在写前计划、写作、修改三个子过程之中建构一种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心理认知、隐性语言认知和英语语篇模式认知的能力,以完善写作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不同民族文化和心理趋向的主要载体,也是传递文化的主要方式。文化、语言和思维三者统一于跨文化交际过程,在与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流之前,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英语语言和语篇的基本构成元素中所蕴含的思维模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  相似文献   

7.
语篇翻译中的重构现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不同文化的各种语言往往有着不同的组句成篇方式,翻译就是由原语语篇引发的译语语篇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涉及符号的转换,同时也涉及逻辑关系的转换和连贯结构重构的过程。就语篇连贯而言,译者须首先认清原文的语义层次和逻辑脉络,因为翻译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的转换过程,也是逻辑关系的转换和连贯结构重构的过程,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思维转换过程;作为翻译工作者,在考虑两种语言的转换之前,应首先考虑的是目的语民族深层次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观。译者应有用目的语写作的能力,能建构出符合译文受者思维方式及表达习惯的语篇结构,使译文受者与原文受者做出一致的反应;英语修辞中常用句法形式来显示语义层次,因此对英语句子进行宏观上的分析,分析它意义层次表达的方式等修辞问题,对语篇建构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和英语阅读教学密不可分。本文着重讨论了语言与文化、文化背景与英语阅读中的语篇理解之间的关系及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信息的导入。  相似文献   

9.
社会进步离不开翻译事业的发展。英汉翻译中,英语篇章理解是翻译过程的关键。语篇理解要从建立语篇意识开始,结合语言、文化等相关学科知识,从语境、句法、修辞与词汇等方面人手进行系统而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语篇的连贯性是结构衔接或语篇形式的表征体现,语篇的理解与心理和认知等语言外因素息息相关。由于中西方人认知思维方式的不同,形式与语义、线性与环形、悟性与理性等语言现象在英汉语篇连贯中也存在差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是导致其差异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1.
汉英词汇在词义内涵上具有复杂的民族文化差异,解释和理解造成其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需要重视的。对汉英词汇的词义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会更清楚地看到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是语言的坚实底座,掌握好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对语言教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中国文化欠缺型失语症",即在跨文化交际中,作为交际主体,中国人不但在母语文化方面有所欠缺,而且不能用英语顺利表达中国文化。原因如下含义:中外语言学均忽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忽视目的语的文化教学;片面强调目的语文化教学,忽视母语文化教学;片面强调母语及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过分强调英语的重要性;一些英语学习者排斥母语文化;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知识较为欠缺等。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教学中要融入英美文化知识的传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存在。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讲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融入英美文化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传播文化知识。英语教学是利用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对比差异的过程中使学生减少英语文化学习的障碍,进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 ,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认为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应注重课堂讲解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开设文化课程和定期放映有关西方社会文化的影片  相似文献   

16.
外语学习实际上是文化学习,要学好外语就必须了解目的语文化,尤其要熟悉本族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由于不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学习者在外语交际中出现了许多文化错误和障碍。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问题是目前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文章通过实例分析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干扰,并归纳出几种不同的文化干扰的表现形式,分析了文化干扰产生的原因,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传授语言知识而忽视语言使用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而要想真正学好语言就必须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如何把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贯穿在英语教学中,是一个应特别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化背景知识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它反映的是该民族的历史、地域特征、经济发展、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因而 ,要想很好地掌握一门外语 ,有关的文化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作者讨论了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介绍了中英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差异 ,以英语习语为例分析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提出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教育 ,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 ,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 ,相互融合。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 ,学习一种语言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事实证明 ,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往往导致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干扰。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 ,阐明了文化因素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从而说明了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以及这一问题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本文运用对照比较法分析了英汉部分词汇不同的文化内涵,并运用动态考察法揭示了部分词汇内涵的新变,旨在说明只有把英汉两种语言放在其相应的文化系统中加以审视,才能正确把握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